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4)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4)(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船桨对水的推力 B.人对船的推力 C.水对桨的推力 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2.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3.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作用点 D.以上说法都不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5.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时,瓶底对地面的压强为PA,倒立放置时瓶盖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6.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锯、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B.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的很锋利 C.图钉尖做的很细、很尖 D.书包带扁而宽,而不用细绳 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8.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为Fa、Fb、F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a最大 B.Fb最大 C.Fc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9.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 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 10.如姿同学在整理物理笔记时,有如下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 ) A.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m/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450N C.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0.1kg D.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拍桌子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B.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杠铃的重力 D.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的惯性 1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上浮下沉的,那么,潜艇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有关潜艇所受浮力和压强变化正确的是 (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13.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 C.墨水被吸进钢笔 D.用磁铁把铁钉从水里吸出来 14.利用如图机械,提升同一重物G,(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所需拉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1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其中有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弯弓射箭的过程是(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力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16.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 ) A.利用惯性 B.克服惯性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 17.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18.“五•一”期间,小莉和同学们到新宁崀山旅游时进行了一场登山比赛.下列有关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时最短的功率最大 B.速度最快的功率最大 C.体重最大的功率最大 D.做功最快的功率最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9.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90N的沙袋从地面提到6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拉力是60N,则此动滑轮提升沙袋所用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 20.许多交通事故 是由于超速造成的.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及时停下而发生交通事故;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 (选填“大”或“小”)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 21.滑冰运动员在滑冰时为了滑的更快,总是用力向后蹬冰面,这样运动员就能快速向前滑行,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当运动员在匀速直线滑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2.如图所示,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比下方气流的速度要大,从而使得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的压强,空气对机翼产生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 23.一辆装满货物的直升运输机总重为3t,当它抵达抛投地点时,飞机开始匀速下降准备空投物质.那么飞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 N,当飞机空投完物资后,开始匀速上升准备返回基地,飞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飞机匀速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一箱子重200N,小红把它从地面沿着18m长的楼梯搬到10m高的楼上,小红对箱子做了 J的功;接着她又提着箱子沿水平方向移动了20m,小红对箱子又做的功是 J. 25.在书包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比窄的书包带用起来舒服一些,这是因为通过 从而 的缘故. 26.小明爸爸到外地出差时带回一个如图所示工艺考究的紫砂壶,它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妈妈在清洗茶壶时,不小心把戒指掉进了茶壶内,戒指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重力.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7题、28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30分) 27.如图,一个桃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桃子所受桌面对它支持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木杆AB可绕O点转动,现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F的力臂. 29.(8分)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l.6N,然后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 ,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30.(6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珐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同学们学过的 知识,就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31.(6分)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 (1)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写出一种) 32.(6分)小猴和小白兔同时发现了一个实心胡萝卜,它们都想多分点.小猴提出分配方案:将胡萝卜放在三角形石块的尖端,调节胡萝卜位置,使胡萝卜静止时保持水平,然后沿支点处竖直切开,各拿一份,如图甲所示.小白兔说:“我要长的那一头!”,小猴却暗自高兴. 请问: (1)从质量角度来看,小猴有没有吃亏?答: . (2)从图乙可看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端重力的力臂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B端重力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出:A端的质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B端的质量.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9分合计18分) 33.(9分)如图所示,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秒内滑行了80米,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千克,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厘米2,g取10N/kg,求 (1)小红在10秒内滑行的平均速度? (2)小红对冰面的压力? (3)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34.(9分)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6cm.已知ρ水=1.0103 kg/m3 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木块的密度大小?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船桨对水的推力 B.人对船的推力 C.水对桨的推力 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考点】力的概念.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解答】解:在水中划船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故使船前进的动力是水对船桨的推力;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深入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考点】力的三要素.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用手推矿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矿泉水瓶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深入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大小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作用点 D.以上说法都不是 【考点】重力的方向.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建筑工人制成重锤线,来检验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等等.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建筑工人制成重垂线,来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的,初学者容易出现错误. 