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专题1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专题1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专题1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专题1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夯实基础(30分): 知识点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1.下列关于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起初入阁官员职位较低 B.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C.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D.后来内阁官员多由太监担任 2.《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丞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D.明朝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3.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知识点二 军机处 5.某中学学生小刘在参观完故宫后对下图清朝的故宫建筑无限感慨,发出如下议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太和殿内景 太和殿外景 ①清朝军机处条件简陋,说明清政府注意节简 ②军机处与太和殿的差异正是清朝君臣关系的写照 ③军机处条件简陋狭小也反映了其精干、机密、快捷的特点 ④军机处以“君权附庸”的地位,总揽军国大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表明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B.加强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完全遵照皇帝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8.“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 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 知识点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 9.《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验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军机处 B.理藩院 C.宣政院 D.总理衙门 10.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 ) 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 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管治 综合运用(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人,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官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职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明末政权产生怎样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 夯实基础: 1.D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而非以太监担任阁员。] 2.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明朝内阁的职权等相关内容,明朝内阁既无丞相之名,也无丞相之实,它只是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3.A 4.D [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办公场所离皇帝寝宫越近,表明他们受皇帝的控制越重,也就是说他们成为皇帝的奴仆,这表明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项含义与题干不符,因此排除。] 5.B [军机处条件简陋,不能说明清政府注意节简,故①错。] 6.C [A、D项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B项与题干无关,“公文当日处理完毕”,才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不可脱离材料要求思考。] 7.B 8.D [军机处的职责就是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传达皇帝的谕旨。] 9.B [A项为行政机构;C项为元代设立的管理西藏军政事务的机构;D项为外交机构。] 10.D 综合运用: 11.(1)废丞相,分散相权。“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封建皇权专制。宦官专权,使明朝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12.(1)为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2)由一个临时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3)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专题1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暑假 作业 专题 专制 时代 晚期 政治 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97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