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离子反应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能正确判断物质间在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常见的一些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活动 1. 根据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AgNO3 + NaCl = AgCl↓+ NaNO3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Mg(OH)2 + H2SO4 =MgSO4+ 2H2O 2. 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3.阅读课本30—33页,听老师补充讲解后,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条件或实质。 类型 举例 条件或实质 非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难溶物质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浓度改变 离子浓度改变 1. 列举一些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例子。 2. 讨论: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说明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一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原则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例:HCl、H2SO4、HNO3、NaOH、KOH、Ba(OH)2、Ca(OH)2、NaCl、K2SO4、AgNO3、CuSO4等;多元弱酸根离子:HCO3-、HSO3-、HPO42-、H2PO4-、HS-等。 此外都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例:H2O、弱酸H2CO3、H2SiO3、CH3COOH、HCN、H2S等;弱碱:NH3H2O;不溶性碱:Cu(OH)2、Fe(OH)3、Al(OH)3、Mg(OH)2、Fe(OH)2、Zn(OH)2等;不溶性盐:AgCl、CaCO3、FeS、BaSO4、CuS、ZnS等 二看连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的状态符号是否正确,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生成的离子反应才会发生。反应物与生成物用“=”连接,生成沉淀、气体的用打“↓”“↑”符号。 三看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些反应虽然实质上属于离子反应,但由于不是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的,即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四看生成物或反应物是否有微溶物。微溶物是生成物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物是反应物的稀溶液用离子符号表示,是浊液或固体用分子式表示。 五看质量与电荷是否同时守恒。 六看产物中是否有多种沉淀或沉淀与弱电解质生成。 2.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问题。在同一溶液中,几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若离子间能生成难溶物则不能共存,如与、、、、等不能共存,、与、、、、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子间能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则不能共存。如与、、、、、等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若离子间能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则不能共存。如与,与、、、等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一般地说典型的氧化性离子(如、、、等)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S2-(HS-)、()等]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基础篇 1.在pH=1的无色为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Mg2+、SO42-、Cl- B. Ba2+、K+、OH-、Cl- C.Al3+、MnO4-、SO42-、Cl- D.Na+、Cu2+、Cl-、Ba2+ 2.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 A. SO32-、OH-、Cl-、K+ B. Na+、NO3-、OH-、Cl- C. K+ 、Na+、NO3-、Cl- D. K+ 、CO32-、 H+ 、Ba2+ 3.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酸性和碱性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 K+ SO32- NO3- B.Mg2+ NH4+ SO42- Cl- C.Na+ K+ SO42- NO3- D.Ba2+ Na+ MnO4- SO42- 4. 下列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Al3+ SO42- NH4+ Cl- B.Fe2+ K+、 Cl- MnO4- C.K} Na+ 、Ba2+ SO42- D.Na+ 、OH-、NO3- HCO3-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并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 (A)Ba2+ Mg2+ NO3- CO32- (B)Na+ Al3+ Cl- Ag+; (C)K+ Ba2+ Cl- HCO3-; (D)NH4+ Ba2+ Fe2+ Cl-;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K+、Ag+、NO3-、Cl- B.Ba2+、Na+、CO32-、OH- C.Mg2+、Ba2+、OH-、NO3- 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 F.K+、H+、NH4+、OH- 7.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Ba2+、Cl-、SO42- B. Ca2+、HCO3-、C1-、K+ C.Mg2+、Ag+、NO3-、Cl- D. H+ 、Cl- 、Na+ 、CO32- 9.室温时某溶液的pH为1,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Zn2+ Cl- Ba2+ NO3- (B)Na+ NO3- K+ CO32- (C)K+ SO42- Na+ AlO2- (D)Cu2+ NO3- Al3+ SO42- 10.