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比例尺》PPT课件.ppt
《《地图和比例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和比例尺》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0,20千米,40千米,1:10000,,,,0,2千米,,,,1:2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1:2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0,100米,比例尺的三种形式转换,(1厘米),下列的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A、1:600000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C、,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0,,100千米,,,小规律,,,不要忘记哟!,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填一填:比例尺比大小,小,大,大,小,简略,详细,图一,图二,北京市地图,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1)若图幅大小相同:①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_;②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2)若实际范围相同: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_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__;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__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__。,小,详细,大,简略,大,详细,小,简略,思考: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宜采用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为什么?,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学校平面图等。,比例尺的缩放,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_.,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1﹣1/n),比例尺增大一倍,图幅扩大为原来的倍?,4,【例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2.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练一练,【例2】下图为四个假想岛屿的概况图,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公里。把原图放大1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_厘米;图幅扩大为原来的_____倍。,1:70000000,8.8,4,6160,二、方向的确定,1.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3.经纬网法4.利用北极星寻找方向5.利用树木年轮确定方向,一般方法:正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北,东,南,西,东北,东南,西南,西北,2、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是指向北方,3.经纬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思考,1、图1中①②③④分别指示什么方位?2、图2、图3分别甲地在乙地、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地球上有没有这样的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其他确定方位的方法,1.利用北极星寻找方向2.利用树木年轮确定方向:在北半球——南边的树木年轮宽些,北边的窄些;南半球反之。,(三)图例和注记,图例与注记:即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一些常用图例,等高线地形图,,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山,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等高线—,在地图上,陆地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②等高距相同,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①同线等高,等高线形状有何特点?,③均为闭合的曲线;④一般不相交,等高线虽然是闭合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强调:,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谷,等高线所能反映的微地貌,(2)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几种小地形(地貌),A山地,B盆地,山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图中“—”即为示坡线。,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逐渐降低。,D山脊,C山谷,山谷: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E鞍部,,鞍部:两山顶之间地形平坦的地方,F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H陡崖,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实图演练,利用地图认识地势,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不同类型的地形景观图,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补充: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很大,起伏大,坡度陡,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较小,起伏不大,坡度缓,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小,平坦广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小,地面坦荡,边缘陡,无一定标准,大小均有,中间低,四周高,①根据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A、推算等高线的值,B、计算相对高度,C、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D、坡度陡缓的判断,E、通视性问题,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A、推算等高线的值:,300,200,400,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150米>HA>100米;,B:50米>HB>0米。,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20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图和比例尺
地图
比例尺
PPT
课件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272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