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5 探究性化学实验讲案(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5 探究性化学实验讲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5 探究性化学实验讲案(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5 探究性化学实验讲案(含解析) 复习目标: 1、 掌握探究型实验题的题型,解题思路与方法。 基础知识回顾: 1、对未知产物的探究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逐一进行检验来确定究竟含有哪些物质。虽然探究性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中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如: (1)常见物质分离的提纯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法、渗析法等。 (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等方法。 (3)熟悉重点的操作:气密性检查、测量气体体积、防倒吸、防污染等。 2.物质性质的探究 (1)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可以利用对比实验,即设置几组平行实验来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证明某种反应机理。 (2)无机物、有机物性质的探究,必须在牢牢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想,细心论证。脱离元素化合物知识,独立看待实验问题是不科学的,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变探究型实验为验证型实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典型例题1】【xx·安徽理综,28】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aq)PbCO3(s)+SO(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_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 ②定量研究:取26.7 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或) (2)Na2CO3 Na2CO3溶液中的c(CO)大 (3)全部为2PbCO3·Pb(OH)2 PbCO3和2PbCO3·Pb(OH)2 (4)① 实验步骤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充分加热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则假设一成立;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假设一不成立 【典型例题2】【广东省“十二校”xx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17分)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 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典型例题3】【广东省潮州市xx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16分)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 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KSCN溶液、NaOH溶液、氯水、KMnO4溶液。 ⑴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KMnO4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存在Fe2+和Fe3+ Ⅱ. 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Ⅱ.⑵装置B的作用是 。 ⑶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 ⑷【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 【实验拓展】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 【典型例题4】Mn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试剂,可作氧化剂和催化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对MnO2 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 g·cm-3)配制浓度为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 g·cm-3)100 mL。简述其配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 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3)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 K,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酸或碱 现象 A 1滴0.2 mol·L-1 NaOH溶液 不变色 B 1滴水 缓慢变浅棕褐色 C 1滴0.1 mol·L-1硫酸 迅速变棕褐色 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二氧化锰的氧化性,让其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考点详析: 考点一:规律探究与变量控制 控制变量法:物质变化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化学反应与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对影响物质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利于在研究过程中,迅速寻找到物质变化的规律。常涉及的题型有:(1)外因(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2)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1、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解答变量探究类试题关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注意:选择数据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2、规律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探索也是中学化学实验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置换反应)规律,物质的酸(碱)性强弱规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规律等,都是开展有关规律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命题的经典情境。 解决有关规律探究问题的实验设计,其常用方法示例如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般通过设计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来完成,如通过让金属单质与相同浓度的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的速率快慢来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推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从而找出相应的性质递变规律。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规律探究。可以通过控制所含的杂质是否与空气接触、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钢铁在腐蚀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等角度设计实验,找出规律。 【典型例题5】【广东省顺德区xx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16分)某校高三同学高考前重做以下两个课本实 验,请你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反应 Cl2 ClO2 (1)铝热反应实验:取磁性氧化铁粉按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进 行铝热反应,将反应后所得“铁块”溶于盐酸,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 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因“铁块”中可能混有没反应完的 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种可能原因是 。 ② 若要证明反应所得“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可用 (填化学式)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KI在经酸化的溶液中被空气氧化的反应式为:4H+ + 4I-+ O2 = 2I2 + 2H2O。该反应的速率受温度、酸度、溶剂、试剂浓度等影响,可用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来观测该反应的速率。已知,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在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会降低,高于75℃则不能显色;淀粉浓度越高显色越灵敏、颜色也越深。 实验小组拟用0.8 mol·L-1 KI溶液、0.1 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等来探究温度、酸度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做了A—C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温度/℃ H2SO4体积/mL KI溶液体积/mL H2O体积/mL 淀粉溶液 / mL 出现蓝色时间 /s A 39 10 5 5 1 5 B TB 10 5 5 1 没出现蓝色 C 5 10 5 5 1 39 D t ①为确保A组实验在39℃下进行,应采用的控温操作方法是 。 ②A—C三组实验时,都加入了5mL水,其目的是 。 ③B组实验中“没出现蓝色”,原因是 。 ④请你为小组设计D组实验方案(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设计的5个数据),以帮助小组完成探究目标。 ⑤按你设计的实验数据,请你预测一个t值,并写出与你预测相对应的探究实验结 论 。 【典型例题6】【xx·课标全国卷,28】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 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__,V6=__________,V9=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5 探究性化学实验讲案含解析 2019 2020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11.5 探究性 实验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98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