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0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课件.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0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0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 30 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考纲导视],2-,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基础梳理】 1.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 分离或提纯一般应遵循 “两不两易”原则,既不增加 ______________,也不减少所需物质,所选试剂便宜易取,所,得物质易于________。,新的杂质,分离,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有过滤、结晶(重结晶)、 _______、蒸馏(分馏)、分液、_______、升华、渗析、_______、,洗气等。,盐析,贴、二低、三靠”;,蒸发,萃取,(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例 1]下列操作错 的是(,【题组训练】,A.海带灼烧成灰 C.放出碘的 CCl4 溶液,)。 B.过滤粗盐混合液 D.分离汽油和煤油,误, ,思路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区别。,解析: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倒入漏斗,故 B,错。,答案:B,方法技巧,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例 2](2014 年全国名校模拟题组合)物质的分离、提纯是中 学化学的重要操作,请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知识,分离下列各 组混合物。,(4)蒸馏,答案:(1)溶解、过滤 (2)重结晶 (3)分液 (5)渗析 (6)升华,[例 3](2014 年全国名校模拟)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②,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③,④,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 NH3 或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 H2、CO2、Cl2、NH3 等气体,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解析:①是蒸馏装置,用于分离相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 液体混合物;装置②下层液体改为 CCl4,上层改为水,则可防 止 NH3 或 HCl 气体倒吸;装置④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用 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C,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基础梳理】,食盐中混有氯化铵;,加热,(续表),沉淀,(续表),分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苯酚,(续表),铁粉,氯气,(续表),【题组训练】 [ 例 4](2013 年广东高考改编)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 BaCl2 溶液鉴别 SO4 和 SO3 C.用 Na2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D.将混有 HCl 的 Cl2 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中除去 HCl 思路指导:熟记常见物质(如苯、酒精、正己烷、四氯化碳 等)的状态及水溶性,常见的沉淀(如 BaSO4 和 BaSO3、CuS 和 HgS),常见的气体溶解度(如 HCl 和 Cl2)。,2-,2-,解析:溴不能与苯、正己烷反应,而且苯、正己烷的密度 均比水小,故不能用溴水鉴别苯与正己烷;选项 A 错;硫酸钡、 亚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选项 B 错;Na2S 可使废水中的 Cu2+ 和 Hg2+转化成难溶的 CuS 和 HgS 沉淀,大大减小重金属离子 浓度,降低废水污染的危害,选项 C 正确;NaHCO3 与盐酸反 应生成 CO2,会使氯气中含有 CO2 杂质,而且 NaHCO3 的存在 会使氯气消耗,选项 D 错误。,答案:C,[ 例 5]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 量 杂 质 的 方 法 正 确 的 是,(,)。,答案:D,解析:稀H2SO4与BaCO3反应,生成BaSO4沉淀覆盖在物质表面,阻止BaCO3与H2SO4进一步反应,达不到除杂效果,A错误;饱和Na2CO3溶液可与CO2反应,B项错误,应改用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可使乙酸乙酯水解,C项错误,应改用饱和Na2CO3溶液。,[例 6](2014 年全国名校模拟题组合)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分馏,B.过滤,C.重结晶,D.升华,E.电解,F.加热分解,G.蒸馏,H.灼热氧化,I.渗析,J.洗气,如欲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请选择上述方法中最合 适的,并将相应字母填入题后空格内: (1)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等成分____________; (2)除去粗铜中锌、银等金属__________; (3)除去水中的 Na+、SO4 、Cl-等杂质__________;,2-,(4) 除 去 碳 酸 钠 固 体 中 混 有 的 少 量 碳 酸 氢 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____________。,答案:(1)A (2)E (3)G (4)F,(5)J,考点三,常见离子的检验,【基础梳理】 离子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 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溶液,加热,试纸变蓝色,试纸不变色,浓NaOH,(续表),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无明显现象,Fe3++3SCN-,===Fe(SCN)3,血红色,Cl2+2Fe2+===,2Cl-+2Fe3+,Fe3++3SCN-,===Fe(SCN)3,几滴酸性,KMnO4 溶液,紫色褪去,5Fe2++8H++,MnO4 ===Mn2+,+5Fe3++4H2O,-,(续表),白,先增加后完全溶解,增加后完,全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Mg2++2OH-===,Mg(OH)2↓,(续表),黄,紫,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几滴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g++Cl-,===AgCl↓,(续表),2-,2-,2-,Ba2++CO3,===BaCO3↓,,2-,BaCO3+2H+,===Ba2++,CO2↑+H2O,Ca2++CO2+,2OH-===,CaCO3↓+H2O,(续表),2-,2-,2-,足量的,盐酸(酸化),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Ba2++SO4,===BaSO4↓,2-,(续表),2-,2-,2-,Ba2++SO3,===BaSO3↓,,2-,BaSO3+2H+,===Ba2++,SO2↑+H2O,(续表),浅黄,Ag++Br-===,AgBr↓,几滴新制氯水,少量 CCl4,Cl2+2Br-===,2Cl-+Br2,(续表),黄,Ag++I-,===AgI↓,几滴新制氯水,少量CCl4,Cl2+2I-,===2Cl-+I2,淀粉溶液,Cl2+2I-===,2Cl-+I2,【题组训练】,[例 7]某科研小组用 MnO2 和浓盐酸制备 Cl2 时,利用刚吸 收过少量 SO2 的 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SO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________________。