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4天 热学课件(选修3-3).ppt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4天 热学课件(选修3-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4天 热学课件(选修3-3).ppt(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二篇 高频考点解读,考前保温训练,,,高频考点解读,考前保温训练,栏目索引,,,考前第4天 选修3-3 热学,,高频考点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Ⅰ) 高频考点2 阿伏加德罗常数(Ⅰ),1.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证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②引力和斥力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③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中斥力用正值表示,引力用负值表示,F 为斥力和引力的合力,即分子力.,图1,高频考点3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Ⅰ),在一定状态下,气体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在某个值附近,速率离这个值越远,具有这种速率的分子就越少,即气体分子速率总体上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征.,高频考点4 温度 内能(Ⅰ),(1)分子动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分子平均动能. 温度是所有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 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其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图2,(3)物体的内能: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有关.,高频考点5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Ⅰ) 高频考点6 液晶的微观结构(Ⅰ),2.固体、液体与气体,(1)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内原子排列是有规则的.单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2)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外形不规则,原子排列不规则. (3)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压的改变而改变.,高频考点7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Ⅰ),(1)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表面张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高频考点8 气体实验定律(Ⅰ) 高频考点9 理想气体(Ⅰ),(1)气体实验定律 ①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pV=C或p1V1=p2V2.,(2)一定质量气体的不同图象的比较,(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不变.,高频考点10 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Ⅰ),(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3)饱和汽压: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高频考点11 相对湿度(Ⅰ),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 描述湿度的物理量:①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②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高频考点12 热力学第一定律(Ⅰ),3.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如果系统和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那么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加上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Q)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ΔU). 表达式:ΔU=W+Q 式中,系统内能增加,ΔU0;系统内能减小,ΔU0,系统向外界传热,Q0,系统对外界做功,W0.,高频考点13 能量守恒定律(Ⅰ),(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说明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一切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设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高频考点14 热力学第二定律(Ⅰ),(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①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 ②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表述).,(2)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E.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实际过程都具有方向性,1,2,3,4,5,6,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露珠的形成就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1,2,3,4,5,6,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误;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E正确. 答案 ABCE,1,2,3,4,5,6,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E.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1,2,3,4,5,6,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A错误;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加,B错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C正确; 热现象具有方向性,D错误; 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E正确. 答案 CE,1,2,3,4,5,6,3.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1,2,3,4,5,6,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E.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解析 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算出一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但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故A错;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B正确;,1,2,3,4,5,6,根据pV=CT,C正确; 液面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D错.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E正确. 答案 BCE,1,2,3,4,5,6,4.如图3所示为常见的家用保温瓶,头一天用软木塞密封了半瓶开水,过了一夜后软木塞很难取出,则( ) A.瓶里所有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变小了 B.外界对瓶内气体没有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 D.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增大,1,2,3,4,5,6,图3,解析 剩下大半瓶热水的保温瓶经过一个夜晚后,温度下降,内部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不是所有的分子的动能都减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A、B错误,C正确;,1,2,3,4,5,6,答案 C,5.如图4所示,夏天,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放 在阳光下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 对车胎内气体描述正确的有(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 几乎不变)( ) A.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 B.在爆裂前的过程中,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减小 C.在爆裂前的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车胎内气体内能减少,,,1,2,3,4,5,6,图4,解析 车胎爆裂是由于车胎内气体压强太大造成的,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但在爆裂前,气体体积不变,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变,分子间斥力不变,故A错误; 在车胎爆裂前,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车胎容积不变,气体体积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变大,故B错误,C正确; 在爆裂瞬间,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故D正确. 答案 CD,,,1,2,3,4,5,6,,6.如图5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 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l2=25.0 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 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 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 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1,2,3,4,5,6,图5,,1,2,3,4,5,6,解析 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l2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2,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1=p0+p2 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的压强为p1′,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得: p1l1S=p1′l1′S ②,,1,2,3,4,5,6,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Δl,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的空气柱的长度为:l3′=l3+(l1-l1′)-Δl 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 p3′=p1′-p2 ④ 由玻意耳定律,得:p0l3S=p3′l3′S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Δl=15.0 cm. 答案 15.0 cm,-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4天 热学课件选修3-3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策略 第二 考前 保温 训练 热学 课件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29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