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筑面积: 2、设计范围: A、电气工程 1、设计依据 (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7.1(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 (1)设计范围:≥DN60的电气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 (2)对于重力小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2m。 4、设计要求 (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3条要求,并满足表8.2.3规定; (3)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4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0.5时取0.5,超过0.5按实际计算值; (4)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3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 (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 (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 (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 6、力学验算 (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 (2) 抗震构件验算指标: 承重吊杆长细比≦100; 斜撑杆件长细比≦200; 锚栓抗拉/抗剪荷载; 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 60); (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R。 B、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 1、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7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 II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需补充设置抗震支吊架的范围:≥DN65的空调水管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截面面积≥0.38m2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空调风管,所有防排烟管道、事故通风管道及其设备。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不得超过12m。风管侧向间距不得超过9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8m。抗震支吊架应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遵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深化设计。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处理。 C、给排水工程 1、抗震支吊架设置范围:≥DN65的给水管道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 2、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不得超过12m。 3、抗震支吊架应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深化设计要求遵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4、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处理。 3、成品抗震支吊架设计范围: 3.1生活给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管道。 3.2桥架。 3.3风管、采暖管道、空调水管道。 4、成品抗震支吊架设计依据及要求: 4.1建设单位发送的施工蓝图(电子版) 4.2 GB 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4.3 JG/T 202-2007《工程管道用聚氨酯、蛭石绝热材料支吊架》 4.4提供完整的深化设计计算书、深化完成的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大样图)、设计预算(含工程量及价格等) 4.5若生活给水、污水排水、雨水排水、桥架、采暖管道、空调水管道按图纸和规范要求不用设计时、可不进行深化设计 5、抗震支吊架产品技术要求 5.1 总则 5.1.1说明 本章说明本工程的机电工程抗震系统及其抗震支吊架的规格和安装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第3.7.1条及第13章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1.0.4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机电工程抗震设计,有提供所有抗震深化方案、力学计算与验算以及现场技术支持的能力的供应商。 5.1.2一般要求 1).所有送抵工地的抗震支吊架产品均应是全新的成品构件,并着有标示以利辨认不同的规格等级。 2).所有抗震支吊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焊接方法,双拼槽钢应采用激光焊接技术,不可点焊或连接件拼接。 3).所有抗震支吊架应按深化设计施工图纸安装。 4).配合施工进度计划,提交有关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资料。 5.1.2 产品供应商要求 1) .产品供应商需有已经完工的三个以上的工程案例。 2). 产品供应商需提供投标产品商标注册证书或制造厂商唯一授权。 5.1.3质量保证 1) .所有管道和设备的抗震支吊架安装人员均应通过相关厂家培训。 5.1.4资料呈审 1) .提交本工程机电工程抗震的布点及工程量清单详图供审批。 5.2 抗震支吊架产品 5.2.1 技术要求 1) .技术性能:抗震支架所选各构件必须采用成品构件,所有材料要有标准的设计荷载及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基准荷载8600N(45度角安装),所选产品的型号、数量有各投标单位根据自身设计方案来配置,每个抗震支架节点的构件荷载应大于设计荷载,抗震连接件要求灵活性高,可满足斜撑角度要求。 2) .材料要求: 1、抗震支吊架系统采用工厂预制成品构件,应包括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抗震斜撑及管道连接件等组成,现场装配式安装。 2、U型槽钢为冷弯成型槽钢,截面尺寸为4141mm、4162mm等,长度为3m或6m的标准型材,钢材材质为Q235及以上级别,槽钢理论壁厚不低于2.5mm。 3、抗震支吊架U型槽钢内缘须带齿牙,且齿牙深度不小于0.9毫米,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机械咬合实现,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 4、支吊架组装过程中,应做到可视化检测。 5、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具备权威机构第三方检测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① 抗震连接构件、管束等应逐个具有力学性能检测报告,确保管束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安全; ② 管束应具备降噪性能,降噪指数不低于20db。