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33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词(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33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词(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33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词(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词(3)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____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2)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3)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________,获得了好成绩。 A.破釜沉舟 窥视 脱颖而出 B.孤注一掷 凝视 崭露头角 C.破釜沉舟 凝视 崭露头角 D.孤注一掷 窥视 脱颖而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然景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人的某种情感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它这种情感的某种特质。 B.在里约奥运会上频频发生的中国国旗错误事件,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也有损东道主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C.今年9月份开始在某些高校试行的“大学生一卡通”,将学生的学费缴纳、医保、助学金发放等各项费用数卡并一,同时还可以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与其他城市现代建筑密密麻麻的林立相比,柏林的森林以自己的坚韧铸就奇迹,或许衡量城市文明的不单单是其所拥有的生态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的指数。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 A.④②①⑤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②③① 二、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疾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8)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三、古诗鉴赏——词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李弥逊[注] 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 李弥逊(1089—1153),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任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一系列地方官。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此词是作者归隐后登览横山阁有感抒怀。 (1)简要分析“缕”字的妙处。 答: (2)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3)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①。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与。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②。 注 ①乘鸾女:据说唐明皇九月十五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龙城录》)。②金缕:杜秋娘所唱《金缕衣》。其辞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答: (2)“但怅望、兰舟容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注]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注 耽冈:地名,在吉州城南,其下是平阔的赣江。迓:迎接。陆尉:作者的朋友。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请简要回答。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1)赏析“杨柳于人便青眼”句中“青眼”一词的妙处。 答: (2)这首词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C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含褒义。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投作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冒险。含贬义。窥视:暗中察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2.A [B项语序不当,应把“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有损东道主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互换位置。C项偷换主语,“享受各类公共服务”的主语应该是持卡人,而非“大学生一卡通”。D项不合逻辑,根据句意应该是“不单单是经济的指数,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拥有的生态文化”。] 3.C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③②在后。] 4.(1)濯清涟而不妖 (2)古道西风瘦马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赢得仓皇北顾 (5)醉不成欢惨将别 (6)与君离别意 (7)奈何取之尽锱铢 (8)众人皆醉我独醒 5.(1)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江水的蜿蜒。 (2)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词人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3)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怀,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 6.(1)描绘了一幅残花吹尽、杨柳自舞的寂寥暮春景象。衬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想象(虚写)。我只能怅然想着泛兰舟于江上闲暇自得的样子。此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7.(1)上片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江畔晚景图:夕阳西下,暮霭四起,远方的树木显得迷蒙不清;荒野渡口,小船横漂,四周一片寂静。 (2)①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思归之愁情。②寓情于景,上片写勾起作者回忆的景物,“迷远树”的“迷”,不仅指视线迷茫,亦暗示心情的迷惘,荒野渡口孤船横漂也是作者自身境况的写照。乐景写哀情,下片描写竹梅鸥鹭等景物,貌似轻快喜悦,其实是以乐景反衬愁情。 8.(1)“青眼”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初生柳叶嫩黄淡碧的色泽,又巧妙地表现出柳叶对人似传情意的妩媚,意趣无穷。 (2)①珍惜时光;②极盛局面实际上也是一种衰微的征兆;③只要自身做好准备,就不怕困难来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第33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词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模块 古诗 鉴赏 33 语言 基础知识 名句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199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