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第六天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第六天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第六天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六天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2.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不知道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已超过50 Hz,那么,他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3.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x6-x1)等于(x2-x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5.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 (2)若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则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6.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________.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2. 7.某同学做了一次较为精确的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实验所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设0点是计数的起始点,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计数点1与0点的距离s1应为_______ 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8.如图a所示,某同学要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没有打点计时器,他用一滴瓶作计时工具,从滴瓶的滴管中每隔一定时间会有一小液滴落下,将滴瓶放在滑块上,取一带有均匀刻度线的长木板,木板水平放置时,滑块放在木板左端,然后轻推滑块,给它一向右的速度,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b所示的液滴点迹;若将木板的右端A适当抬起,使木板与水平方向成α角,然后让滑块在A端开始下滑,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c所示的液滴点迹,则根据图b、c可计算得到滑块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9.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 2, a2=(x3-x2)/T 2, a3=(x4-x3)/T 2, =(a1+a2+a3)/3. 乙同学:a1=(x3-x1)/(2T 2), a2=(x4-x2)/(2T 2), =(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10.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第六天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CD 2.B 3.C 4.C 5.(1)C (2)0.6 6.(1)如右图所示 (2)b纸带的长度xb (3)2.0 m/s2 7.4 1 8.2:1 9.(1)相等 匀加速 (2)乙 1.10 m/s2 10.(1)6 7(或7 6) (2)1.00 1.16 (3)2.00 偏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第六天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 寒假 作业 第六 研究 变速 直线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5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