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件.ppt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_随__________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位移,时间,速度,方向,2.直线运动的v-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__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 示 物 体_________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_________. (3)“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__.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___;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_______________.,速度,加速度,方向,位移大小,正方向,负方向,1.(多选)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BC,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 解析: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 向不 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 始为 负,后来为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C项正确.,二、追及和相遇问题 1.两类追及问题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____________,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______________时,两者相距最近. 2.两类相遇问题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同一位置,相等,2.(单选)(2015·河南六市一联)A、 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 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 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 ) A.5 s B.6.25 s C.7 s D.8 s,D,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考点二 追及与相遇问题,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无实际意义,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A,[易错提醒] 对t=0时两条v-t图线不相交,不少同 学 误 认为两物体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同应根据题干条件判定.如 “突破训练1”中明确告知t=0时两物体经过同一位置.,BD,考点二 追及与相遇问题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 追上 或 (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解析] 法一:临界条件法,2. (单选)(2015·湖北黄冈模拟)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 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5 s时追尾 C.在t=3 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审题点睛] 作两车运动的v-t图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两车的运动性质; (2)前车停下来的时刻、后车开始刹车的时刻和后车停下来的时刻; (3)两车的最小距离与图象“面积”的关系.,[答案] 150 m,[总结提升] (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物 体的追 及 相 遇 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 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 公式法,运 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t图象进 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 (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 图 象的 斜 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3.(单选)汽车A在红灯前停住,绿灯亮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 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 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 B.A、B相遇时速度相同 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 D.两车不可能相遇,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三节 运动 图象 相遇 问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22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