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全球气候变得恶劣,极端天气时常出现.我国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五月飘雪景象.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是凝固现象,要放热 C.是凝华现象,要放热 D.是凝华现象,要吸热 2 . 根据所学知识和如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 熔点/℃(标准大气压下) 冰 0.9103 0 酒精 0.8103 ﹣117 A.常温常压下,纯酒精可能是固态 B.在寒冷的(﹣50℃)北极地区,洒精是液态的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略小 D.把一杯水放到0℃的冷藏室,杯中的水一定会凝固 3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的是 A.熔化、升华、液化 B.凝固、凝华、液化 C.熔化、液化、汽化 D.升华、汽化、熔化 4 . 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用钨制成灯丝不易熔化 5 .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的时间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是放热的 6 .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A.铁—铜合金 B.镁—铁合金 C.钠—铝合金 D.铁—铝合金 7 .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的最右端 B.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 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必须竖直使用 8 . 深秋时节,右江洞谷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凝固,放出热量 B.汽化,吸收热量 C.熔化,吸收热量 D.液化,放出热量 9 .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D.清晨,河面上的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10 .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该物质在CD段是固态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 C.该物质3min时已全部熔化 D.该物质在BC段不需要吸收热量 11 . 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温可达.常用来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寒暑表所选用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水银的熔点是,酒精的熔点是,甲苯的熔点是) A.选用水银、酒精、甲苯都可以 B.不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可以 C.只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不行 D.选择哪种液体应考虑凝固点,本题提供的是熔点表,因而无法选择 12 . 爱米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吸热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放热 C.放人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固现象、放热 D.从冷冻室中取瓶冻的汽水,过一会儿瓶外壁出现了小水珠,这是升华现象、吸热 13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 A.浓雾散去 B.露水的形成 C.雪人消失 D.樟脑丸变小 二、填空题 14 . 夏日吃冰棍能解暑,是因为冰棍熔化时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我们从冰箱冷冻室中拿出冰棍,撕开包装纸后,冰棍的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此时用舌头去舔冰棍,可能会被“粘”住,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15 . (2016北京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16 . 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态或_________态. 17 . 为缓解旱情,人们常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增雨.有一种人工增雨方案是: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18 . 冰雹是雨水下落时遇冷凝固形成的.(____) 19 .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______V;蒸汽熨斗接入电路熨烫衣物时,水蒸气液化会______热量;衣物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实现的。 20 .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空气中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__成小水珠.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小水珠又_____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水的循环过程伴随着________的转移. 21 .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构造简图:液态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_______现象,_______热量,使冰箱温度降低。然后生成的气态的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发生_____现象,并_______热量,最后再循环工作。使用电冰箱时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2 . 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一支冰棍儿,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气_______而形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___而形成的。 23 . 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如图中温度计读数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4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_(铁圈/铁夹)的位置。 (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 (3)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甲组同学为了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甲组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分析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说明水上方气压可能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5)甲组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可行/不可行)。 (6)乙、丙两组选用相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________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5 . 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中宜用(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 四、计算题 26 . 有一只不准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为98℃,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 . 一支不准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读数为90℃,若此温度计放在温水中读数为38℃,则此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第 9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实验题 1、 2、 四、计算题 1、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第三 物态 变化 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64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