4.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可知: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 (2)小车在滑行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 (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会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答】解: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该实验表明,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让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时,需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才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时,瓶底对地面的压强为PA,倒立放置时瓶盖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瓶盖和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瓶子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可求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压力的判断:正放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FA=G总; 倒放时,瓶子和水的重力不变,压力FB=G;所以压力相等,即FA=FB; 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根据公式p=可知,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A<p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当容器装满液体,不管形状怎么样,不管怎样放置,它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 6.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锯、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B.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的很锋利 C.图钉尖做的很细、很尖 D.书包带扁而宽,而不用细绳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 A、锯、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B、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图钉尖做的很细、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D、书包带扁而宽,而不用细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a、b、c三点处于同一液体内,根据p=ρ液gh 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h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三点所处的深度,ha>hb>hc, 根据p=ρ液gh,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 所以,pa>pb>p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理解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为Fa、Fb、F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a最大 B.Fb最大 C.Fc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解: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用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Fa、Fb、Fc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记住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9.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 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已知海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海水产生的压强; 【解答】解:在海水300米深处,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 P=ρgh=1.0103kg/m310N/kg300m=3106Pa; 故选C. 【点评】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和液体压强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0.如姿同学在整理物理笔记时,有如下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 ) A.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m/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450N C.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0.1kg D.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功. 【分析】(1)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故A不符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故B不符题意; C、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故C符合题意; 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故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和物理量的单位,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同时明确物理量的单位.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拍桌子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B.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杠铃的重力 D.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的惯性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3)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有些惯性是有利的,有些惯性是有害的. 【解答】解:A、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同时也对手施加反作用力,因此手感到痛,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等于杠铃的重力,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由于惯性向前撞击造成的伤害,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情景考查蕴含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1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上浮下沉的,那么,潜艇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有关潜艇所受浮力和压强变化正确的是 (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析】潜艇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所处的深度变大,利用F浮=ρgV排可知浮力的变化,利用p=ρgh可知所受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潜艇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所处的深度变大, 由F浮=ρgV排可知,潜艇所受的浮力保持不变,故AB错误; 由p=ρgh可知,潜艇所受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3.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 C.墨水被吸进钢笔 D.用磁铁把铁钉从水里吸出来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解:A、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当吸盘要恢复原状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墙面上,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按橡皮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当其恢复原状时,橡皮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钢笔内,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磁铁把铁钉从水里吸出来,是磁铁对铁钉的力将铁钉吸引过来,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大压强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其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14.利用如图机械,提升同一重物G,(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所需拉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1)对于AB选项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物体重力与拉力的关系 (2)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先分析所用的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 若是定滑轮,不省力,F=G; 若是动滑轮,省一半力,F=G; 【解答】解:A、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L=GL,所以F=G; B、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L=GL,所以F=2G; C、该图是定滑轮,所以不省力,F=G; D、该图是动滑轮,省一半力,F=G; 所以这四个杠杆中B杠杆所需拉力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是一道综合题. 1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其中有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弯弓射箭的过程是(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力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本题可以从弓箭的状态变化上进行分析,射箭时,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箭的动能. 【解答】解:将弓拉弯时,人对弓做功,弓形状发生改变,产生了弹性势能;松手后,恢复原状态的弓对箭做功,使箭的速度变大,即增加了箭的动能.因此,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弯弓射箭的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分析能量变化时可以从形状和运动状态上进行分析,得出能量转化的具体情况. 16.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 ) A.