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26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26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26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2)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文学担负起唤起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界掀起了以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浪潮。1945年,马烽、西戎参加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根据会上________的民兵英勇战斗事迹,写出章回体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小说以康家寨的抗战故事________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情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的真实写照。 A.救死扶伤 宣扬 影射 B.救死扶伤 宣称 折射 C.救亡图存 宣扬 折射 D.救亡图存 宣称 影射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B.在西伯利亚叶尼赛河流域发现的大批各种材质的丧葬用面具,据说是用以隔离死者,避免其伤害到活着的人的作用。 C.“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朴槿惠于10月25日在青瓦台发表对国民谈话,承认大选时及就任总统后曾就部分资料征求过崔顺实意见,并就此事向全体国民道歉。 D.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出465窟,这正是当年乐僔和尚看到三危山放射灿烂金光的时刻。三危山“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三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那美妙的箜篌、琵琶、羌笛……飞天漫舞,千佛拂空,一个富丽堂皇的仙境展现在面前。 ①三峰奇迹般地化为庄严肃穆的三世佛 ②在一片金碧辉煌之中 ③湛蓝的天穹中,飞舞着彩云、宝带 ④重重拥卫的小峰,顷刻间化为弟子、菩萨以及天龙八部 ⑤它横亘于广袤无垠的瀚海之上,恰如三根直插云天的桅杆 ⑥它给予莫高窟的创建者以最初的灵感 A.⑤⑥②①④③ B.⑤⑥③④①② C.⑥⑤②④①③ D.⑥⑤③①④② 二、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2)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6)绿云扰扰,梳晓鬟也;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7)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8)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韩婴《韩诗外传》) 三、古诗鉴赏——绝句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 回 林景熙①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②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③。 注 ①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②砧:捣衣时的垫石。③鸥:相传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古人常以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 (1)“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 答: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① 白居易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②,推囚③御史定违程④。 注 ①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别正在京城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元稹曾在嘉陵江边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也作了组诗酬和元稹,这是其中的一首。②解语:善解人意。③推囚:审问犯人。④违程:耽误行程。 (1)诗歌一、二两句中山枇杷的“叶”与“花”分别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2)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答: (2)第二句的两个“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C [“救亡图存”指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救死扶伤”指救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宣扬”指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宣称”指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影射”指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2.C [A项“阅读”与“精神实质”搭配不当。B项“是用以”“作用”句式杂糅。D项偷换了主语。] 3.A [⑤⑥先承接前一句继续用比喻解释“三危”,然后用“灵感”总启下文。②①④先表明乐僔和尚到三危山的时间,然后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写“三峰”和“小峰”,揭示“三世佛”等产生的灵感。③揭示“飞天”产生的灵感。] 4.(1)金樽清酒斗十千 (2)樯倾楫摧 (3)歌窈窕之章 (4)赢得仓皇北顾 (5)鹏之徙于南冥也 (6)渭流涨腻 (7)草色入帘青 (8)树欲静而风不止 5.(1)第一句,描写梦醒时荒凉的旅馆中见到的秋夜月色,渲染心中的悲愁。第二句,用砧声来表现客居的羁旅之愁。第三四两句,用深夜不眠,表现了诗人怀着心事的愁苦。(语意相近即可) (2)①通过写鸥鸟深夜未眠,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的内心愁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②以“未眠鸥”自比,表现了诗人不问世事的悠闲背后的无奈。(语意相近即可) 6.(1)“叶”葱绿,诗人把叶色比作“裙色”,但如果此裙是碧绡做的,其色仍嫌浅了些,从而突出了叶色的葱绿;“花”浓艳,诗人把眼前之花比作“芙蓉”,但芙蓉花色粉红偏淡,不及此花色深,从而突出了山枇杷花的浓艳。 (2)本诗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山枇杷花的描写,渲染了浓浓的春意,春意越浓,越发反衬出身处异乡、归期遥遥的友人孤寂清冷,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7.(1)“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 (2)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一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 8.(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即可)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深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26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2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模块 古诗 鉴赏 26 语言 基础知识 名句 绝句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9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