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语文《论语》之《报任安书》教案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语文《论语》之《报任安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语文《论语》之《报任安书》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报任安书》知能优化演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胜:尽,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看见 D.略考其行事 考:考证 解析:选C。C项,“见”,通“现”,表现。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略考其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解析:选A。A项,古今相同。B项,“发愤”:古义为抒发愤懑;今义为决心努力。C项,“行事”:古义为行为事迹;今义为办事做事。D项,“非常”:古义为不平常;今义为表某种程度的副词,很。 3.对《报任安书》中的思想与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 B.司马迁认为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 C.这封书信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写得情真意切;作者“为情而造文”,自始至终表达了悲痛的感情。 D.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 解析:选C。C项,说文章“自始至终表达了悲痛的感情”不妥,应该说作者感情复杂,全文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 4.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所有这些作者都是心中感到抑郁不舒畅,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所以叙述所经历的事情,让后世了解自己。 (2)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珍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广泛流传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这样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 二、语言运用 5.在下面横线处另补两个事例。 娇生惯养是培养低能儿的摇篮,高山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囚禁,词境为之一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答案:唐明皇沉迷声色,导致生灵涂炭 陈希同腐化堕落,终于自取灭亡 6.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次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 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学的史学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冰冷的历史”“历史必然性”“满怀慈悲”“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等重点词句作答。 答案: (1)冰冷 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 逻辑 (2)慈悲 戏剧性 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曩者(nǎnɡ) 传曰(zhuàn) 倜傥(tì tǎnɡ) B.剖腹(pōu) 放失(yì) 愠色(yùn) C.缧绁(léi xiè) 闺 (ɡuī ɡé) 不可胜记(shènɡ) D.说难(shuì) 前辱之责(zhài) 剌谬(là miù) 解析:选C。“胜”应读shēn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①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C.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灌夫受辱于居室 ②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解析:选A。A项,“就”:接近,趋向;B项,“通”:①通晓,②抒发;C项,“然”:①词尾,不译,②然而;D项,“于”:①在,②对于。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意气勤勤恳恳 ②而用流俗人之言 B.①念父母,顾妻子 ②所以隐忍苟活 C.①恨私心有所不尽 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D.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②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解析:选D。判断是否古今异义,注意从语境的角度把握,这些加点的词语中,“流俗”“文采”“遇遭”“成败”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当春乃发生 D.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解析:选A。例句中“乃”的意思是“却”。A项与之相同。B项,才;C项,就;D项,于是。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 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义理:正义和真理 B.何至自沉哉缧绁之辱哉 缧绁:束缚囚犯的刑具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粪土:指监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私心:个人的心思 解析:选D。私心:自己的心愿。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处不勉焉 风雨兴焉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难为俗人言也 C.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予观夫巴陵胜状 D.所以隐忍苟活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选B。B项,两个“也”均表陈述语气。A项,前一个“焉”是语气词,后一个“焉”是兼词,“于是”。C项,前一个“夫”是发语词,后一个“夫”是“那”。D项,前一个“所以”表原因,后一个“所以”表手段、方法等。 7.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选择受极辱的事情。 B.作者先叙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虽然祖先职务在天子眼里很重,但对名节无益。 C.司马迁认为人应该死得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能轻死。 D.作者列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 解析:选B。“祖先职务在天子眼里很重,但对名节无益”错。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暗暗地忍受耻辱而活下来,囚禁在监狱中而不推辞的原因。是痛惜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完成,平平庸庸而死,使自己的文章不能在后代传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②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③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 ①外家之语: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②都:居。③栎:栏杆之类。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取:选择,选拔 B.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问,责难 C.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飧:晚餐,用作动词,宴请 D.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将:率领,领兵 解析:选A。取:通“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至老,朔且死时 ②不出,火且尽 B.①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D.①时诏赐之食于前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解析:选C。C项中“以”:①介词,把,用;②连词,表目的,来。A项中“且”:副词,将要;B项中“乃”:副词,才;D项中“于”:介词,在。 11.下面六句话全都表明东方朔放荡不羁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 ②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 ③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④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⑤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⑥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朔爱好儒学经术,博览群书,初到长安时,他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东方朔经常在皇上身边陪侍,多次和武帝谈话,武帝对东方朔的文辞、口才很满意,而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 C.学宫里的博士先生参与议事,东方朔与他们论辩时认为,自己官职不显赫,并非不贤能,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时势造英雄。 D.建章宫后阁的栏杆里,出现一只怪兽,状似麋鹿,东方朔认为此物叫“驺牙”,这是远方将有人来归降的吉兆,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解析:选B。