利用惯性 B.克服惯性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远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跳起是具有更大的速度,从而使运动员跳的更远. 【解答】解:因为先跑一段距离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起后,由于惯性,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所以这样做不能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体重力,也不能增大人体惯性,而是利用人体的惯性. 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跳远运动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理解,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我们身边一些现象,从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7.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两个力才是平衡力. 【解答】解:A、人的重力是作用在“人”上,磅秤对人的支持力也是作用在“人”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平衡力,故A正确; B、人对磅秤的压力作用在“磅秤”上,磅秤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人”上,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磅秤的重力作用在磅秤上,磅秤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人”上,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人的重力作用在人上,人对磅秤的压力作用在磅秤上,不是同一物体,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在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8.“五•一”期间,小莉和同学们到新宁崀山旅游时进行了一场登山比赛.下列有关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时最短的功率最大 B.速度最快的功率最大 C.体重最大的功率最大 D.做功最快的功率最大 【考点】功率大小的比较. 【分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根据P=作出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A、功率大小不但和时间长短有关,还与做功的多少有关,故A错误; B、根据P===Gv可知,功率大小不但和速度有关,还与学生的体重有关,故B错误; C、根据P===Gv可知,功率大小不但和体重有关,还与学生的速度有关,故C错误; D、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越快的功率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率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9.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90N的沙袋从地面提到6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拉力是60N,则此动滑轮提升沙袋所用的有用功为 540 J,机械效率是 75% . 【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1)知道物重和提升的高度,利用W有=Gh求提起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知道拉力大小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总=Fs求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90N6m=540J; (2)由图可知,s=2h=26m=12m, 提起物体所做的总功:W总=Fs=60N12m=7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 故答案为:540;7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s=nh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并求出有用功和总功是本题的关键. 20.许多交通事故 是由于超速造成的.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由于 惯性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及时停下而发生交通事故;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 大 (选填“大”或“小”)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 【考点】惯性;动能大小的比较. 【分析】①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且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造成汽车无法立即停下的原因,就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②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的速度有关. 【解答】解:①刹车前,汽车是在高速行驶;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它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无法立即停下,从而造成恶性交通事故. ②对于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惯性,大. 【点评】惯性知识在交通方面应用较多,应注意理解和掌握其分析的方法. 21.滑冰运动员在滑冰时为了滑的更快,总是用力向后蹬冰面,这样运动员就能快速向前滑行,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当运动员在匀速直线滑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发生力的作用时具有的特点;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重要区别是作用的物体,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1)滑冰运动员在滑冰时为了滑的更快,总是用力向后蹬冰面,这样运动员就能快速向前滑行,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相互;平衡力. 【点评】明确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相互的)、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可解答此题. 22.如图所示,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比下方气流的速度要大,从而使得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的压强,空气对机翼产生 向上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空气流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是: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答】解:因为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大,所以上方空气的压强小,下方空气的压强大,那么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就使空气对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故答案是:大于;向上. 【点评】该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度不大. 23.一辆装满货物的直升运输机总重为3t,当它抵达抛投地点时,飞机开始匀速下降准备空投物质.那么飞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 2.94104 N,当飞机空投完物资后,开始匀速上升准备返回基地,飞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小于 飞机匀速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已知直升运输机总质量,由G=mg可以求出直升运输机受到的重力,然后对直升运输机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直升运输机受到的总重力: G=mg=3103kg9.8N/kg=2.94104N, 因为飞机在匀速下降下降过程中,所以所受空气阻力与其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飞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 2.94104N, 因为匀速上升,所以此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其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飞机空投完物资后,其质量减小,重力随之减小,所以此时飞机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飞机匀速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2.94104; 小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明确机在匀速下降和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中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是关键. 24.一箱子重200N,小红把它从地面沿着18m长的楼梯搬到10m高的楼上,小红对箱子做了 2000 J的功;接着她又提着箱子沿水平方向移动了20m,小红对箱子又做的功是 0 J. 【考点】功的计算.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判断是否做功,若做功利用功的公式求解. 【解答】解:上楼时对箱子做功:W=Gh=200N10m=2000J; 他提着箱子水平移动,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箱子不做功,即人对箱子又做的功为0J. 故答案为:2000; 0. 【点评】本题关键是判断力是否做功,掌握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25.在书包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比窄的书包带用起来舒服一些,这是因为通过 增大受力面积 从而 减小压强 的缘故.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由p=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些,是在书包重力(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的压强,使人感觉舒服些. 故答案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点评】本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新课程思想,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6.小明爸爸到外地出差时带回一个如图所示工艺考究的紫砂壶,它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连通器 ,妈妈在清洗茶壶时,不小心把戒指掉进了茶壶内,戒指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不变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重力. 【考点】连通器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①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②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解答】解:①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茶壶就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②戒指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连通器;不变; 【点评】该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属于基本概念,是需要识记的内容.