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4.1 热机 【学习目标】 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习内容一:热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7-P1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2.燃料直接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3.内燃机分为汽油机与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与柴油作为燃料。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P17图14.1-1,请学生观察后讨论如下问题: 1.点然酒精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听到“呯”的一声,看到塞子飞出去,瓶口附近出现“白雾”。 2.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瓶口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答:酒精燃烧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当管内的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塞子在水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就会飞出去。管内的水蒸汽对塞子做了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3.从酒精灯点燃到塞子飞出去,能量是怎么转化与转移的? 答:酒精具有化学能,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汽推动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4.在大屏幕上展示P18图14.1-2,这个内燃机与刚才的演示实验装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活塞——塞子 汽缸——试管 5.它们工作时能量转化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能量转化过程相同,都是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演示实验中,塞子不能塞得太紧,否则有可能引起试管爆裂。 2.内燃机与其它热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一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同点在于内燃机的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以称之为“内燃”。 【即时练习】 1.完成P21第1题。 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内容二:汽油机、柴油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8-P20文字内容与插图,二人为一组,相互描述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自学检测】 1.汽油机的结构: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 2.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活塞移动带动曲轴转动。 3.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一个冲程。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使用PPT动画展示汽油机工作过程,说说汽油机是怎样工作的,并将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汽油机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A.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 C.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点火,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D.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2.讨论并完成“想想议议” (1)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排气冲程排出废气。 3.阅读P19柴油机的相关内容,比较一下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并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相同点 能量转化方式 都是把内能转化为动能 工作过程 都有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不同点 吸气冲程: 汽油机吸入是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纯净的空气。 压缩冲程: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是“点燃式”;柴油机在压缩冲程结束时,汽缸内的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燃点,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遇到热空气马上燃烧,是“压燃式” 功率不同: 柴油机功率一般较大,一般应用于大型机械上, 汽油机相对功率较小,一般应用于小型机械上。 效率不同: 柴油机对燃料利用率较高,机械效率较高,汽油机机械效率较低。 4.阅读P20科学世界“现代汽车”,说说现代汽车与过去的汽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减少污染,降低消耗。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提供了动力,其他三个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手扶拖拉机在启动时,要用人力转动摇把,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然后发动机才能开始正常工作。小汽车启动时,转动钥匙,电动机开始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 2.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来回运动二次,曲轴旋转二周,对外做功一次。 【即时练习】 完成课本P21第2、3题。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14.2 热机的效率 【学习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热值,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通过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认识效率,能计算热机的效率。 【重点难点】 1.认识热值,利用热值计算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认识热机的效率,能计算热机的效率。 学习内容一:燃料的热值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2-P23的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与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热值的单位由热量与质量的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所以热值的单位是焦每千克,符号是J/kg。 3.酒精的热值是3.0107_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 kg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来的热量是3.0107_J。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说一说:在我们的家庭中,会使用哪些燃料? 答:煤、液化气、木柴等。 2.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烧开同样一壶水,使用不同的燃料,所消耗的燃料的质量是一样多吗? 答:烧开同样一壶水,使用不同的燃料,消耗的燃料的质量是不同的; 这说明什么? 答:这说明,不同的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3.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热值的概念来表示这种差异。这种下定义的方法叫“比值法”。 4.阅读P23第二段的内容,归纳一下利用燃料的热值和质量,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的公式。(用Q放表示放出的热量,q代表燃料的热值,m代表燃料的质量) 答:Q放=qm 5.如果是气体燃料,公式又是什么样的? 答:Q放=qV 6.请写出这二个公式的推导式。 答:m=Q放/q,q=Q放/m,V=Q放/q,q=Q放/V。 7.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燃料能否充分燃烧?如果不能则燃料的热值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热值是一个理论值,只有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才等于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热量。因为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所以放出的热量会比理论值稍小。但燃料的热值不会改变。 【展示交流】 请学生利用热值公式完成P26第1、2题,注意计算格式。 【精讲点拨】 1.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燃料的质量、体积均无关系。 2.