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知道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使用教材P62的材料 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最终湮灭了;古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千年;只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始,到汉代--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发展到隋唐时期--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学生活动: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有5种书体和2种补助书体。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文字怎样在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作用? (文字记载的历史如《春秋》、《史记》;文字记载的文化作品如《诗经》、《周易》等) (2)史书典籍 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学生活动:举例分析史书典籍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 举例:南京的由来的历史考证、《资治通鉴》举例。 B.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举例:《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约17000字。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C.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举例:煌煌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但是,.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举例:四大发明、古诗歌唐诗宋词、宋明理学。 (2)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学生活动:教材P65的活动 ((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举例:思想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艺创新:剧种多,文艺形式增多《实验中国·文化记忆》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内容的优秀与独特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活动:阅读P66-1/68,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或是从所给出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各国的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生活。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举例:辉煌历史如从《诗经》、四大名著到《围城》(钱钟书)、《平凡的世界》(路遥)都是家喻户晓;内涵丰富有爱情、亲情、友情的永恒主题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举例:《梁祝》《孟姜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忠诚;海岩的《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反映人民警察捍卫祖国与人民利益的伟大追求;《边寨伟男》反映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等。 2、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举例:火药技术的发明对西方的近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B.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学生活动:从科技的角度举例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例: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劳动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创造力;都江堰工程是世界仅存的古代“生态工程”;古代的历法、陶瓷工艺等都是极具生命力的。 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的区域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全国有56个民族的文化,还有儒、道、佛三学并存。 4、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小结 本课是在前面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发展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要求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谋求文化创新。那么文化创新首先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本课的意义就在于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对源远流长特征的分析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中探讨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载体,并通过历史过程的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于博大精深特征的学习则是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文化区域差异的各具特色和文化民族差异的异彩纷呈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1、源远流长(从纵横两方面分析)原因—包容性。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形式多、范围广、异彩纷呈。 四、作业 五、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我们 中华文化 教案 华东师大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98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