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明在球场上打篮球,他发现篮球落地反弹的高度不同,于是他想“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什么有关呢?”,一起玩的小刚说:“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处放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小刚说:“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 . 下列情况中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 A.汽车刹车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滑行 B.抛向空中正在上升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 C.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D.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高 3 . 4月27日雅安地震后,灾区急缺生活物资,但由于灾区道路不畅,所以只能临时采取空投物资的办法来解决灾区百姓的生活问题,空降兵某部接到任务后,用直升机将物资空运到震中地区,物资在降落伞的保护下徐徐下降到地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资出机舱后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变小 B.物资出机舱后匀速下降过程中,物资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以飞机为参照物,在空中下降的物资是静止的 D.物资下落后接触地面的瞬间又会向上反弹,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 如图,在蹦床比赛中,运动员离开蹦床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在蹦床上,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 B.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接触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接触蹦床前),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5 . 如图所示情景,用绳子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开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6 . 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匀速下坡,机械能保持不变 B.上紧发条的闹钟指针转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C.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转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在空投物品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7 .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M到N的过程,势能不变 B.M到N的过程,动能减小 C.N到P的过程,势能增大 D.N到P的过程,动能不变 8 . 如图所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 D.内能 9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 10 .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此物体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人不松手,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休具有的能越多 二、填空题 11 . 两人同时乘坐一辆汽车,其中_______较大的人动能较大,某人站在二楼上时的重力势能比站在同一座楼四楼上时的重力势能要____。 . 12 . 写出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高山上的一块石块_____; (2)空中飞行的篮球_____; (3)被拧紧的手表发条_____; (4)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____. 13 . 小华在做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_____,总的能量_______。(均填“守恒”或“不守恒”) 14 . 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在第___________赛段运动最快,当孙杨冲向终点时他观察到岸边观众正在向后运动,这是选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15 . 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 16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更好地显示并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甲同学想用橡皮泥代替沙子,乙同学想用海绵代替沙子,你认为更合适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方法.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要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________高度下落. 17 . 当歼20飞机加速向上运动时,飞行员的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实验题 18 .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____________________。 19 . 在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由静止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A→B→C的过程中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并测出了小球在A、B、C三个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值,从而分析这一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数据如表所示。 运动过程或位置 A A→B B B→C C 动能Ek(J) 0 增加 4.98 减少 0 重力势能EP(J) 5.00 减少 0 增加 4.97 (1)小球在图中的C位置,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球从A→B的过程中速度不断_____,高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是_____能逐渐转化为_____能;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小球由于受到_____造成的。 (3)在实验中,如果换用质量为2m的小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_____质量为m的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 .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每次实验时,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_______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 (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来间接反映的. (3)某同学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不用木块,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如图乙所示,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此外,还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整?__________.(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器材) 21 . 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潼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进行分析比较.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是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第 8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题 1、 2、 3、 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 新人 九年级 物理 上册 第十一 机械功 机械能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70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