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9 电解质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9 电解质溶液(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突破练(九) 电解质溶液
1.某种碳酸饮料中主要含柠檬酸、碳酸、白砂糖、苯甲酸钠等成分,常温下测得其pH约为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
B.该碳酸饮料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W的值大于纯水中KW的值
D.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2的溶解度
解析: H2CO3是弱酸,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A项正确;该碳酸饮料中含有柠檬酸、碳酸等酸,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项正确;KW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C项错误;打开瓶盖,压强减小,H2CO3(aq)H2O(l)+CO2(g)平衡向右移动,生成CO2的量增多,冒出大量气泡,D项正确。
答案: C
2.关于常温下pH=2的醋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CH3COOH)=0.01 molL-1
B.c(H+)=c(CH3COO-)
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4
D.加入CH3COONa固体,可抑制CH3COOH的电离
解析: 常温下pH=2则c(H+)=0.01 molL-1,因CH3COOH是弱酸,所以c(CH3COOH)>0.01 molL-1,A错误;醋酸中的电荷守恒表达式为c(H+)=c(CH3COO-)+c(OH-),B错误;pH=2的溶液,加水稀释100倍,若不存在电离平衡的移动,则溶液的pH=4,因CH3COOH是弱电解质,稀释促进其电离,故2
c(H+)=c(OH-)
解析: 加入少量金属Na,溶液中c(H+)减小,平衡②向右移,溶液中c(HSO)减小,A项错误;加入少量Na2SO3固体,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HSO)+2c(SO)+c(OH-),B项错误;加入少量NaOH溶液,c(OH-)增大,平衡②向右移,、均增大,C项正确;加入氨水至中性,根据物料守恒c(Na+)=c(HSO)+c(SO)+c(H2SO3),则c(Na+)>c(SO),D项错误。
答案: C
5.(2016长春七校联考)常用的无机酸25 ℃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无机酸
氢氰酸(HCN)
碳酸(H2CO3)
氢氟酸(HF)
电离平衡常数K值(25 ℃)
6.210-10 (K)
4.210-7 (K1)
5.610-11 (K2)
6.6110-4 (K)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aF溶液中通入过量CO2:F-+H2O+CO2===HF+HCO
B.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氢氰酸(HCN)和氢氟酸(HF)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等浓度的NaCN和NaF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HF的酸性强于H2CO3,故A项反应不可能发生,错误;Na2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O)+2c(HCO)+2c(H2CO3),B选项错误;因为HCN的酸性比HF弱,体积和pH都相同时,HCN的浓度大,HCN的物质的量大,消耗NaOH的量多,C选项正确;同为钠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弱,钠盐的水解程度越大,pH越大,HCN的酸性弱于HF,所以NaCN溶液的pH大,D选项错误。
答案: C
6.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C.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D.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等体积的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
解析: 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盐酸中c(H+)变化大,而氯化铵溶液中NH可继续水解,溶液中的c(H+)变化小,所以含c点的曲线是盐酸pH变化曲线,含a、b点的曲线是氯化铵溶液pH变化曲线。溶液的导电能力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当溶液的体积相等时,a、c两点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样,故导电能力不一样,A项错误;HCl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氯化铵溶液中NH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氯化铵溶液中c(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综上所述a、b、c三点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c,B项正确;b点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得出c(OH-)+c(NH3H2O)=c(H+),C项错误;b、c处溶液的pH相等,c处HCl完全电离,而b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NH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D项错误。
答案: B
7.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用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已知:AgSCN(白色,s)Ag++SCN-,Ksp=1.010-12,Fe3++SCN-[Fe(SCN)]2+(血红色),K=1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白色沉淀
B.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血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
C.上述实验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
D.滴定时,必须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防止Fe3+水解,以免影响终点的观察
