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ICS67.050 X 0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XXXXX—XXXX 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residue in foods—Liquid chromatography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 X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海关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海关技术中心、黄岛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淑华、郭庆龙、张谦、王宇、刘宏玉、刘成帅、崔伟佳、逄昔莎、裴萍。 10 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四氯虫酰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米、玉米、甘蓝、番茄、苹果、干辣椒、猪肉、鸡肝、牛奶、鸡蛋中溴氰虫酰胺残留量的测定,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试样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油脂含量高的样品须先用乙腈饱和正己烷去脂和冷冻去脂)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1 试剂 4.1.1 乙腈(CH3CN,75-05-8):色谱纯。 4.1.2 甲醇(CH3OH,67-56-1):色谱纯。 4.1.3 正己烷(C6H14,110-54-3):色谱纯。 4.1.4 乙酸铵(C2H7NO2,631-61-8):色谱纯。 4.1.5 氯化钠(NaCl,7647-14-5):用前在450 ℃灼烧4 h,冷却后密封备用。 4.1.6 无水硫酸镁(MgSO4,7487-88-9):用前在650 ℃灼烧4 h,贮藏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4.2 溶液配制 4.2.1 乙腈饱和正己烷溶液:取适量乙腈加入正己烷中,剧烈振摇,静置至出现明显分层,弃去乙腈层备用。 4.2.2 乙酸铵溶液(5 mmol/L):称取0.385 g乙酸铵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 L。 4.3 标准品 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C17H10BrCl4N5O2,CAS号:1101384-14-6),纯度≥95.5 %。 4.4 标准溶液配制 4.4.1 标准储备溶液 准确称取适量的标准品(精确至0.1 mg),用乙腈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 000 μg/mL的标准储备溶液,该储备溶液-18 ℃保存,保存期为一年。 4.4.2 标准中间溶液 准确吸取适量标准储备溶液,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10 μg/mL的标准中间溶液,该溶液4 ℃保存,保存期为一个月。 4.4.3 基质标准工作溶液 根据需要准确吸取适量标准中间溶液,用样品空白基质溶液配制成0.000 5、0.001、0.002、0.005、0.01、0.02 mg/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该溶液应现用现配。 4.5 材料 4.5.1 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粒度40~60 μm。 4.5.2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粒度40~60 μm。 4.5.3 有机滤膜:0.22 μm。 5 仪器和设备 5.1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ESI)。 5.2 高速组织捣碎机。 5.3 高速粉碎机。 5.4 匀浆机。 5.5 天平:感量0.01 mg和0.01 g。 5.6 振荡器。 5.7 超声波仪。 5.8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8 000 r/min。 5.9 涡旋混合器。 5.10 具塞离心管:50 mL,10 mL。 6 试样制备与保存 6.1 大米、玉米、干辣椒 取500 g代表性样品,用高速粉碎机处理至粉状,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做好标识。于-18 ℃以下保存。 6.2 甘蓝、番茄、苹果 取500 g代表性样品,用匀浆机制成匀浆,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做好标识。于-18 ℃以下保存。 6.3 猪肉、鸡肝 取500 g代表性样品,用高速组织捣碎机制成糊状,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做好标识。于-18 ℃以下保存。 6.4 牛奶、鸡蛋 取500 g代表性样品,充分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并做好标识。于-18 ℃以下保存。 7 分析步骤 7.1 提取 7.1.1 大米、玉米 称取4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5 mL水混匀,放置30 min。准确加入20.0 mL乙腈振荡提取30 min,超声提取5 min后加入3 g无水硫酸镁和2 g氯化钠,涡旋振荡1 min,8 000 r/min离心5 min后,待净化。 7.1.2 甘蓝、番茄、苹果 称取10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具塞离心管中。准确加入20 mL乙腈振荡提取30 min,超声提取5 min后加入3 g无水硫酸镁和2 g氯化钠,涡旋振荡1 min,8 000 r/min离心5 min后,待净化。 7.1.3 干辣椒 称取4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15 mL水混匀,放置30 min。准确加入20.0 mL乙腈振荡提取30 min,超声提取5 min后加入3 g无水硫酸镁和2 g氯化钠,涡旋振荡1 min,8 000 r/min离心5 min后,待净化。 7.1.4 猪肉、鸡肝、牛奶、鸡蛋 称取4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5 mL水混匀(检测牛奶时,不需加水),放置30 min。准确加入20.0 mL乙腈振荡提取30 min,超声提取5 min后加入3 g无水硫酸镁和2 g氯化钠,涡旋振荡1 min,8 000 r/min离心5 min后,待净化。将10 mL上清液转移至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饱和正己烷,涡旋振荡2 min,静置分层,弃去正己烷层,再加入10 mL乙腈饱和正己烷重复操作一次,然后将离心管置于-18 ℃冷冻30 min后,迅速取出2 mL提取液,待净化。 7.2 净化 称取0.15 g无水硫酸镁,0.10 g PSA和0.10 g C18置于10 mL离心管,吸取2 mL上述提取液至此离心管中,涡旋1 min,8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微孔滤膜后,供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 7.3 测定 7.3.