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化学基本概念 突破点1 化学与STSE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化学基本概念 突破点1 化学与STS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化学基本概念 突破点1 化学与STSE(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建知识网络 明内在联系 突破点1 化学与STSE 提炼1 化学与传统文化 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言文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回答。 2.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 3.根据古代典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提炼2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及能源问题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环境保护新进展: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废旧电池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绿色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导向作用等。 消毒液(84消毒液、过氧乙酸、ClO2等), 水的杀菌消毒(Cl2、漂白粉等), 水的净化(明矾、Na2FeO4等)。 3.新材料与新能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新进展;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4.新成果:诺贝尔奖、高新科技等。 回访1 (2016全国乙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导学号:14942000】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D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B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回访2 (2015全国卷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B [A.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对钢铁腐蚀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氨水可以贮存于塑料、陶瓷等容器中,故A不正确。B.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腐蚀各种金属(铂和金除外)和材料,故B正确。C.醋具有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没有强氧化性,蚀“五金八石”,醋酸也可贮存于塑料瓶,故C不正确。D.卤水又称作卤碱,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离子,是制作食盐过程中渗滤出来的液体,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制作豆腐,大量吞服卤水可引起消化道腐蚀,镁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故D不正确。] 回访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回访4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14942001】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C [从化工生产原理、物质性质应用、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物质组成判断等化学与生活常识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A项,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利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使生成的NaHCO3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故生产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项,NH3和HCl气体相遇会生成白色固体NH4Cl小颗粒,反应现象为冒白烟。用蘸浓盐酸的棉棒靠近输送氨气的管道,若在管道附近冒白烟,证明管道漏气,否则不漏气。利用此反应现象可以检验管道是否漏气。 C项,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过多摄入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组织硬化等不良后果,故不能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项,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按1∶2∶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热点题型1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1.(2016西安一质检)《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 A.氯化物 B.合金 C.硫化物 D.氧化物 D [由题意“水银(Hg)加热”制丹,则“丹”应是氧化物。] 2.(2016昆明重点中学测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中的物质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 [A项,物质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B项,风雨及花落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项,爆炸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项,焚烧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3.(2016潍坊高三期末)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14942002】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B [A项,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①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HgSHg+S,Hg+S===HgS,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B项,②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2+===Fe2++Cu,“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正确;C项,“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反应为Hg+S===HgS,Hg被氧化,错误;D项,Hg不如铜活泼,Hg不能从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错误。] 4.(名师押题)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介绍: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其中的“可燔石”是指( ) A.黏土 B.碳酸钠 C.碳酸钙 D.熟石灰 C [此文中描述了生石灰(CaO)的烧制及烧制生石灰时材料的选取,“可燔石”即可烧制的石头,故该石头为石灰石,即碳酸钙,C项正确。] 热点题型2 化学与STSE 1.(2016石家庄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一种新的分子 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混合物,不是新分子,A项错误;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B项正确;苏打是碳酸钠,其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产生大量CO2,易引起体内胀气,对身体健康不利,治疗胃酸过多,一般用具有两性的氢氧化铝,C项错误;乙醇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项错误。] 2.(2016广西第一次质检)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漂白粉 C.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张的原理相似 D.明矾作为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 B [焰火的五彩缤纷是金属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形成的,这展现的是其物理性质,A项错误。Cl2与Ca(OH)2反应可制备漂白粉,B项正确。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的原理是活性炭可吸附蔗糖中的有色物质,这属于物理变化;O3漂白纸张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C项错误。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除去Cu2+,D项错误。] 3.(2016唐山市统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胶可作食品干燥剂 B.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O2 C.糖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A [硅胶是多孔性物质,吸水能力强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项正确;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B项错误;单糖、二糖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地沟油属于酯类物质,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D项错误。] 4.(2016吉林三校联合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用漂白粉漂白时,向水溶液中加几滴白醋,会增强漂白效果 C.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的颜色差异来检验酒后驾车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与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向漂白粉水溶液中加几滴白醋,会快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增强漂白效果,B项正确。乙醇能将Cr2O还原为Cr3+,Cr2O和Cr3+的颜色不同,利用颜色差异可以检验酒后驾车,C项正确。合成纤维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 5.(2016全国丙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B [A项,Al2(SO4)3与NaHCO3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能灭火。B项,2FeCl3+Cu===2FeCl2+CuCl2,只能说明还原性Cu强于Fe2+,无法说明Fe与Cu的金属性强弱。C项,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织物。D项,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故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 6.(名师押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14942003】 A.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B.“低碳经济”提倡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故明矾可作漂白剂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A [A项,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利用化学方法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正确;B项,“低碳经济”指的是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错误;C项,明矾水解时产生氢氧化铝胶体,故明矾可作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错误;D项,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所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SO,错误。] STSE解题四“步”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化学基本概念 突破点1 化学与STSE 化学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基本概念 突破点 STSE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78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