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七节《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列举植物的营养繁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组织培养的活动或参观组织培养基地。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下的二级主题“植物的生殖”的内容之一。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生殖方式,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和《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编排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的联系与区别,对绿色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学生已经知道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对营养繁殖而言,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同学见过或亲自栽过蒜苗、有的养过水仙,很多同学知道马铃薯存放时间长了会发芽,家里种草莓的同学可能了解到草莓要用压苗的方式进行繁殖,多数学生听说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谚语。 2.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对营养繁殖的生物学现象多是感性认识,并没有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另外“营养繁殖”概念的构建要建立在对“有性生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而组织培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崭新的生物学技术。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区别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列举营养繁殖的例子;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繁衍现象;关注营养繁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构建营养繁殖的概念,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教学难点: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教学方法 与 媒 体 学生对本节内容多有感性认识,只是组织培养的有关内容较为抽象,本节采用展示实物、播放视频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合作探究 构建概念 一、营养繁殖 动手实践 二、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式——嫁接 探究实验: 《蔷薇的嫁接》 观察思考 二、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式——扦插 二、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式——压条 参观学习 三、组织培养 盘点收获 导入:给学生展示两组繁殖方式不同的植物。 1、出示盆栽的凤仙花和五彩辣椒。 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凤仙花和五彩辣椒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并总结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出示盆栽的富贵竹和仙人掌。 引导学生思考:富贵竹和仙人掌的繁殖方式与凤仙花、五彩辣椒的繁殖方式是否一样呢? 探究:植物的营养繁殖。 出示甘薯、马铃薯、草莓和玉树等植物,提出思考问题: 1、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 2、这种繁殖方式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总结营养繁殖概念。 出示校园内嫁接的柳树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颗柳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总结嫁接的概念,区分接穗和砧木,芽接和枝接。 播放《嫁接》的视频,明确《嫁接蔷薇》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提醒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先对照课本40页进一步明确实验操作步骤;2、任选一种嫁接的方式进行蔷薇的嫁接;3、嫁接刀锋利,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割伤手指。 巡回指导学生的嫁接操作过程。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实验结果,说出操作过程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感悟。 引导学生说出并总结: 1、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 2、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具有固定的方向。无论芽接还是枝接,接穗的方向反了就不可能成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学们在嫁接蔷薇时,所使用的砧木是开白花的蔷薇,接穗是开红花的蔷薇,请推测一下,嫁接的蔷薇如果成活的话,将来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在农业生产中,果树和花卉常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通过嫁接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 出示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扦插培育的柳树。 思考问题:1、扦插枝条的上、下切口有什么区别?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你认为扦插最好选择什么样的枝条?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植物扦插不宜成活,我们常采用另外一种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新个体,那就是压条。 出示压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压条的时候为什么要将枝条中部剥去半圈树皮呢?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取适当的繁殖方式。 前不久,我们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了一家组织培养基地,了解到了一种无性繁殖的新技术。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解有关组织培养方面的知识。 同学们,又到了盘点收获的时候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和感悟,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呢。 同学们的收获和感悟还真不少。 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说出凤仙花和五彩辣椒的繁殖过程,明确有性生殖的过程和特点。 思考:富贵竹、仙人掌的繁殖方式。 分组探究,小组合作。 思考并回答问题:1、甘薯通过根产生新个体,草莓在茎上产生新个体,马铃薯用茎繁殖后代,玉树则通过叶产生新个体。2、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营养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的例子…… 思考并回答:这颗柳树是嫁接的。 认真观看《嫁接》视频,清点实验台上的材料和器具,明确实验器具的作用。 阅读课本“蔷薇嫁接”实验的操作步骤,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蔷薇的嫁接。 展示操作结果。 1、芽接我们小组做的是芽接。首先选取一个较饱满的芽,用嫁接刀将芽连同树皮一起削下,削成盾形,除去木质部,作为接穗;然后在砧木的树皮上切一个“T”字形的切口,剥开树皮,将接穗插进切口,最后再用胶带进行包扎汇报嫁接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 2、我们小组做的是枝接。首先截取一段带芽的枝条做接穗,把枝条的下端削成锲形,用嫁接刀将砧木从断面的中间劈开,然后将接穗插进砧木的夹缝中,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最后用嫁接带包扎好。 思考并回答:因为嫁接以后长成的新植物体是接穗上的芽发育来的,接穗开红花,所以我觉得新个体应该开红花。 分组探究,观察扦插的柳树枝条,思考并回答问题。 1、扦插的枝条上切口水平,下切口斜向。上切口水平可以减少水分过多蒸发,下切口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这样有利于扦插枝条的成活。 2、扦插要选择生长旺盛、带芽的枝条。 学生看图,小组讨论。 剥去半圈树皮,枝条上部产生的有机物自上向下运输时就会在这个部位积累,有机物的积累就能促进枝条生出不定根。 播放视频《蓝莓的组织培养》,并讲解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接种→细胞分裂→分化成幼苗→移栽 说收获:通过观察甘薯、草莓、马铃薯和玉树的繁殖方式,理解了营养繁殖的概念,知道了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的本质区别;通过视频了解了嫁接的过程并动手操作了嫁接这种技术,还了解了另外两种营养繁殖的方式—扦插和压条;最后通过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讲解,了解了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实物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即将开始的课堂。 复习有性生殖的过程和特点,为学习营养繁殖做好铺垫。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比较和归纳,完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构建。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观看果农嫁接果树的视频,初步了解嫁接的过程,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果农的艰辛。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落实,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同时体验亲自动手的乐趣 通过小组的展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 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实践中的现象。 通过观察扦插的柳条,可以更有力的说明扦插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培养学生看问题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通过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讲解以及观看同学们自己录制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到了组织培养技术。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尝试自己总结出重要概念,让学习完全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小组合作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年级 生物 上册 第四 单元 第七 植物 营养繁殖 教学 设计 新版 济南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1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