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K+ MnO4- Cl- SO42- (B)Na+ AlO2- NO3- CO32- (C)Na+ H+ NO3- SO42- (D)Na+ SO42- S2- Cl-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此溶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A)Na+ K+ SO42- HCO3- (B) NH4+ OH— Na+ K+ (C)K+ NH4+ NO3— Cl- (D)NH4+ Fe2+ HSO4— OH—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K+ HCO3- CO32- Br- B.CO32- HCO3- OH- K+ C.Fe3+ Ba2+ NO3- SO42- D.H+ Cl- Na+ SO32- 13、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4+ Mg2+ SO42- Cl- (B) Ba2+ K+ OH- NO3- (C)Al3+ Cu2+ SO42- Cl- (D)Na+ Ca2+ Cl- CO32-;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和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2Ag++Cu=Cu2++2Ag C.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 Mg2++H2O+CO2↑ 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 + 2 H+ = H2O 15.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K+、Cu2+、NO3-、SO42- B.K+、Na+、Cl-、CO32- C.Al3+、NH4+、NO3-、Cl- D.K+、Na+、CH3COO—、SO42- 16.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 ( ) 17.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A.Na2S B.Ba(OH)2 C.KMnO4 D.KCl ( ) 18.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 。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1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 B.Cl2 C.NaHCO3 D.CO2 ( ) 20.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21.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和SO42- D. Ag+和NO3- 22、如右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硫酸溶液,同时有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1)在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①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完成下列各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实验室制`CO2: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⑤实验室制氢气: ⑥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⑦硫化亚铁(难溶)中加入稀硫酸: ⑧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 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⑩少量CO2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⑾氨水中加入稀醋酸溶液: ⑿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⒁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⒂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⒃AlCl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 一、离子共存(提高) 1、某溶液中含有大量NH、Na+、HCO、CO、CH3COO-,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Na+ B.CO C.CH3COO- D.NH 2、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Fe2+、SO、NO B.K+、Al3+、Cl-、SO C.Na+、K+、AlO、SO D.NH、Na+、SO、S2- 3、在含有碳酸根离子,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SO、SO、K+ B.Na+、Cu2+、Br-、Ba2+ C.K+、MnO、NO、Na+ D.K+、Ca2+、SO、Cl-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 B.使甲基橙呈红色(酸性)的溶液:NH、Ba2+、AlO、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Cl- D.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二、定性推断 1.向含有SO、SiO、CO、 Br-、Na+的某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C.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2. 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阴离子CO、SiO、AlO、Cl-与阳离子Al3+、Fe3+、Mg2+、NH、Na+中的某几种离子。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Y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只有AlO B.若Y是盐酸,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Al3+ C.若Y是NaOH溶液,则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D.若Y是NaOH溶液,则X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Al3+、Fe3+、NH、Cl- 3.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离子:Na+、NH、Mg2+、Al3+、SO、NO、HC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SO和NO,可能有Mg2+ B.试样中不一定存在Na+、Cl-、HCO C.沉淀2中可能含碳酸钡、碳酸镁和氢氧化铝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HCO3和MgSO4 4.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NH、Ba2+、Cl-、CO、SO、NO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有Fe2+、SO、H+、NH、Al3+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CO、NO C.