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9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9(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 )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 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3.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 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 4.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 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5.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6.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汉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7.下边图示的文物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 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8.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9.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11.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 12.原是农业产生后,中国北方和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分别是 ( ) A、粟和稻 B、稻和玉米 C、 豆和粟 D、 麦和稻 13.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 ) A、尧、舜、禹 B、炎帝、蚩尤 C、黄帝、蚩尤 D、炎帝、黄帝 14.黄河流域第一个国家是谁建立的 ( ) A、尧 B、舜 C、禹 D、启 15.黄河流域第一个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600 B、公元前1300 C、公元前2070 D、公元前4000 16.迁都洛邑的周天子是()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武王 D、周平王 17.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商代的文字 B、 它因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 C、 它又被称为铭文 D、 它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18.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精品代表作是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散氏盘 20.19世纪,科学家们提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来的,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 ) A、饮食 B、语言 C、劳动 D、文字 二、非选择题(30分) 21、下面两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 (1)比较一下,两者居住房屋有什么区别?(4分)(2)为什么?(4分) (3)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4分) 22.观察图 请回答: (1) 图中是哪个时期的青铜器?(2分) (2) 该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2分)它反映了哪个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 (2分) (3) 请描述一下该鼎的外形。(2分) (4)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2分) 23、描述北京人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可以从衣、食、住、行思考;也可以从时间顺序想象)(8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B 7.D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C 15C 16.D 17.C 18.B 19.A 20.C 21、(1)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穴居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房屋。 (2)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3)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22.(1)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2)司母戊铜方鼎。它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水平。 (3)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 (4)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3.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9 年级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69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