采暖、空调系统的管道(热水管道)的管束须具有绝热性能,具体绝热性能:其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05W/m.K,抗压强度不小于4.5N/mm2,抗折强度不小于3.5N/mm2,吸水率不大于0.01g/cm2,依据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标准,燃烧性能等级达到 B级。 ③ 抗震连接构件应按CJ/T476-2015进行国家级的部件荷载性能检测,确保抗震连接构件的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安全。 ④ 抗震支吊架组件应按CJ/T476-2015进行国家级的循环加载检测,确保组件达到设计的安全荷载。 ⑤ 抗震连接构件表面应采用锌铬涂层进行处理,涂层平均厚度不低于15m。 ⑥ 槽钢锁扣应进行防滑测试,防滑性能不应低于5kN,抗拉承载力不应低于23kN。 ⑦ 槽钢表面应采用热浸锌处理,镀层应满足GB/T 13912的要求。所有规格成品槽钢材质应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钢,并具有相关国家级的材料性能(应包含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抗拉强度不低于370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26%、涂层厚度不低于60m,并同时具备三面抗压检测)报告。 ⑧ 支吊架产品应进行酸性盐雾试验,试验时长不低于240h。 ⑨ 支吊架组件应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疲劳次数不低于200万次。 ⑩ 支吊架组件应进行防火性能检测,试验时间不低于180min。 ○11 抗震支吊架组件应进行地震模拟测试报告,且模拟试验地震设防烈度7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 II类,建筑性质为重大公共建筑。 6、制造商所提供的支吊架系统必须是获得国际FM测试认证,且认证项目必须为《Seismic Sway Brace Components for Pipe, Tubing and Conduit》的抗震支吊架项目的产品。 3) .抗震连接构件要求; 1、抗震连接构件应便于安装及检查,连接螺栓采用拧断式结构,螺栓采用一次性拧断式结构,安装后不可拆卸;应便于检查及验收,抗震构件需有权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2、抗震连接构件的连接铰链采用一次性铆固横销,不得采用普通螺栓连接; 抗震连接构件与结构主体锚固,不得采用膨胀型锚栓。抗震支架系统采用自切底锚栓,且自切底锚栓应有抗震测试认证和开裂混凝土测试认证报告, 抗震支架系统及自切底锚栓采用同一厂家产品以确保力学性能一致。 3、安装用于槽钢与配件连接的部件,必须采用一体式锁扣,不得采用分体式弹簧螺母与螺栓组合的形式,固定过程中不能偏离正常安装位置。 5.2.2 抗震支吊架设计要求 1) .深化方案:有相关专业公司提供产品及深化设计方案,其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产品性能。同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抗震规范,满足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提供详细的抗震解决方案。 2) .设计依据:机电抗震设计需以《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要求为主要技术依据,结合自身产品性能,提供优化的抗震支架系统深化方案。 3) .设计范围:本项目机电抗震支架系统包括: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空调、消防排烟、空调水等管道系统。 4 ) .深化设计: 在确认材料供应商后由其进行深化设计,并提供节点力学计算书,校核承载力。深化方案报甲方及设计院审核。 应提供深化设计后详细的施工图纸抗震支架平面布置图、抗震支吊架布点图、支吊架大样图,并提供BIM配合,以便施工的开展和后期验收的开展; 基于深化设计,应提供抗震支吊架材料清单、供货计划及技术服务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衔接; 基于深化设计,编制抗震支架系统施工组织方案和验收组织方案,以便施工和验收的顺利进行。 5.2.3 抗震支吊架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权威机构认证报告及资料,以确保使用安全; 1) .应提供螺栓的扭力测试报告。 2) .所有连接件提供相应额承载力学测试报告,且测试报告应具有权威检测机构认可的CMA或CNAS标志。 3) .各抗震支架供应商可提供的检测报告、技术资料需在投标技术文件中详细一一明确。 4) .需提供完整的抗震技术资料,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 5) .支吊架系统需提供抗冲击载荷测试报告,以确保特殊荷载下的安全保证; 6) .支吊架系统需提供第三方耐火等级测试认证,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防火时效; 7) .抗震系统组件需通过国家建筑材料中心检测,并提供证明文件。 5.3实施 5.3.1抗震支吊架安装 1 ) .抗震综合支架装配施工须按照设计院确认的抗震支架深化设计图纸施工,管道支架应与暖通、给排水、强电、弱电、建筑、结构等专业密切配合施工。 2 ) .主材型钢标准长度为6.0米或3.0米,施工单位可根据需求用机械方式自由剪裁,切口要清理毛刺。 3 ) .施工单位要在抗震支架供应商指导下组织施工。 4 ) .在结构墙梁柱上开孔施工必须符合结构安全要求与遵循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指导。 5 ) .拼装好的支架若有外露的切口。须用专用镀锌防腐漆加以可靠封护。 6 ) .支架的固定:现场施工时,抗震支架供应商配合施工单位做施工技术交底并现场指导安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安装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装间距以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5.4 其他要求 5.4.1为保证项目的安全质量,制造商必须具备经过第三方认证过的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分析软件(应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并取得第三方的认证),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配合设计院进行支吊架设计,提供每个支架的设计详图和计算书,并提供现场的安装培训和指导。 5.4.2制造商必须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有效的ISO9001:2008认证证书、ISO14001认证证书。 5.4.3制造商应具备完整的生产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并具备符合CJ/T 476-2015相应指标的内部检测(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循环加载)验证能力。 6、投标人资质 1)投标人必须提供全套的企业资质以备审查,提供质量保证、相关业绩证明、履约能力证明,用以说明投标人的信誉和能力。 2)投标人须派商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场,从商务和技术等方面解说投标人的深化方案和商务情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震 支架 设计 范围 技术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073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