,(2)反应 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 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现还原性,故还原剂为 Na2SO3。(3)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SO3 和,解析:(1)NaOH 过 量,故 生 成 的 是 正 盐 : SO2 + 2NaOH===Na2SO3+H2O。(2)S 的价态从+4→+6,失去电子表,ClO-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因此假设 3 是只存在 ClO-。,2-,答案:(1)Na2SO3+H2O (2)Na2SO3 (3)①只存在 ClO-,②,或者,[例 8]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 SO2 与 FeCl3 溶液反应的 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A,B,C,D,(1) 通 入 足 量 SO2 时 C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验证 SO2 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 FeCl3 的试 剂有________(填字母)。,a.浓 H2SO4 c.碘水,b.酸性 KMnO4 溶液 d.NaCl 溶液,(3)该小组同学向 C 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 SO4 。该 做 法 ______( 填 “ 合 理 ” 或 “ 不 合 理 ”)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 SO2 与 FeCl3 溶液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① 写 出 SO2 与 FeCl3 溶 液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 H+、OH-、H2O 外,溶液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有____(填 编号)。,A.Fe2+,B.Fe3+,C.Cl-,D.SO4,E.H2SO3,假设 1:只存在 Fe3+; 假设 2:只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1 molL-1 NaOH、0.01 molL-1 KMnO4、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思路指导:理解SO2、H2SO3、SO32-具有还原性;Fe3+、H2O2具有氧化性。,解析:(1)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被还原为Fe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2)验证SO2具有还原性,要求用具有氧化性的试剂,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3)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由于H2SO3被硝酸氧化生成H2SO4。,答案:(1)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2)b、c (3)不合理 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实验 (4)①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A、C、D ③假设2:H2SO3 假设3:既不存在Fe3+,也不存在H2SO3,(5),你选择的是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9](2014 年广东汕头调研)实验室需要纯净的 NaCl 溶液, 但现有的 NaCl 晶体混有少量 Na2SO4 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 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NH4)2CO3 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________,,,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SO42-的方法是,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解析:比较 NaCl 和(NH4)2CO3 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 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NH4)2CO3 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 的只能用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4 是使用过量的BaCl2 溶液,接着又要用过量的 Na2CO3 溶液来除去过量的 BaCl2(二者 不能颠倒),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 Na2CO3。,答案:(1)加热好,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2)先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再加入过量 Na2CO3 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取加入 BaCl2 溶液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2-,考点四,常见气体及有机物的检验 【基础梳理】,1.常见气体的检验。,水雾,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淡蓝,(续表),蓝,褪色,红,蓝,白烟,浑浊,澄清,2.有机物的检验。,(1)常见有机官能团的检验。,(2)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①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生成 HBr,产生白雾;能与 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 的(密度大于 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②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 CuO 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 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 Na2CO3 溶液, 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液体(乙酸乙酯)浮在溶液上。 ③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④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 沉淀。,【题组训练】 [例 10](2014 年全国名校模拟)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2-,解析:生成的白色沉淀有可能为 AgCl,B 项错误;铁与过 量稀硝酸反应可生成 Fe3+,C 项错误;溴水褪色,SO2 显还原 性,D 项错误。,答案:A,[例 11]某无色气体含有 CO、CO2、NH3、HCl、H2 和水蒸 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它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 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灼热的氧化 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假设每处均完全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有 CO2、HCl,可能有 NH3 和 H2 或者其中之一 B.