从武帝的“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这句话可以看出,武帝对东方朔的治世能力是肯定的。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屡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偶然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现在您老先生自以为天下无双,见多识广、聪敏才辩,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长达数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盘盂还要安稳,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能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当今因天下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就如辐条凑集到车毂一样,(竞相集中到京城里向朝庭献计献策的人,)数也数不清。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故(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侍郎呢?”于是诸位先生默然不能回答。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杆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它的形状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下诏叫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对此感到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三、语言表达 13.在《报任安书》中我们看到了司马迁的高尚。请你依据下面句子的开头,把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作为一位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一位史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尽管受到了生活几近致命的一击,可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了一部发人深省、万世传扬的巨著 他敢于直言进谏,秉笔直书,可谓竭忠尽智、恪尽职守 14.结合情境,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句子表达得更生动,为什么? 情境:在月色下,泛舟江面,欣赏如画夜景。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凉风习习。 ②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月亮挂在天边,凉风习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析: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还要注意把握色调的鲜明。 答案:①比②好。“淡黑”“皎洁”描写色彩,使景色更鲜明生动。 《报任安书》知能优化演练 姓名: 班级: 号次: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胜:尽,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看见 D.略考其行事 考:考证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略考其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对《报任安书》中的思想与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 B.司马迁认为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 C.这封书信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写得情真意切;作者“为情而造文”,自始至终表达了悲痛的感情。 D.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 4.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 5.在下面横线处另补两个事例。 娇生惯养是培养低能儿的摇篮,高山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囚禁,词境为之一变;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6.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次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学的史学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①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C.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灌夫受辱于居室 ②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意气勤勤恳恳 ②而用流俗人之言 B.①念父母,顾妻子 ②所以隐忍苟活 C.①恨私心有所不尽 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D.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②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当春乃发生 D.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 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义理:正义和真理 B.何至自沉哉缧绁之辱哉 缧绁:束缚囚犯的刑具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粪土:指监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私心:个人的心思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处不勉焉 风雨兴焉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难为俗人言也 C.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予观夫巴陵胜状 D.所以隐忍苟活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选择受极辱的事情。 B.作者先叙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虽然祖先职务在天子眼里很重,但对名节无益。 C.司马迁认为人应该死得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能轻死。 D.作者列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②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③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 ①外家之语: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②都:居。③栎:栏杆之类。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取:选择,选拔 B.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问,责难 C.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飧:晚餐,用作动词,宴请 D.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将:率领,领兵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至老,朔且死时 ②不出,火且尽 B.①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D.① 时诏赐之食于前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0.下面六句话全都表明东方朔放荡不羁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 ②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 ③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④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⑤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⑥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朔爱好儒学经术,博览群书,初到长安时,他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东方朔经常在皇上身边陪侍,多次和武帝谈话,武帝对东方朔的文辞、口才很满意,而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 C.学宫里的博士先生参与议事,东方朔与他们论辩时认为,自己官职不显赫,并非不贤能,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时势造英雄。 D.建章宫后阁的栏杆里,出现一只怪兽,状似麋鹿,东方朔认为此物叫“驺牙”,这是远方将有人来归降的吉兆,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三、语言表达 12.在《报任安书》中我们看到了司马迁的高尚。请你依据下面句子的开头,把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作为一位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作为一位史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报任安书 浙江省 临海市 中学 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45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