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案7(沪教版第一册)
《《香菱学诗》教案7(沪教版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菱学诗》教案7(沪教版第一册)(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这一形象的悲剧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批注法读书,学会留心揣摩字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欣赏香菱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香菱是《红楼梦》里出场的第一位女性,同时也是一位悲剧女性。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中去。 二、“犹抱琵琶”——一读香菱 初步感知香菱形象,问:读了课文,香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由发言。 三、“授之以渔”——二读香菱 1、投影显示《红楼梦》第一回中第二段句子,提示读《红楼梦》之法:细玩。 2、问:香菱学诗是什么态度?用她自己的话说?(羡慕,学着玩) 她真的是学着玩玩吗?用批注法读文本,找到是或不是的根据:勾画,写下感受。 教师示范批注。学生边读边批注。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认真、痴迷、执着) (小小延伸:香菱:学着玩罢了,却是出神、怔怔。联想作者,说自己的作品“满纸荒唐言”,却又说在悼红轩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两人多么相似。是不是曹雪芹在香菱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某种审美理想:执着是美?) 3、《香菱学诗》在原著中回目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觉得苦吗?从哪儿看出来的?(15次的“笑”,可见乐在其中)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四、“天地至公”——三读香菱 1、香菱学诗,是不是学着玩?思考讨论。(是玩,也是不玩,是不玩之玩,更见香菱的可爱,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 教师总结:与学习联系起来:如果你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也不愁学不好的。 2、别人是怎样评价香菱学诗的行为的? (宝钗、宝玉的话语) (小小延伸:宝钗:“你若像他那么苦学就好了,学个什么还有不成的?”宝玉不答。从这几句话你读到了宝钗和宝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们的结局?) 谁是香菱的知音? 3、对香菱来说,真的“天地至公”吗? 投影《香菱判词》,教师简单解释。 播放歌曲《香菱判词》,投影香菱主要经历。 五、“曲终收拨”——拓展延伸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赞歌,也是一曲女性的悲歌。课下阅读《红楼梦》,为你喜欢的一个女性人物写一篇文章,以《我眼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为题,下周我们一起交流。 1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香菱学诗 教案 沪教版第 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47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