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检测题1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检测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检测题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课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课前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图1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图2 读图3回答第3题。 3.结合图3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点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完成4-5题。 4.太白山 (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5.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 ①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图1 1.对图1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 ) A.中国的温带荒漠带 B.巴西的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俄罗斯苔原带 3.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D.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图2表示42N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图2 4.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5.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图3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图3 6.甲自然带可能是 (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林带 7.引起图中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高度 8.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赤道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类似 B.同一山地的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 C.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的种类越多 D.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阳坡,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阴坡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 ( ) A.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B.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C.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D.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10..下列自然带中,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 A.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苔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冰原 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4 图4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该山地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山是巨大的褶皱山脉 B.该山体是高大的火山锥 C.该山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D.该山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12.图5中,能正确反映该山体垂直分布的是 ( ) 图5 三、综合题 图6 13.图6是“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主要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D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海域海水终年不冻,主要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5)C、E两海域中盐度高的是________,试说明两海域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3月27日,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顺利凯旋!“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航行131天、2200余海里,经受了极地恶劣环境的考验。 材料二:科考队员赴南极考察路线图 (1)“雪龙”号自上海出发,到达南极,沿途所经过海域沿岸都分布有哪些自然带? (2)沿途自然带的递变,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乘坐“雪龙”号的队员们发现所经海域沿岸没有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景观,原因是什么? 【课前检测】参考答案 1.A 2.B 3.C 4. C 5.D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B 7.A 8.C 9.AC 10.BC 11.BC 12.AD 13.(1)大气降水 河流径流量大,流量稳定水位变化小 (2)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点荒漠带 由赤道向两极 (3)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4)北大西洋暖流 (5)C C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陆上淡水汇入较少,盐度高;E海域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而蒸发量小,且陆上淡水汇入多,盐度低。 1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寒带冰原带 (2)自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3)“雪龙”号途径的南半球沿线,因发育温带落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自然带的区域全部为海洋,故相应的自然带景观没能形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课时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检测题1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自然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课时 检测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相关资源
更多
相关搜索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83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