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新版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新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已知广州市的土地总面积约为7434km2 , 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n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 S=7434n B . S= C . n=7434S D . S= 2. (2分)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所在的象限是(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一、三象限 C . 第二、四象限 D . 第一、四象限 3. (2分) 如图所示,已知:y=(x>0)图象上一点P,PA⊥x轴于点A(a,0),点B坐标为0,b)(b>0). 动点M在y轴上,且在B点上方,动点N在射线AP上,过点B作AB的垂线,交射线AP于点D,交直线MN于点Q,连接AQ,取AQ的中点为C.若四边形BQNC是菱形,面积为2 , 此时P点的坐标为( ) A . (3,2) B . ( , 3) C . (4,) D . ( , ) 4. (2分) (2019孝感)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平衡,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杠杆原理”,即: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小伟欲用撬根撬动一块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是 和 ,则动力 (单位: )关于动力臂l(单位: )的函数解析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 下列关系式中,y是x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 y= B . y=-1 C . y=- D . y= 6. (2分) 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是图象上一点,AB⊥y轴于点B,则△AOB的面积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7. (2分) (2012湛江)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2 , 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ycm,另一边的长为x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8. (2分) 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m,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 y= B . y= C . y= D . y= 9. (2分) (2018九上安定期末) 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AB是面积为 的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 B . C . D . 10. (2分) (2018金华模拟)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汽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汽缸壁所产生的压强,如下表:则可以反映y与x之间的关系的式子是( ) 体积 x(mL) 100 80 60 40 20 压强 y(kPa) 60 75 100 150 300 A . 000x B . 000x C . D . 11. (2分) 已知如图,A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一点,AB丄x轴于点B,且△ABO的面积是3,则k的值是( ) A . 3 B . -3 C . 6 D . -6 12. (2分) 矩形的面积一定,则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是( ) A . 正比例函数 B . 一次函数 C . 反比例函数 D . 二次函数 13. (2分) 如图,已知梯形ABCO的底边AO在x轴上,BC∥AO,AB⊥AO,过点C的双曲线y=交OB于D,且OD:DB=1:2,若△OBC的面积等于n,则k的值( ) A . 等于n B . 等于n C . 等于n D . 无法确定 14. (2分) 教室里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加热到100℃,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成反比例关系.直至水温降至30℃,饮水机关机.饮水机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30℃时,接通电源后,水温y(℃)和时间(min)的关系如图,为了在上午第一节下课时(8:45)能喝到不超过50℃的水,则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 ) A . 7:20 B . 7:30 C . 7:45 D . 7:50 15. (2分) 甲、乙、丙三人直立在相同大小的平板上,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y(帕)与平板面积x(m)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y= ,y= ,y= ,则当平板面积增加量相同时,甲、乙、丙三人所站的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的关系是( ) A . 甲的压强增加量>乙压强增加量>乙压强增加量 B . 甲的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 C . 乙的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丙的压强减少量 D . 丙的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6. (1分) 现有一批救灾物资要从A市运往B市,如果两市的距离为500千米,车速为每小时 千米,从A市到B市所需时间为 小时,那么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是 的________函数. 17. (1分) 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当V=10m3时,ρ=1.43kg/m3 , 则ρ与V的函数关系是 ________ . 18. (1分) 已知某工厂有煤1500吨,则这些煤能用的天数y与每天用煤的吨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19. (1分) (2017九上河南期中)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3 dm,2 dm,1 dm的长方体铜块铸成一个圆柱体铜块,则该圆柱体铜块的底面积S(单位:dm2)与高h(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20. (1分) 普通投影仪灯泡的使用寿命约为15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y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21. (5分) 已知经过闭合电路的电流I与电路的电阻R是反比例函数关系,请根据表格已知条件求出I与R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并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I(安) 5 10 R(欧) 10 22. (5分) (2017八下扬州期中) 已知 , 与x成反比例, 与 成正比例,并且当x=-1时,y=-15,当x=2时,y=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3. (5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24. (5分)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O.在一次矿难事件的调查中现:从零时起,井内空气中CO的浓度达到4mg/L,此后浓度呈直线型增加,在第7小时达到最高值46mg/L,发生爆炸;爆炸后,空气中的CO浓度成反比例下降.如下图,根据题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爆炸前后空气中CO浓度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2)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达到34mg/L时,井下3km的矿工接到自动报警信号,这时他们至少要以多少km/h的速度撤离才能在爆炸前逃生? (3)矿工只有在空气中的CO浓度降到4mg/L及以下时,才能回到矿井开展生产自救,求矿工至少在爆炸后多少小时才能下井. 25. (5分) 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10,0),C(0,8),点P在边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由点C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边AB上以每秒a个单位长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t>0). (1)若反比例函数y=图象经过P点、Q点,求a的值; (2)若OQ垂直平分AP,求a的值; (3)当Q点运动到AB中点时,是否存在a使△OP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12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 新人 初中 数学 九年级 下册 第二 十六 反比例 函数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40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