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条件如下: a) 色谱柱:C18柱,柱长150 mm,内径2.1 mm,粒径3 μm,或等效柱; b) 流速:0.25 mL/min; c) 进样量:5 μL; d) 柱温:30 ℃; e) 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 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 min 甲醇 % 乙酸铵溶液 % 0 25 75 0.5 25 75 2.5 90 10 6.0 90 10 6.1 25 75 10 25 75 7.3.2 质谱参考条件 条件如下: a) 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 b) 毛细管电压:3.5 kV; c) 干燥气温度:350 ℃; d) 辅助气(鞘气)温度:350 ℃; e) 雾化气、干燥气、辅助气(鞘气)均为高纯氮气,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量以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 f) 扫描方式:负离子扫描; g)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参数见表2; h) 多反应监测条件。 表2 多反应监测条件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母离子 m/z 子离子 m/z 驻留时间 /s 裂解电压/V 碰撞能量/eV 四氯虫酰胺 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535.8 499.7 0.2 120 3 201.9a 0.2 120 4 a 为定量子离子 7.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按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分析基质标准溶液,得到相应的峰面积。以基质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3.4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液相色谱-质谱仪中,得到相应的峰面积,由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四氯虫酰胺的浓度。如果试样溶液浓度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须用乙腈稀释试样溶液至线性范围后再进行测定。在上述仪器条件下,四氯虫酰胺的参考保留时间为5.0 min。标准品的MRM总离子流图和选择离子流图参见附录A中图A.1、图A.2。 7.3.5 定性 如果样品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基质标准溶液一致,定性离子对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的基质标准溶液的相对丰度一致,相对丰度偏差不超过表3的规定,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相应的被测物。 表3 定性测定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 20 %~50 % 10 %~20 % ≤10 %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 25 % 30 % 50 % 7.4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 8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四氯虫酰胺的含量按式(1)计算: (1) 式中: X ——试样中四氯虫酰胺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ρ——从基质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测定液中四氯虫酰胺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 ——试样测定液的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注: 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精密度 9.1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9.2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10 定量限和回收率 10.1 定量限 大米、玉米、干辣椒、猪肉、鸡肝、牛奶、鸡蛋中四氯虫酰胺定量限为0.005 mg/kg,甘蓝、番茄、苹果中四氯虫酰胺定量限为0.002 mg/kg。 10.2 回收率 不同样品中四氯虫酰胺添加水平及回收率参见附录B。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四氯虫酰胺标准品谱图 四氯虫酰胺标准品MRM总离子流图见图A.1,选择离子流图见图A.2。 图A.1 四氯虫酰胺标准品MRM总离子流图 图A.2 四氯虫酰胺标准品MRM选择离子流图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样品的添加浓度及回收率的实验数据 样品的添加浓度及回收率的实验数据见表B.1。 表B.1 样品的添加浓度及回收率的实验数据 样品名称 添加浓度/(mg/kg) 回收率范围/% 大米 0.005 83.4~103.1 0.04 87.6~106.4 0.2 78.9~91.3 玉米 0.005 84.7~101.4 0.01 81.2~97.9 0.02 86.8~108.5 甘蓝 0.002 90.7~113.9 0.2 88.2~104.3 2 95.5~112.8 番茄 0.002 88.5~107.3 0.2 82.4~97.6 2 79.9~90.4 苹果 0.002 92.1~113.2 0.8 89.4~108.2 2 93.6~106.9 干辣椒 0.005 87.3~112.8 5 79.6~103.5 7 81.7~98.9 猪肉 0.005 85.9~116.4 0.2 83.2~96.0 2 80.3~104.1 鸡肝 0.005 85.6~116.8 0.01 81.4~100.5 0.15 78.3~96.2 牛奶 0.005 84.0~111.1 0.05 92.5~106.3 0.6 80.9~107.0 鸡蛋 0.005 78.1~115.7 0.15 82.4~102.2 0.2 84.6~107.1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实验室内重复性要求 实验室内重复性要求见表C.1。 表C.1 实验室内重复性要求 被测组分含量 mg/kg 精密度 % ≤0.001 36 >0.001≤0.01 32 >0.01≤0.1 22 >0.1≤1 18 >1 14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实验室间再现性要求 实验室间再现性要求见表D.1。 表D.1 实验室间再现性要求 被测组分含量 mg/kg 精密度 % ≤0.001 54 >0.001≤0.01 46 >0.01≤0.1 34 >0.1≤1 25 >1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中四氯虫酰胺 残留 测定 色谱 质谱质谱法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316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