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CO2+3H2O===2Al(OH)3↓+CO D.气体A、B之间肯定不能发生反应 5.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Fe2+、Fe3+、Cu2+、SO、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逐滴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部分溶液,缓慢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Al3+、SO,可能有K+、NH B.肯定无Fe2+、Mg2+、CO,可能有Al3+ C.原溶液一定是明矾和MgSO4的混合溶液 D.不能确定的离子只能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三、定量推断 6.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CO、HCO、NO、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仍不变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 g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一定不含Al3+、Ba2+、Cl- 7.某pH=1的工业废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Mg2+、Ba2+、Cl-、CO、SO,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3.50 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①一定存在Mg2+ ②可能存在CO ③一定存在Cl- ④可能存在Ba2+ ⑤可能存在Mg2+ 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8.pH=1的某溶液X中仅含有NH、Al3+、Ba2+、Fe2+、Fe3+、CO、SO、SO、Cl-、NO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 C.溶液X中一定含有Al3+、NH、Fe2+、SO、H+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44.8 mL(标况),则X中c(Fe2+)=0.06 molL-1 四、综合推断 1.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Cl-、CO、SO,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③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 ④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0 mL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Al3+、Fe3+、CO、SO、NO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会产生H2;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B及C→D有关数据可计算出某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molL-1和__________molL-1。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2+、Mg2+、Cu2+、NH、Al3+,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Na+浓度增加,A错误;HCO与OH-反应生成CO,则HCO浓度减小,CO浓度增大,B错误;加入足量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H3COO-浓度基本不变,C正确;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H与OH-反应生成氨水,NH浓度会减少,D错误。] 2.B [Fe2+、N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B正确;AlO+H++H2O===Al(OH)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SO+2S2-+6H+===3S↓+3H2O,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3.A [原溶液中存在CO和OH-,且为无色。B项中Cu2+为蓝色,C项中MnO为紫色,D项中Ca2+和CO、SO能够产生沉淀。] 4.D [在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AlO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在酸性条件下CO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pH=12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这四种离子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 二、 1.A [Cl2通入溶液中,会与SO、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别生成SO、Br2,过量的Cl2会与水发生歧化反应,整个过程共发生3个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Cl2通入溶液中会使溶液呈酸性,会与SiO、CO发生反应生成H2SiO3、CO2,B正确;反应过程中有Br2生成,溶液的颜色会从无色变为橙色,C正确;H2SiO3是沉淀,CO2是气体,D正确。] 2.C [溶液无色,可知不含Fe3+。当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形成的沉淀是Al(OH)3、H2SiO3,Al(OH)3能溶于过量盐酸而H2SiO3不溶,由图像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AlO、SiO,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AlO、SiO,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CO,bc段则是Al(OH)3溶解,Al3+与题中三种酸根离子是不共存的,B错误;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Al(OH)3,ab段是NH与OH-发生反应,bc段是Al(OH)3溶解,C正确;因Mg2+、Al3+不能与CO、SiO、AlO共存,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Na+,D错误。] 3.C [气体1是NH3,试样中含有NH;气体2也为NH3,结合信息知,试样中含有NO;沉淀1部分溶于酸,则试样中含有SO,HCO、Mg2+至少含有一种。试样中肯定存在NH、SO和NO,Mg2+可能存在,A正确;不能确定是否含有HCO、Na+、Cl-,B正确;沉淀2中一定含碳酸钡,可能含氢氧化铝,无碳酸镁,C错误;根据离子存在情况知,D正确。] 4.B [酸性溶液中不存在CO,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不存在NO,气体A为NO;沉淀A为BaSO4,原溶液中不存在Ba2+,存在SO;气体B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H;沉淀B为Fe(OH)3,溶液B中含有Ba2+、OH-,沉淀C一定含有BaCO3,可能含有Al(OH)3,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3+。