解析: 对比AgSCN的溶度积常数及Fe3+与SCN-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知,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白色沉淀,A项正确;Fe3+与SCN-形成的配合物为血红色,其颜色变化决定了这种配合物能否形成,可以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B项正确;Cl-与Fe3+不反应,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C项错误;Fe3+易水解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而干扰对红色的观察,D项正确。
答案: C
8.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解析: A项正确,温度不变Ksp不变,c(SO)增大,c(Ba2+)减小;B项正确,T1曲线上方区域,任意一点为过饱和溶液,有BaSO4沉淀生成;C项正确,蒸发溶剂,c(SO)、c(Ba2+)均增大,而由d点到a点c(SO)保持不变,由d点到b点c(Ba2+)保持不变;D项错误,升温Ksp增大,c(Ba2+)、c(SO)均应增大。
答案: D
9.(2016山东济南模拟)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0.100 molL-1的醋酸,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两次滴定均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达到B、E点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以HA表示酸,当0 mLc(Na+)>c(H+)>c(OH-)
解析: 0.100 molL-1盐酸的pH=1,0.100 molL-1醋酸的pH>1,故A项错误;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2~10.0,由图2中pH突变的范围(>6)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只能选择酚酞作指示剂,B项错误;B、E两点对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所以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C项正确;0 mLc(H+)=c(OH-),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6河北唐山模拟)常温下,一些金属离子(用Mn+表示)形成M(OH)n沉淀与溶液pH平衡关系曲线如图。
已知:c(Mn+)≤110-5 molL-1时可认为金属离子沉淀完全;pM=-lgc(Mn+),pKsp=-lg Ks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开始沉淀的pH与起始浓度c(Mn+)无关
B.不同的金属沉淀完全时的pH相同
C.图中Y点与X点pKsp不相同
D.Y点:pM=pKsp+npH-14n
解析: A项,Mn+开始沉淀的pH与起始溶液c(Mn+)有关,c(Mn+)越大,沉淀所需pH值越小;B项,不同金属离子的Ksp不相同,所以金属沉淀完全时pH也不相同;C项,Ksp只与温度有关,所以Y点与X点pKsp相同;D项,c(Mn+)==,两边同时取负对数,
-lgc(Mn+)=-lgKsp+lg(10-14)n-lgcn(H+)
即:pM=pKsp+npH-14n。
答案: D
11.(2016海南七校联盟联考)连二次硝酸(H2N2O2)是一种二元酸,可用于制N2O气体。
(1)连二次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常温下,用0.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 mL 0.01 molL-1的H2N2O2溶液,测得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H2N2O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溶液中c(H2N2O2)______c(N2O)。(填“>”“<”或“=”,下同)
③a点时溶液中c(Na+)______c(HN2O)+c(N2O)。
(3)硝酸银溶液和连二次硝酸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的连二次硝酸银沉淀,向该分散系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当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共存时,分散系中=________。[已知Ksp(Ag2N2O2)=4.210-9,Ksp(Ag2SO4)=1.410-5]
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求出H2N2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①由题图可以看出,未加入NaOH溶液时,0.01 molL-1 H2N2O2溶液的pH=4.3,这说明H2N2O2为弱酸,则其电离方程式为H2N2O2H++HN2O。②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HN2O2,溶液呈碱性,说明HN2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H2N2O2为水解产物,N2O为电离产物,故c(H2N2O2)>c(N2O)。③a点时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N2O)+c(HN2O)+c(OH-),而a点时溶液的pH=7,则c(H+)=c(OH-),故c(Na+)=2c(N2O)+c(HN2O),所以c(Na+)>c(N2O)+c(HN2O)。(3)当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共存时,溶液中连二次硝酸银和硫酸银均达到饱和,溶液中存在两个溶解平衡:Ag2N2O2(s)2Ag+(aq)+N2O(aq)、Ag2SO4(s)2Ag+(aq)+SO(aq),溶液中====3.010-4。
答案: (1)+1
(2)①H2N2O2H++HN2O ②> ③>
(3)3.010-4
12.25 ℃时,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
编号
HA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甲
0.2
0.2
pH=a
乙
c1
0.2
pH=7
丙
0.1
0.1
pH>7
丁
0.1
0.1
pH=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__(填“是”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填“强”或“弱”)酸。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molL-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c(Na+)-c(A-)=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一元酸和一元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又是等体积混合,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NaA,对NaA溶液分析,若a=7,说明HA是强酸,若a>7,说明溶液因A-的水解而显碱性,则HA是弱酸。
