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思考探究:为什么该诗句中会说“高处不胜寒”呢?,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大气的垂直分布(补充),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大气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反,射,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空气分子 细小尘埃,散射,地 面,1、吸收作用,可见光,可见光,,,,2、反射作用(最强),3、散射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试解释以下常见的自然现象 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阴沉的天空呈灰白色 2.日出的黎明天已亮,日落后的黄昏天不黑 3.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散射,散射,反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增温,“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射向宇宙空间,,地面增温,,,,地 面 辐 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思考: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总结:大气受热过程,活 动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 (1)~(2)题。,(1)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青藏高原低,主要由于( ) A.①作用强 B.②作用强 C.③作用强 D.④作用强,D,例题1:,例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_; G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晴天大,阴天小,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所以晴天温差大,D,例3:下列图中的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D,低层大气(对流层),平均每上升100 m,气温下降0.6 ℃。其原因是离地面愈高( ) A.到达的地面辐射愈少 B.空气愈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愈少 D.气压愈低,解析:本题实质考查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中的水汽与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红外长波辐射,即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离地面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愈少,大气温度越低,高度每升高100 m,温度下降0.6 ℃。(高处不胜寒)。,A,例题4:,二、热力环流,大 气 为 什 么 会 运 动 ?,2.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1010,1008,1006,地面,高空,,,1004,A,.,.,B,.,c,(百帕),,二、热力环流,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平行于地面,,,E,D,,,,高空,地面,,,,P低,,高,,,,,,,,,,,,B,A,C,髙,低,低,髙,受热,冷却,冷却,1、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热力环流,,,,,,,,,,,,风,风,,,,B1 A1 C1,高、低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垂直方向上永远是“下高上低”。,注:等压面特点 : (1) 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2)在近地面,高温低压, 低温高压; (3)高、低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高低气压相反) (4)垂直方向上气压永远是“下高上低”。,晴朗 阴雨 晴朗,例5:下图为等压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B,低压,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右图为某地热力 原因形成的高空等 压面分布状况示意 图,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①<②<③ B.气温:甲地<乙地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C,考考你:,2、热力环流实例:,热,冷,,,,,海风,(1)海陆风,教材:P30-31“活动”,,,,,,陆风,热,冷,,,,,,,,,,,,,,,,,,,山地热力环流,白天吹谷风,(2)山谷风,,,,,,,,,,,,,,,,,山地热力环流,夜晚吹山风,,,,,,,,,,,,,,,,,,,,,,,,,,,,,,,,,,,,,(3)城市风,(注:工厂要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外。),课堂练习: 2010年8月28日至9月8日中国水上运动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海上风力适中,帆船项目顺利完成。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 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夜间,C,2.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可能是 A.城市热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B,作业:,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加箭头);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______ 运动,再形成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作业:,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运动,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垂直,水平,地面冷热不均,B C D A,,,,,,,,冷,热,热,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影响风的3种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1)气压梯度:,水平气压 梯度力:,,大小:,方向:,特点:,同一图幅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方向: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3、摩擦力 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少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二)风的类型,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的风向 (假设地球不自转),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吹向低压,(不存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等压线,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高空的风向,,,,,,,,,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摩擦力,,,,,,,,补充: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方法: ①用虚线箭头画出某点气压梯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②确定南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实际风向。,,,,,例1、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逆风飞行 B 飞机顺风飞行 C 风从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例2、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右后方 D 左后方,A,D,本节小结:,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原因 形成 实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平行,,,,斜交,巩固: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每空2分,共12分) (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 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下图为沿AB作的立体剖面图,完成AB间的 热力环流示意图。,B,(逆时针方向画箭头),气压值PA、PB、PA′、PB′从高到低是________ ,气温值TA、TB、TA′、TB′从高到低是________。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4)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PA>PB>PB′>PA′,TB>TA>TB′>TA′,B,乙,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1 冷热 不均 引起 大气 运动 课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43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