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 专题一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 专题一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 专题一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 专题一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xx年题组 1.(xx·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注意题干提到的关键信息“荷兰东印度公司”、“ 青花瓷”。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A时期没有青花瓷;B时期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时期要晚于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答案】C 2.(xx·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说明①是错的,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所以②正确,因此选B。 【答案】B 3.(xx·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题干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信息是时间“商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属于西汉墓,黄道婆是元朝人,《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此A、B、D三项应该分别反映了西汉、元朝和东汉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故答案为D。 【答案】C 4.(xx·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黄道婆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十三世纪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把在海南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在上海一带推广传播。并经过改革,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业的发展,故明朝时期,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答案选B。 【答案】B 5.(xx·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考点】商朝与青铜文化 【解析】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故选B。 【答案】B xx年题组 1.(xx·重庆文综卷·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解析】本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是考查历史常识,难度不大,在于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妇好是商代女性杰出人物。铁器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商朝时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时才比较成熟,所以墓葬中不可能有大量精美的瓷器;漆器的制作技术出现于战国时期,A、C、D三项时间都不符合,因此,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2.(xx·四川文综卷·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图5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干从图中说唱俑的形态与内容分析,主要反映了手工业中的制陶技术和汉代的文化生活。图5是东汉说唱俑,并没有反映出汉代其它的娱乐方式,排除③,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3.(xx·江苏单科·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的细致分工,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答案】C 2011年题组 1.(2011·重庆文综·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代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隋唐时期有些丝织品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三国时期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西汉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丝绸行销西亚和欧洲,唐朝时期养蚕缫丝技术经西域和阿拉伯人西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2.(2011·浙江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解析】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 【答案】D 3.(2011·山东基能·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解析】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排除A。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排除B。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排除C,D项说法正确。故选D。 【答案】D 4.(2011·上海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 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 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解析】从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一个图案为石斧,其中一个圆形窟窿是装柄用的。第三个图案是鼎的摸样,第四个是编钟。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找到正确的一一对应排序是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④战国曾侯乙编钟。既③②①④。选B项。 【答案】B xx题组 1.(xx·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xx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A B C D 【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答案】C 2.(xx·重庆文综·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C 3.(xx·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答案】D 4.(xx·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棉布出现在明朝,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汉朝,所以选D。 【答案】D xx题组 1.(xx·海南历史·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面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 【答案】D 2.(xx·广东历史·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解析】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 【答案】C 3.(xx·江苏历史·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之一,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C xx题组 1.(xx·山东基能·59)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解析】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瓷、白瓷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项表述错误。 【答案】A xx题组 1.(xx·海南历史·5)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解析】胡人所背负的是“曲辕犁”,为唐代所出现。 【答案】B 2.(xx·上海文综·8)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见下图)。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 C.创作时间 D.色彩浓淡 【解析】注意题目中的“真人画像”这个关键词。要确立真伪,关键的就是画像创作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创作时间并结合当时的绘画特征来分析其他选项。 【答案】C 二、主观题(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 专题一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真题分课 汇总 专题 古代 中国 手工业 经济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97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