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平面铣实例.doc
《UG平面铣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G平面铣实例.doc(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UG平面铣简介与实例 平面铣(mill_planar)是一种2.5轴的加工方法,它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在水平方向的XY两轴联动,而Z轴方向只在完成一层加工后进入下一层时才作单独的动作。 通过设置不同的切削方法,平面铣可以完成挖槽或者是轮廓外形的加工。 平面铣用于直壁的并且岛屿顶面和槽腔底面为平面零件的加工。对于直壁的、水平底面为平面的零件,常选用平面铣操作做粗加工和精加工,如加工产品的基准面、内腔底面、敞开的外形轮廓等。使用平面铣操作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可以取代手工编程。 平面铣的子类型共有15种,不同的子类型的加工对象选择、切削方法、加工区域判断有所差别。其中平面铣操作中平面铣加工(PLANAR_MILL) 是基本类型,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平面铣操作。 平面铣操作综合实例 ¡ 2.设计思路 ¡ (1)创建加工零件,设置加工基本环境; ¡ (2)确定加工坐标系在工件的上表面; ¡ (3)使用“平面铣” 粗加工; ¡ (4)精加工侧壁 ¡ (5)使用“表面区域铣” 精加工底面;; ¡ (6)生成刀具轨迹及后处理。 操作步骤 1)粗加工 (1)启动UG软件,创建零件模型 (2)进入加工模块,设置加工环境 (4)设定操作导航器 单击资源条中的“操作导航器” 按钮,弹出“操作导航器”, 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几何视图】选项,单击“+”展开 (5)用操作导航器 设定 加工坐标系和安全高度 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 ,弹出“Mill Orient”对话框,如图8.3-5所示。使加工坐标系(MCS)与用户坐标系(WCS)重合来确定加工坐标系。在“安全设置选项”下拉列表中选择【平面】选项,单击 按钮,弹出“平面构造器”对话框,如图8.3-6所示在“偏置”中输入“10”设置安全平面。单击【确定】按钮 图8.3-5 图8.3-6 (6)用操作导航器 创建几何体(选择加工部件、创建毛坯) 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弹出“工件”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单击 按钮,弹出“部件几何体”对话框,选择加工零件为部件,单击【确定】按钮;单击 按钮,弹出“毛坯几何体”对话框,用自动块生成毛坯,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工件”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 (7)建立平面铣操作:单击图标 或单击【插入】/【操作】,进入“创建操作”对话框,按如图8.3-8所示进行设置,进行平面铣加工操作,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平面铣加工操作”对话框。 (8)建立刀具:在操作界面中,“刀具”选项组如图8.3-9(a)所示,单击按钮,进入“新的刀具”对话框,按如图8.3-9(b)所示选择刀具子类型,并输入名称“E10”,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铣刀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8.3-9(c)所示,并进行参数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9)选取部件几何图形:在“平面铣”对话框的“几何体”选项组中,单击 按钮,进入“边界几何体”对话框,“模式”选择为【曲线/边】。进入“创建边界”对话框,按如图8.3-10所示进行设置。 图8.3-10 建完一个边界后可以单击【创建下一个边界】按钮,将“材料侧”改为【外部】或【内部】继续创建另外一个边界,如果选择错误边界边缘单击【移除上一个成员】按钮,可以先移除错误边界线然后在重新选择。边界选择过程如图所示。选择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边界设置。注意:(内侧外侧的选择)选择要保留的材料侧 (10)选取毛坯几何图形:单击按钮,进入“边界几何体”对话框,“模式”选择为【曲线/边】。进入“创建边界”对话框,按如图所示进行设置(在底面抓边界曲线投影到上表面)。 (11)设置底平面:在“平面铣”主界面中单击 按钮,进入“平面构造器”对话框,按如左图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12)选择切削方式及切削用量:在“平面铣”主界面“刀轨设置”选项卡中按如右图所示进行设置。 (13)设置切削深度:在“刀轨设置”选项卡中单击 按钮,进行如左图所示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14)设置切削参数:在“刀轨设置”选项卡中单击 按钮,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切削顺序”为【深度优先】,“部件余量”为“0.4”,“最终底部面余量”为“0.2”,其他参数按如图8.3-16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15)设置非切削移动:在“刀轨设置”选项卡中单击按钮,系统弹出“非切削移动”对话框,选择“进刀”选项卡,在“封闭区域”选项组中设置“倾斜角度”为“5”,其他参数按如图8.3-15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16)设置进给参数:在“刀轨设置”选项卡中单击 按钮,按如右图所示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17)生成刀具轨迹:在“平面铣”对话框中单击“生成”图标 ,计算生成粗加工刀具轨迹,如图8.3-19所示。 操作步骤 2)精加工侧壁 (1)在资源条中单击按钮 ,弹出“操作导航器”,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程序顺序视图】选项,打开“+”按钮展开“PROGRAM”下级菜单,选择“PLANAR_MILL”程序,单击右键,选择【复制】,选择“PROGRAM”单击右键,选择【内部粘贴】, 如图所示。由于是复制了上一个程序操作,所以程序“PLANAR_MILL_COPY”继承了“PLANAR_MILL”程序中的一系列参数,如工件、毛坯、切削方式、切削参数、非切削移动等参数。所以我们只要双击“PLANAR_MILL_COPY”进行修改适合于精加工侧壁的参数。 新生成的操作 (2)选择切削方式及切削用量:在“刀轨设置”选项组中按如图8.3-30所示进行设置。 (3)设置非切削移动:单击按钮,按如图8.3-31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4)设置切削参数:单击按钮,按如图8.3-32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5)设置切削深度:单击按钮,进行如图8.3-33所示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6)设置进给参数:单击 按钮,进行如图8.3-34所示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 (7)生成刀具轨迹:在“操作”选项组中单击图标 ,计算生成刀具轨迹,如图8.3-35所示。 操作步骤 3)精加工底面 (1)建立平面铣操作:单击按钮 或单击【插入】/【操作】,进入“创建操作”对话框,按如左图所示进行平面铣加工操作,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面铣削区域”对话框,如右图所示。 (2)指定切削区域:在“面铣削区域”对话框的“几何体”选项组中,单击按钮,进入如左图所示“切削区域”对话框。选择如右图所示需要加工的平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面选择。 (3)选择切削方式及切削用量:在“面铣削区域”对话框的“刀轨设置”选项组中,按如图8.3-24所示进行设置。 (4)设置切削参数:在“刀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按钮,按如图8.3-25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5)设置非切削移动:在“刀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 按钮,按如图8.3-26所示进行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6)设置进给参数:在“刀轨设置”选项组中单击 按钮,进行如图8.3-27所示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7)生成刀具轨迹:在“面铣削区域”对话框的“操作”选项组中单击图标 ,计算生成刀具轨迹,如图8.3-28所示。 4)进行模拟加工 在“平面铣”对话框的“操作”选项组中单击按钮,弹出“可视化刀具轨迹”对话框,选择“2D动态”选项卡,单击按钮,完成模拟加工,观察加工过程是否合理,如果存在问题,再进一步修改参数。注意:如果刀轨已经生成,在“操作导航器”中选择刀轨,单击“确定刀轨”图标 或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刀轨】/【确认】选项,弹出“可视化刀具轨迹”对话框。 5)后处理 在“操作导航器”中选择需进行后处理的刀具路径,单击“后处理”图标,或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刀轨】/【后处理】选项,弹出“后处理”对话框,对所用机床、文件存储位置、单位等内容进行设置,如图8.3-3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生成数控加工NC程序,如图8.3-37所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G 平面 实例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54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