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2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含解析)1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2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2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22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 (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1..如图,在盛有稀 H2SO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2、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电极IV→A→电极I B.电极I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 3.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为:2H2S(g) + O2(g) = S2(s) + 2H2O(l) △H=-632kJmol-1。右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电池内部释放632kJ热能 D.每17gH2S参与反应,有1mol H+ 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电池属于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为负极,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为正极,故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B、根据图示,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 2 H2O,故B错误;C、根据方程式,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有2molH2S发生反应,电池内部释放632kJ的总能量,部分以电能的形式发出,部分以其他形式的能量发出,故C错误;D、17gH2S的物质的量是0.5mol,17gH2S参与反应转移电子1mol,所以有1mol H+ 经质子进入正极区。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4.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不必处理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镁片、铝片与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名师点晴】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的注意点(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地依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如:a.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b.Fe、Al在浓HNO3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Fe、Al作正极。 5.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 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 D.将反应2Fe3++Fe==3Fe2+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 【答案】B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6.下图为两个原电池装置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和消耗Ni的物质的量相同 B.两装置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由此可判断能够发生2Cr3++3Ni=3Ni2++2Cr和Ni2++Sn=Sn2++Ni的反应 D.由此可判断Cr、Ni、Sn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Ni>S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两个原电池中Ni对应的离子为Ni2+,则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和消耗Ni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正确;C.两个电解池发生的反应分别为2Cr+3Ni2+=3Ni+2Cr3+和Ni+Sn2+=Sn+Ni2+,故C错误;D.原电池负极较为活泼,由原电池正极可知由此可判断Cr、Ni、Sn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Ni>Sn,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电极的判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解答。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由原电池正负极可知金属活泼性为Cr>Ni>Sn,结合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反应的可能性。 7.I.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 4LiCl +S +SO2。 (1)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 (3)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4)该燃料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1) 2SOCl2 +4e-=4Cl-+ S +SO2; (2) 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2SOCl2 + H2O=SO2↑+2HCl↑(3) C4H10+13CO32--26e-= 17CO2+5H2O (4) O2+2CO2 +4e-=2CO32- 电解质,所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4H10+13CO32--26e-= 17CO2+5H2O; (4)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单质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 +4e-=2CO32-。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的判断与书写,反应现象的判断 8.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1)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 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Zn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溶液中H+移向 (填“Cu”或“Zn”)极. (3)a和b用导线连接,若Zn片质量减轻了6.5g,则另一极上理论上产生气体 L(标况下). (4)有同学向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理由是 . 【答案】(1)Zn+2H+=Zn2++H2↑;(2)正;2H++2e﹣=H2↑;氧化;Cu; (3)2.24L;(4)否;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吸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22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含解析1 高考 化学 测试 系列 专题 22 原电池 基本原理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83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