(2)c1不一定等于0.2。当HA是强酸时c1等于0.2;当HA是弱酸时,c1大于0.2。因为pH=7,说明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c(Na+)=c(A-)。
(3)由丙组实验数据可知,两溶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后pH>7,说明A-水解,得出HA是弱酸,其他易推知。
(4)丁组实验中所得混合液的pH=9,说明溶液中c(H+)=1.010-9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 molL-1=1.010-5 molL-1,由电荷守恒得:c(Na+)+c(H+)=c(OH-)+c(A-),则c(Na+)-c(A-)=c(OH-)-c(H+)=(1.010-5-1.010-9) molL-1。
答案: (1)若a=7,HA为强酸;若a>7,HA为弱酸
(2)否 C
(3)弱 c(Na+)>c(A-)>c(OH-)>c(H+)
(4)1.010-5 (1.010-5-1.010-9)molL-1
13.(2016山东青岛模拟)工厂中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Fe3+、AsO、Cl-。为除去杂质离子,部分操作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4.9 gL-1,则该溶液中的pH约为__________。
(2)NH在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以(NH4)2SO4 和NH4Cl形式存在。 现有一份(NH4)2SO4溶液,一份NH4Cl溶液,(NH4)2SO4溶液中c(NH)恰好是NH4Cl溶液中c(NH)的2倍,则c[(NH4)2SO4]________c(NH4Cl)(填“<”“=”或“>”)。
(3)随着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投入生石灰调节pH 2~3时,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提纯CaSO42H2O的主要操作步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________。
(5)25 ℃,H3AsO4电离常数为K1=5.610-3,K2=1.710-7,K3=4.010-12。 当调节pH 8~9时,沉淀主要成分为Ca3(AsO4)2。
①pH调节到8左右Ca3(AsO4)2才开始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3AsO4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硫酸废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Fe3+、AsO、Cl-,加入生石灰,调节pH 2~3,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滤液加入生石灰调节pH 8~9,生成Ca3(AsO4)2沉淀,滤液主要含有(NH4)2SO4和NH4Cl。(1)硫酸的浓度为4.9 gL-1,
c(H2SO4)==0.05 molL-1,
c(H+)=0.1 molL-1,pH=-lg0.1=1。
(2)如c[(NH4)2SO4]=c(NH4Cl),则(NH4)2SO4溶液中c(NH)较大,因c(NH)越大,NH水解程度越小,则(NH4)2SO4溶液中c(NH)大于NH4Cl溶液中c(NH)的2倍,如等于2倍,则c(NH4Cl)应稍大。
(3)随着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c(OH-)增大,c(NH3H2O)减小,则溶液中减小。
(4)提纯CaSO42H2O,可加入稀硫酸溶解Fe(OH)3,且防止CaSO42H2O的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5)①H3AsO4是弱酸,电离出来的AsO较少,所以酸性条件下不易形成Ca3(AsO4)2沉淀,当溶液中pH调节到8左右时AsO浓度增大,Ca3(AsO4)2开始沉淀。
②Na3AsO4的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sO+H2OHAsO+OH-,该步水解的平衡常数Kh=====2.510-3。
答案: (1)1 (2)<
(3)减小 (4)稀硫酸 晾干或干燥
(5)①H3AsO4是弱酸,当溶液中pH调节到8左右,c(AsO)增大,Ca3(AsO4)2开始沉淀
②2.510-3
14.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
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 molL-1,c(Fe3+)=1.010-3 molL-1,c(Cl-)=5.310-2 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
(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H+ K2
Fe(OH)+H2OFe(OH)3+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通过控制条件,使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1)表示]的最佳范围约为________mgL-1。
解析: (1)氯化铁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起到净水作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钢铁,原因之一是Fe3+能与Fe反应,生成Fe2+。(2)酸性FeCl2废液中,由电荷守恒:2c(Fe2+)+3c(Fe3+)+c(H+)=c(OH-)+c(Cl-)。忽略溶液中c(OH-),并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解得c(H+)=0.01 molL-1,故溶液的pH约为2。(3)盐类的逐级水解程度依次减弱,故K1>K2>K3。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温,水解平衡逆向移动,a错误。加水稀释促进水解,b正确。NH4Cl水解呈酸性,故加入NH4Cl,平衡逆向移动,而NaHCO3水解呈碱性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d正确。在室温下,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的关键条件是溶液的pH。(4)“浑浊度”的去除率越大,净化效果越好,此时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浓度为18 mgL-1;“还原性物质”的去除率越大,净化效果越好,此时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浓度为20 mgL-1。综合考虑,投放聚合氯化铁的最佳范围是18~20 mgL-1。
答案: (1)Fe3+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2Fe3++Fe===3Fe2+
(2)2 (3)K1>K2>K3 bd 调节溶液的pH (4)18~20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84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