Al3+不一定含有,A错误;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CO、NO,B正确;气体A为NO,气体B为NH3,二者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5.D [①中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存在SO;无气体生成,不存在CO;②中的气体为氧气,溶液中不存在NH;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原溶液中存在Al3+、Mg2+,不存在Fe2+、Fe3+、Cu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K+。原溶液中存在Mg2+、Al3+、SO,不存在Fe3+、Cu2+、Fe2+、CO、NH,可能存在K+,A错误;原溶液中存在Mg2+、Al3+,B错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C错误;K+通过焰色反应确定,D正确。] 6.B [产生的气体是NO,溶液中存在Fe2+、NO及SO,不存在CO、HCO、Ba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不存在Al3+和Cl-,存在Na+。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硝酸根不能完全被还原,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仍不变,A正确;最终所得固体应该是氧化铁,物质的量是0.5 mol,质量为80 g,B错误;亚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显血红色,C正确;溶液中一定不含Al3+、Ba2+、Cl-,D正确。] 7.A [含H+0.01 mol,CO不存在,②错误;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2.33 g沉淀且不溶于盐酸,所以沉淀为BaSO4,即溶液中存在0.01 mol SO,从而得知不存在Ba2+,④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则一定含有镁离子,①正确;若第一份中的沉淀全部为Ag2SO4,质量为0.01 mol312 gmol-1=3.12 g,与题意不符,说明还有AgCl生成,溶液中存在Cl-,③正确。] 8.A [溶液E中通入的过量CO2会与BaCO3反应,A错误。溶液显强酸性,不会有CO、SO;加入硝酸钡会产生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Fe2+,与H+和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产生沉淀C,原溶液中含有SO;加入NaOH产生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含有NH;沉淀F为Fe(OH)3;通入过量CO2产生沉淀H,原溶液中含有Al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3+、Cl-,B正确。经分析:溶液X中一定含有Al3+、NH、Fe2+、SO、H+,C正确。根据反应:3Fe2++NO+4H+===3Fe3++NO↑+2H2O,NO的物质的量为0.002 mol,则n(Fe2+)=0.006 mol,其浓度c(Fe2+)=0.06 molL-1,D正确。] 三、 1.(1)Fe3+、Mg2+、CO、Ba2+ Cl- (2)SO 0.5 molL-1 NH 0.2 molL-1 Al3+ 0.2 molL-1 (3)是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Al3+、SO。经计算NH、Al3+物质的量都是0.02 mol,SO物质的量是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K+一定存在 解析 (1)①中有沉淀产生,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SO;②中气体是氨气,溶液中含0.02 mol NH;无沉淀生成,不含Fe3+、Mg2+;③中产生的沉淀为Al(OH)3,原溶液中存在Al3+,不存在CO;1.02 g为氧化铝的质量,即每份溶液中含有0.02 mol Al3+;④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原溶液中存在0.05 mol SO,则不存在Ba2+。 (2)c(SO)==0.5 molL-1,c(NH)==0.2 molL-1,c(Al3+)==0.2 molL-1。 (3)100 mL溶液中正电荷的总物质的量为n(NH)+3n(Al3+)=0.02 mol+30.02 mol=0.08 mol,负电荷的总物质的量为2n(SO)=0.1 mol,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存在K+,无法判断Cl-是否存在。 2.(1)H+、NH、Mg2+、Al3+ CO、NO、Fe3+ (2)Al(OH)3+OH-===AlO+2H2O (3)1 0.5(或0.5 1) 解析 根据①知,溶液显酸性,且加锌产生无色无味的H2,则溶液中不存在CO和NO;②中产生白色沉淀,则不存在Fe3+;根据图知,溶液中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溶液中存在NH,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存在阴离子SO。 (2)C→D为Al(OH)3溶于NaOH中,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3)根据图像可知,A→B为Mg2+、Al3+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5 mol-0.1 mol=0.4 mol,C→D为Al(OH)3+OH-===AlO+2H2O,则消耗氢氧化钠为0.8 mol-0.7 mol=0.1 mol,则n[Al(OH)3]=0.1 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0.1 mol,则c(Al3+)===1 molL-1;与镁离子反应的NaOH为0.4 mol-0.1 mol3=0.1 mol,则n[Mg(OH)2]=0.05 mol,则c(Mg2+)===0.5 molL-1。 3.(1)Na2O2 (2)NH、Al3+、Mg2+ c(Mg2+)∶c(Al3+)∶c(NH)=1∶1∶3 解析 (1)淡黄色固体加入溶液中,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则淡黄色固体为Na2O2。 (2)图像中上、下折线分别表示气体、沉淀与Na2O2加入量的关系,图像中加入8 mol过氧化钠后,沉淀减少,且没有完全溶解,则溶液中没有Fe2+和Cu2+,有NH、Al3+、Mg2+。加入8 mol Na2O2之后,生成气体减少,故加入8 mol Na2O2时,NH完全反应,由纵坐标可知:n(Mg2+)=2 mol,n(Al3+)=4 mol-2 mol=2 mol。当n(Na2O2)=8 mol时,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n(O2)=8 mol=4 mol,所以n(NH)=n(NH3)=10 mol-n(O2)=6 mol,故n(Mg2+)∶n(Al3+)∶n(NH)=2 mol∶2 mol∶6 mol=1∶1∶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的本质学案 化学 二轮 复习 离子 反应 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6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