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 . 某物体以20m/s的速度通过全程一半,再以30m/s的速度通过剩下的另一半路程,则此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20m/s B.24m/s C.25m/s D.30m/s 3 .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B.长度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应太大,以便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D.弹簧测力计必须沿竖直向下方向使用否则会增大弹簧与外壳的摩擦力,导致误差偏大 4 .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A.停表 B.刻度尺 C.温度计 D.体温计 5 .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曝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6 . 一辆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牌中40,表示的含义是限制车速不超过 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 C.小轿车若按规定速度行驶,轿车行驶到青岛至少需要 D.小轿车在行驶过程经过一高架桥,内所用时间为10s,则它的速度已经超过标志牌中的限速 7 . 在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获得如下表格,其中为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平均速度 3 4 3.6 A.段的平均速度为,其表示的含义是物理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B.物体从运动到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C.段的平均速度是段平均速度与段平均速度的平均值 D.实验中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这运用了组合法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大 C.以2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移动2m D.以3m/s的平均速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前进3m 三、填空题 9 . 甲乙两个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分别记录了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通过纸带上各点的情况分析下面问题: 在甲纸带上,A、D点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甲纸带上G、I点的时间间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纸带从A到H点的总时间是__________秒。 10 . 探究加速度: 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用字母表示.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时间内速度从增加到,则加速度______.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则末小球的速度为______. 11 .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时,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实验的原理是_____. 12 . 根据如图,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所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13 . 李伟军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如下方法:剪下一段导线,紧密的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3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cm,该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mm。 14 . 某同学测量长度实验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cm. 四、实验题 15 .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析图片可知,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_ m;AB与AD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或“=”).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0.3m =0.5s =0.6m/s =1.2m/s =0.9m =0.5s = =2.4m/s = =0.5s =3m/s =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16 . 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坡度(填“较小”或“较大”). (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填“小”、“大”或“等于”),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s. 17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cms-1) s1=10.0 t1=3 v1=3.3 s2=5.0 t2=2 v2=2.5 s3=5.0 t3=1 v3=5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填大或小)。 (3)实验中必须熟练使用停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若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会偏________(填长或短),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 (5)下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18 . 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据图中信息sAB=_______ cm ,tBC=_______ s,小车做______运动。(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19 .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80 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1)小明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做__________运动。 (3)气泡在第4 s时离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m。 20 . 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 m、20 m、30 m、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就算做实验完毕。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1 . 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木块两个,长木板、小车、刻度尺、停表各一个。小明将长木板右端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个木块垫在长木板的左端,如图甲所示,利用停表、刻度尺测量了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然后他将两个木块垫在木板左端的同一位置,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如图乙所示,再测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发现与前面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你针对他的操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第 9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四、实验题 1、 2、 3、 4、 5、 6、 五、综合题 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_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 2020 年级 物理 上册 测量 平均速度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64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