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练习 岳麓版必修11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练习 岳麓版必修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练习 岳麓版必修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列宁说过:俄国形成帝国主义时,“这个国家……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其含义是( ) A.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 B.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C.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 D.依赖于外国资金借贷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资本主义前的关系”是指封建主义,这种势力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沙皇军队连夜逮捕了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委员5人,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和交通要道上布满了军警,在屋顶和角楼里架起了机关枪。与这一历史场景直接相关的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七月事件的发生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爆发 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后,就不存在“沙皇军队”,B、C、D三项都是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之后,故A项正确。 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 A.第二国际的领导 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 C.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 D.帝国主义各国的大规模厮杀 答案:D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正忙于进行一战,无暇东顾。 知识点二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4.“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俄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了革命。”此“革命”是指( ) A.十月革命 B.1905年俄国革命 C.二月革命 D.“七月流血”事件 答案:C 解析:根据“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可知,革命时间是在1905年之后,可排除B项;再根据“沙皇制度腐朽透顶”可知,革命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因此排除A、D项,因为二者的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5.1917年10月24日,列宁不顾许多领导人反对,给中央委员会写信说:“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今天夜里逮捕政府成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此等等。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据此可知( ) A.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 B.该信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 C.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内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 D.该信反映出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答案:D 解析:从信件内容看,列宁强调的是形势危急,不能拖延起义,这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而这与巩固政权无关,故D项正确,B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A项错误。根据“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说明列宁是希望而非命令中央委员会接受他的建议,也即他并不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C项错误。 6.科夫斯基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不该再当‘缩头乌龟’了,我们要起来革命,我们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沙皇是毒瘤,那么资产阶级就是毒瘤中的‘王中王’,我们必须连根拔起,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有明确的革命方向了,势力也壮大了,我们不用再抱资产阶级的大腿了,我们有能力独立领导革命,独立执掌政权。”写信人的建议( ) A.导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B.导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C.促使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D.促使苏俄颁布《和平法令》 答案:C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要武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这是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答案为C项。 7.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俄国涅瓦大街上看见几个兴高采烈的士兵,便问:“你们是哪一方面的?是临时政府的吗?”一个士兵微笑着回答:“临时政府早已经完蛋了。”材料反映出当时( ) A.二月革命正在进行 B.彼得格勒起义已经成功 C.《四月提纲》尚未发表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民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临时政府早已经完蛋了”可知,这次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A、C、D三项排除。 8.下列俄国近代革命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二月革命爆发 ②《四月提纲》的发表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④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被攻占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3月;《四月提纲》发表于1917年4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冬宫被攻占是在1917年11月,故选C项。 9.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下面哪次革命活动体现了这个观点( ) A.巴黎公社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A项中没有成立政党,B、D两项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知识点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0.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有( ) ①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通过了《土地法令》 ③通过了《和平法令》 ④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后,在政治上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经济上通过了《土地法令》,在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所以①②③正确。④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 1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这消灭了俄国地主阶级和封建土地制度 B.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的需要 C.有助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帮助俄国农民阶级分享国家权力 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土地法令》提出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需要,B项说法正确;《土地法令》反映了全俄大多数觉悟农民的愿望,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积极作用,C项说法正确;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只是使经济上的权益得到保障,并非因此而分享国家权力,D项说法有误。 12.列宁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下列对“那一次工农革命”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偶然性”的体现 B.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理性思考以后所做的正确选择,因此A项错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因此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因此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材料二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材料三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像马克思预想的那样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2)据材料三,分析列宁为什么号召进行第二次革命?其实现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4月份“稀奇古怪的口号”是什么?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为此提出了什么策略? 答案:(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①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战争引起革命。 (2)①原因: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苏维埃领导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临时政府仍执行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等反动政策。②方式:和平方式。③依据: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同时人民对临时政府抱有幻想,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3)①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②原因:发生“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的示威游行。③策略: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14.阅读下列三幅图: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结果如何?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 (2)图二与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联系? (3)图三反映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图一反映的是1917年3月俄国的二月革命;结果是推翻专制的罗曼诺夫王朝,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图二与图三的联系: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布尔什维克党以此为指导,在1917年11月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冬宫。 (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文中的“观点和意图”对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否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C 解析:注意设问指向“深远影响”,A、B两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项。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C项正确。 2.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答案:D 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3.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 ) A.沙皇 B.布尔什维克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结果,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是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指的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故“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指的就是资产阶级政府失去民心,遭到人民的反抗,而人民反抗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政府拒绝退出一战,故B项正确。 5.右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证上化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当时列宁持此证越境的直接背景是( ) A.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B.俄军前线惨败后,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者 C.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 D.沙皇高级军官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挑起叛乱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8月9日”可知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七月流血”事件后,临时政府开始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列宁等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A项是《四月提纲》的内容,不是直接背景;C项不是直接背景;沙皇统治在二月革命中已被推翻,D项不正确。 6.《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A 解析:首先搞清楚两次革命,第一次是指俄国二月革命,第二次指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7.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材料中强调“合法性”的依据是( ) A.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资产阶级力量软弱 C.工兵代表苏维埃是合法机构 D.俄国民主制度发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四月提纲》,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工兵代表苏维埃也是合法的政权,从而可能合法、和平地夺权,C项正确。A、B两项错误。俄国是一个专制势力强大的国家,刚建立的民主制度很不健全,D项错误。 8.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以及土地改革、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企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一系列目标,说明了( ) ①夺取政权是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主要任务 ②革命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已经实现 ③俄国革命的目的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④列宁抓住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四月提纲》,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当时俄国革命的第二阶段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②③表述错误。 9.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 ③“七月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④《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平法令》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10.某西方著作中写道:“在德国,有两个疯子,他们创造了一个幽灵。这个幽灵改变了世界的局势,荡涤着资本主义的制度,形成两种社会制度的并立。”这里提到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并立”成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C 解析:“两种社会制度的并立”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并立,资本主义制度早就建立,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所以C项正确。 11.《俄国革命和苏联》一文中写道:“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C.俄国革命的胜利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科学性 D.俄国革命实现了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答案:B 解析:由“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进步意义。B项是指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符合题意;“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是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A项错误;C项不能体现对世界的重大影响,错误;D项是国内意义而不是国际意义,错误。 12.“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材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A项。B、D两项都强调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并非社会主义运动本身的发展历程,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现实”表明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决议 1917年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 (1)材料一中第一阶段推翻了谁?谁掌权?第二阶段推翻了谁?谁掌权?两个阶段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变政权的? (2)材料一中提出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过程的特点。 答案:(1)沙皇;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2)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 (3)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并使用武力镇压革命。 (4)①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③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材料二 关于十月革命的两幅图片: (1)根据材料一,分析俄国革命首先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图片,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 (3)根据以上材料,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 答案:(1)原因:政治经济的落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中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2)作用:列宁作了“四月提纲”的报告,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攻占冬宫后,列宁组建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些史实说明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直接领导者。 (3)经验: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求得自身的解放;成熟的革命政党和伟大的革命领袖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练习 岳麓版必修11 第五 单元 马克思主义 产生 发展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 俄国 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7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