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的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节日的重要性。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①③④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 【答案】 C 2.2015年9月6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知识。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说法错误;③中“人类文明趋同”说法错误;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C 3.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许多国家的商人运用到商战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以及二者的关系。由题意可知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4.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这一认识从一个侧面说明( )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 C.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先进 D.东、西方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 【解析】 题干表明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体现了A。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答案】 A 5.2015年2月,在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上,古希腊质朴的舞蹈、俄罗斯明快的民间舞、西班牙绚丽的舞蹈、秘鲁奔放的风情舞、逗趣的荷兰街头表演……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让中外游客陶醉不已。这反映了( ) ①文化不同,其区域就不同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融合 ③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①说法错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员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在同一区域,也会有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没有体现融合,故排除②。上述材料体现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让中外游客陶醉不已”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D.有民族的文化,没有世界的文化 【解析】 本题说明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C 7.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谈及文学创作时,莫言表示,中国作家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里挖掘创作的冲动。这意味着( )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B.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C.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解析】 “中国作家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里挖掘创作的冲动”,意在强调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故选C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问题; D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本民族文化,并没有涉及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故排除。 【答案】 C 8.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必须(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④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因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这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①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④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答案】 D 9.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好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画图,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遵循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相处,取长补短。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国际文化关系问题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在国际文化关系问题上,我国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因及具体要求。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方面去分析原因;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去说明具体的做法。 【答案】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能力提升] 10.鉴于屠呦呦获奖,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鼓舞民族士气,浙江省投入资金实施屠呦呦旧居保护,把它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这样做是因为( ) 【导学号:02210009】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把屠呦呦旧址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通过物质载体承载民族文化,鼓舞民族士气,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国民,故①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化遗址的保护,故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经济功能,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②④不选。 【答案】 C 11.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④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这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既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又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故①②正确。③④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也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排除。 【答案】 B 12.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做。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错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不可能完全融合,④错误;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 A 13.下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信息的能力,联系知识,依据漫画判断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错误。 【答案】 C 14.2015年9月25日,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拉开序幕。本次博览会除中国大陆外,还邀请了来自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印尼、朝鲜、缅甸等10个国家的知名画家、艺术家前来参展。博览会共有近200家知名艺术机构,500余位现当代艺术名家参展,展出艺术作品8000余件。首次展出了巴勃罗毕加索、马克夏加尔、亨利马蒂斯、皮耶尔雷诺阿、安德烈德兰等世界级大师的艺术作品,为北京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中秋节的“艺术大餐”。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多姿多彩的国际文化艺术作品的认识。 【解析】 本题为认识类主观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难度稍大。回答本类型试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加以分析。多姿多彩的国际文化艺术作品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同时得到各国人民的认可是因为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既有独特个性特征,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各国艺术品展示的独特民族文化是其民族身份的标识。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既有独特个性特征,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④尊重和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以促进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⑤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高中政治 单元 文化 传承 创新 课文 多样性 传播 世界文化 学业 分层 测评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86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