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民国时期文化一.doc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民国时期文化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民国时期文化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民国时期文化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数学研究中的突出成就,陈建功、苏步青和华罗庚。 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3.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4.进步文学的成就,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绍钧、曹禺和田汉等。 5.电影、绘画与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6.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列表比较同一类事物的能力和综合归纳分析能力。 2.通过民国时期进步文艺的思想特征的归纳,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现状分析事物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民国时期教育家在我国教育事业上的贡献,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民国时期科技成果的讲述,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2.通过介绍科学家、教育家爱国、敬业等方面的事迹和创新成果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教育。 3.通过民国时期进步文艺的介绍,认识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追求,宣传进步、反对落后,追求民主、抨击独裁、沤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投降主义,追求光明和进步的信念,增进学生对光明和进步信念的理解和为推动社会进步不断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2.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 (二)难点 1.科技成就的简释。 2.鲁迅的杂文。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三) 解决办法 1.“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建议事先布置学生课余时间查找课本提到的有关文艺作品的资料,包括书籍、图画、照片、影像资料片断、录音带或乐器等,通过对比,分小组课堂展示或讲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之后可由学生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增进对追求光明、独立、进步的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信念。’ 2.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 可由学生列表归纳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教师介绍主要人物生平后,由学生比较他们的相似之处,体会他们在贫寒的环境下,胸怀为祖国崛起而学习之鸿志,刻苦学习,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毕生心血。由此教育学生比较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奋发图强,好学上进,勇于创新,报效祖国。 著名的教育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提问: (1)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同。(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科技成就的简释。教材提到的数学方面函数论、微分几何学和难垒素数论的研究,地质力学理论,工程建筑方面的钱塘江大桥等科技成就,教师可让学生课余翻阅有关辞典或资料,或请教数学、地理等课教师了解基本内容。之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分别介绍。 4.鲁迅的杂文。从中学语文课本上找出鲁迅的两篇代表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入个‘友邦惊诧”论》等,从文史结合起来看这两篇文章所具有的鲜明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战斗性,体会其犀利的笔锋,凝炼的语句,精辟的论点,深刻的批判,在文化领域发挥的战斗作用。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鲁迅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法和谈话法,提问:(l)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2)教育的全部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陶行知提出“教育救国论”?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归纳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后,提出问题,由学生课后思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从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方面考虑)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略) 五、学生活动设计 建议教师采用阅读法与谈话法进行教学。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由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回答,如:国民政府时期自然科学水平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华罗庚、李四光等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为什么称陶行知为人民教育家?等问题。 在讲述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和科技成就时,可让学生先阅读中学语文有关篇章内容,学生查阅有关科技概念、或请教相关科目教师。然后在教学时,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归纳。 六、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应准确识记以下内容:数学研究中的突出成就;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进步文学的成就;电影、绘画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实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教育,树立崇高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向上的精神教育。 (二)整体感知 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的自然科学水平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虽然环境恶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使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并出现了一些中外驰名的科学家。面对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进步的知识分子努力追求民主、抨击独裁、沤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投降主义,追求光明,使之成为民国时期文化领域的主旋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引言,然后进行简要分析,以便学生能在宏观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本节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反映的原理。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科技落后的原因。然后,由学生找材料分小组讲解科技成就,介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和刻苦研究的事例。之后,由学生列表归纳著名科学家及成果,并引导学生找出科学家共同的优秀品质——珍惜时光,奋发图强,刻苦钻研,报效祖国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学有所成的努力奋斗精神。最后,教师可用华罗庚的一幅对联“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勉励学生努力进取。 “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一目,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分小组或个人上台展示、表演或讲解,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民国时期进步文艺成就简我。学习过程中,要解决如下问题:鲁迅的杂文,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与中学语文课选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文章结合分析鲁迅杂文的时代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民国时期小说的成就突出,可引导学生课余选读一至二部作品,以增强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状况的认识。民国时期话剧的创作成就显著。民国时期电影事业、绘画、音乐等有较大的发展。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建议教师补充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主义信念。可由学生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民国时期的教育”一目,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简要说明民国时期教育发展概况,然后重点介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关于蔡元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蔡元培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教材所引材料,认识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认识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关于陶行知,教师补充资料介绍陶行知生平,指导学生阅读“自立歌”,思考与教育思想的关系。提问:“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称陶行知为人民教育家?”等等。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后,提问:“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素质教育、实践和创新教育等方面思考) (四)总结、扩展 本课所涉及的科技、文艺、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成就,说明先进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弘扬进步、倡导科学,反对黑暗,反对落后、批判愚昧,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 七、布置作业 思考民国时期的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民国时期文化(一) 科学技术的成就 1.科技落后的原因 2.科技成就 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1.文学成就 2.话剧、电影的成就 3.绘画与音乐成就 民国时期的教育 1.民国时期的教育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九、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22卷),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xx年版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杜石然等著,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现代教育史》,高奇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林志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华罗庚》,王元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陶行知传》,童富勇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民国时期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98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