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优质课件5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优质课件5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优质课件5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千秋功过谁与说,——我眼中的汉武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东汉班固《汉书》,武帝之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孝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晦涩不明既有肯定也有否定,,问题一:上述材料哪一则更可信?为什么?,问题二:同样是史书,为何评价迥然不同?,问题三:如何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一、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的主要活动,二、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拓展疆土,BC140~BC87年在位,一、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的主要活动,汉代十三刺史图,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中央,,,,,,诸侯,,,,,,,,,中央,,,,,,,诸侯,,,,,,,,,,,,,,,,,,,,,,,,刺史监督,推恩令削分封,(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二、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1、将儒学定为官学,2、设太学,教授五经,3、从儒生中选拔官吏,汉武帝的主要活动,,,,,,三、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设河西四郡开疆拓土,汉武帝的主要活动,汉武帝时期疆域图,,,一、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的主要活动,二、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民族关系上:反击匈奴拓展疆土,BC140~BC87年在位,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民族关系上:国际影响上:,汉武帝时代,政治上: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家统一的时代经济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的时代思想文化上:是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民族关系上:是一个民族联系密切的时代国际影响上:是一个汉文化影响远播的时代,汉武帝时代,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班固《汉书》,,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仰思帝之雄材大略正在武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班固《汉书》,《轮台罪己诏》(公元前89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问题一:上述材料哪一则更可信?为什么?,问题二:同样是史书,为何评价迥然不同?,问题三:如何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问题四: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史料意识,证据意识,辩证意识,,,千秋功过谁与说,——我眼中的汉武帝,我们一起练一练:,2013年上海卷第36题“无为”与“有为”(12分)材料一: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问题:(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水平1:辩证、全面且有史实依据。(4分)汉承秦制,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等都是因循。但又不完全承秦制,如沿袭周朝的分封制,造成郡国并行的局面;且政令实施宽简舒畅,与秦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水平2:有史实依据,但不够全面(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史实间的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辩证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汉初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复苏,财富日臻丰厚,为汉武帝的“有为”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汉初的王国势力依然膨胀,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等民生问题严重,有待汉武帝解决。针对王国势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大体解决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有关汉初以来的民生问题,汉武帝未能“有为”,如未能采纳董仲舒的“限田”、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等建议。水平2:提取的信息不充分或回答不完整,仅从单方面看待汉武帝的“有为”(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武帝时代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优质课件5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 第三 单元 两汉 南北朝 分合 汉武帝 时代 优质 课件 华东师大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273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