在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时,热值与质量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单位,计算的结果才是J,同理,在计算气体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时候,热值的单位应为J/m3,体积的单位应为m3,计算的结果才是J。 3.利用推导式m=Q放/q,q=Q放/m,V=Q放/q,q=Q放/V可以求出对应的燃料的质量、体积、热值 。 【即时练习】 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放出热量多,热值就大 2. 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 D ) A. 密度和热值不变,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容和密度不变,热值减为原来的一半 C. 热值和比热容不变,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 学习内容二:热机效率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3-P2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对于热机而言,燃料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做功,一部分散失了。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热机效率。 2.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_%~15_%,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20_%~30_%,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30_%~40_%。 3.设法利用废气带走的热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我们在用煤气烧水的时候,煤气能否充分燃烧,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否都被水吸收? 答:煤气不能充分燃烧,燃烧放出的热也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2.阅读课本P24“想想议议”,回答相关问题。 答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直接散失到空气中去, 一部分被废气带走,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做有用功了。 3.在八年级,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出内燃机的效率呢?在内燃机的效率问题中,什么相当于有用功?什么相当于总功?推导出相关公式。 答:内燃机对外做的功相当于有用功,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当于总功。 η=W有用/Q放 4.在问题1中,如果要计算煤气烧水时的效率,公式是什么样的?讨论后推导之。 答:η=Q吸/Q放 5.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热机效率有何意义,怎样提高热机效率? 答:提高热机效率可以节省燃料,减少污染。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1.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2.设法利用废气带走的热量 。 6.阅读P25“从火车到火箭”,了解人类运输工具的进步。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在大型火力发电站,人们常常利用蒸汽轮机排出的废气来供热,这就是热电站。 2.在计算热机效率的时候,一般先利用公式Q放=qm 或Q放=qV 计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这相当于机械效率中的总功) 再利用W有用/Q放=η 或Q吸/Q放=η计算出热机的效率。 【即时练习】 1.完成课本P26第3、4题。 2.据估计,全国一年可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约5.6108 t,焚烧生活垃圾释放的热量为我所用,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若燃烧1 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1.1761010 J的热量,问:(1)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焦碳产生的热量?(2)这些热量可以将多少 kg的水由20 ℃加热到沸腾?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重点难点】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区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学习内容一:能量的转化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7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轮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水壶烧水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阅读P27图14.3-1举出发生了能量转化的实例。 答: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水放在太阳下——内能转移到水中 太阳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小电扇旋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摩擦起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以上事例能说明什么? 答:在一定条件下,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能量不但可以相互转化,还可以转移。比如合作探究1中,把水放在太阳下,水会变热,这是太阳光具有的内能转移到水中。 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区别。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即时练习】 1.完成P29第1题。 2.下列过程中,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C ) A.太阳能电池充电 B.电灯照明 C.电风扇工作 D.风力发电 3.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是怎么改变的?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是怎么改变的? 答:做功改变内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热传递改为内能——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学习内容: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8-P2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所有的能量转化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阅读P28“想想议议”,并结合图14.3-2,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小球为什么越弹越低?它的机械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小球的机械能被消耗了,机械能的总量在减少。 2.在此实验中,机械能的总量为何不能守恒?为什么减少的机械能跑到哪里去了? 答:因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只在势能与动能之间发生转化,机械能才能守恒。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外,小球还要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 3.此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说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说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4.举出生活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实例,并解释。 5.展示P29图14.3-3,想一想这个装置能否实现“永动”。 答:这个装置不能实现“永动”,因为砂轮做功要消耗一部分水的机械能,被抽上去的水比流下来的水少,最终会停止。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6.思考:既然能的总量是守恒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一切机器在工作时候都要消耗能量才能对外做功,不消耗能量能对外做功的机械是不存在的,它们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 【即时练习】 1.完成P29-P30第2、3题。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3.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则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 B.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 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14 内能 利用 新版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0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