同时还考查了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7题、28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30分) 27.如图,一个桃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桃子所受桌面对它支持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1)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在图上; (2)对桃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支持力的方向. 【解答】解:桃子静止在桌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支持力示意图的画法,力的示意图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掌握正确的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步骤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8.如图木杆AB可绕O点转动,现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F的力臂. 【考点】力臂的画法. 【分析】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找到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可. 【解答】解:从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力臂L.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作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关键是要作出支点到力所在的直线的垂线段. 29.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l.6N,然后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0.6 N. (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 小 (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有关 (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 丁 ,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分析】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与测力计示数之差; 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所以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解答】解: (1)由题意可得,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6N﹣1N=0.6N; (2)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石块的重力G不变,测力计示数F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3)由图乙和丁可知,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0.6;(2)小;有关;(3)丁.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石块受到的浮力、判断浮力如何变化、实验现象分析等,知道实验原理、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30.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珐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同学们学过的 二力平衡 知识,就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有关.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是运用二力平衡的原理,将摩擦力转换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进行测量的;滑动摩擦力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应运用控制变量法;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运动速度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解答】解: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知识. (2)甲、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在探究实验中的运用,关键熟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1.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 (1)比较 甲乙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此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效果不明显 ;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写出一种)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示实验现象,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受力面的形变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通过受力面形变程度的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3)探究问题时,保持一个或多个量不变,改变其中一个量,分析所探究问题的变化,该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1)图甲和图乙,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大,乙图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受力面的形变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通过受力面形变程度的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果改用硬纸板,则硬纸板的形变程度发生不明显,难以确定影响因素的关系. (3)实验中主要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1)甲乙;(2)不能;效果不明显;(3)控制变量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图示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 32.小猴和小白兔同时发现了一个实心胡萝卜,它们都想多分点.小猴提出分配方案:将胡萝卜放在三角形石块的尖端,调节胡萝卜位置,使胡萝卜静止时保持水平,然后沿支点处竖直切开,各拿一份,如图甲所示.小白兔说:“我要长的那一头!”,小猴却暗自高兴. 请问: (1)从质量角度来看,小猴有没有吃亏?答: 没有 . (2)从图乙可看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端重力的力臂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B端重力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出:A端的质量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B端的质量. 【考点】杠杆的应用. 【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越长越省力. 【解答】解: 以O为支点,左端的重心在A处,右端的重心在B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A•OA=GB•OB ∵OA<OB ∴GA>GB 根据G=mg可知,A端的质量大些. 所以,小猴没有吃亏,是小白兔吃亏了. 故答案为:(1)没有;(2)小于;大于. 【点评】此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正确分析两个力及对应的力臂,代入平衡关系式,便可得出结论.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9分合计18分) 33.如图所示,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秒内滑行了80米,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千克,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厘米2,g取10N/kg,求 (1)小红在10秒内滑行的平均速度? (2)小红对冰面的压力? (3)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分析】(1)根据v=求速度; (2)对水平冰面的压力等于她的重力. (2)已知压力与受力面积,由压强公式p=可以求出压强 【解答】解:(1)小红在10秒内滑行的平均速度v==8m/s; (2)小红对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2)双脚滑行时的压强,受力面积为S=21010﹣4 m2; 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p==2.5105Pa. 答:(1)小红在10秒内滑行的平均速度为8m/s; (2)小华对冰面的压力是500N; (3)在冰面上双脚滑行对冰面的压强为2.45105Pa.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及压力与压强问题,难度中等. 34.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6cm.已知ρ水=1.0103 kg/m3 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木块的密度大小?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1)知道木块静止时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根据p=ρgh求出受到水的压强; (2)根据V=Sh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 (3)根据V=L3求出木块的体积,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学的,根据ρ==求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解:(1)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6cm=0.06m,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2)正方体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L2h=(10cm)26cm=600cm3=610﹣4m3, 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610﹣4m3=6N; (3)正方体木块的体积: V排=L3=(10cm)3=1000cm3=110﹣3m3, 因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木块的重力:G=F浮=6N, 则木块的密度: ρ木====0.6103kg/m3. 答:(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600Pa; (2)木块受到的浮力为6N; (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4 年级 物理 下学 期末试卷 解析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76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