肯定有 H2、CO2、HCl,可能有 CO 和水蒸气 C.肯定有 H2,肯定没有 CO2 D.肯定有 CO、CO2、H2,可能含有 HCl,解析:上述气体中,能使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浑浊现象的只 有 CO2,在此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显然是由于 HCl 存在所致。由于 HCl 的存在,澄清石灰水的溶质 Ca(OH)2 易与 HCl 反应,而使 CO2 难以与 Ca(OH)2 作用生成CaCO3 沉淀。 这样 CO2 便顺利通过 Ca(OH)2 溶液,继而与 Ba(OH)2 反应,生 成 BaCO3 沉淀。混合气体中含 HCl 后,一定不含 NH3,因两者 反应能生成白色晶体 NH4Cl。混合气体可使灼热的 CuO 变红, 证明其中必有还原性气体 CO 或 H2 存在。通过后面实验,即再 通过无水硫酸铜时会使其变蓝,证明先前的还原性气体一定有 H2 存在,至于 CO 是否存在则不能确定。,答案:B,[例 12](2012 年广东高考)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 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 KMnO4 溶液在 100 ℃反应一段 时间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 122,熔点 122.4 ℃,在 25 ℃和 95 ℃时溶解度分别为 0.3 g 和 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 定熔点。,(1)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2)无色液体 A 是______,定性检验 A 的试剂是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定白色固体 B 的熔点,发现其在 115 ℃开始熔化,达 到 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 B 是苯甲酸与 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 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4)纯度测定:称取 1.220 g 产品,配成 100 mL 甲醇溶液, 移取 25.00 mL 溶液,滴定,消耗 KOH 的物质的量为 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分液,蒸馏,酸性 KMnO4 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2)甲苯 也可) (3),规律总结 物质的分离、提纯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1.分离和提纯物质应遵循的原则。 (1)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如果引入杂质则在后续操作中必 须除杂。 (2)不损耗、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原则。 (3)实验操作要简便易行的原则。 (4)加入试剂的顺序要合理的原则。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 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 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 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2.过滤操作中的常考热点案例。,在过滤操作后,有时需要滤渣,舍弃滤液;有时需要滤液,,舍弃滤渣。,(1)需要滤液时,如何提取母液中的成分?,案例 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舍去不溶性杂质(滤,渣)后,怎样从母液中获取 NaCl 固体?,提示: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 NaCl 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案例 2:若母液是 CuSO4 饱和溶液,怎样获得 CuSO45H2O,晶体?,提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①怎样判断SO4 是否沉淀完全?,(2)需要滤渣时,如何得到纯净的滤渣?,案例 3:在测定 Na2SO4 和 NaCl 的混合物中 Na2SO4 的质量 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沉淀 SO4 ,然 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 BaSO4 的质量,试问:,提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 BaCl2 溶液,若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SO4 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②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提示:洗去可溶性杂质(Na+、Cl-等)。,2-,2-,2-,③沉淀的洗涤方法?,提示: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 2~3 次。,④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提示: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 HNO3 酸 化的 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 洗净。,[典例]下列是制备 CuO 的流程图:,(1) 步 骤 Ⅰ 的 目 的 是 除 去 不 溶 性 杂 质 。 操 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滴加 H2O2 溶液,稍加热; 当 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 Cu2(OH)2CO3 粉末,搅拌,以控 制溶液 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 液 至 pH = 1 。 控 制 溶 液 pH = 3.5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步 骤 Ⅲ 的 目 的 是 得 到 CuSO45H2O 晶 体 。 操 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 滤 , 水 浴 加 热 烘 干 。 水 浴 加 热 的 特 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不溶性杂质由于不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2)步骤Ⅱ操作:向含有 CuSO4、FeSO4 的溶液中滴加 H2O2,发 生反应:2Fe2+ +H2O2 +2H+ ===2Fe3+ +2H2O ,此时溶液的 pH3.5,而 pH=3.5 时,Fe(OH)3 沉淀易形成,故此时要加入 Cu2(OH)2CO3 粉末,以中和 H+,控制 pH=3.5,同时加热煮沸, 使 Fe3+水解趋于完全,生成 Fe(OH)3 沉淀,同时抑制 Cu2+的水 解。过滤除去 Fe(OH)3 沉淀,再加稀硫酸酸化得到 CuSO4 溶液。 (3)通过蒸发溶剂、冷却结晶的方法析出硫酸铜晶体,加热烘干 时温度不能超过 100 ℃,且需温度恒定,以防温度过高使硫酸 铜分解,因此采用水浴加热。,答案:(1)溶解、过滤 (2)使 Fe3+可全部转化为 Fe(OH)3 沉淀,而 Cu2+不会转化为 Cu(OH)2 沉淀,(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在 100 ℃,以下,[应用]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粗食盐常含有少量 K+、Ca2+、Mg2+、Fe3+、SO4 等杂质离子, 实验室提纯 NaCl 的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 Na2CO3 溶液、饱和 K2CO3 溶液、NaOH 溶液、BaCl2 溶液、Ba(NO3)2 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2-,(1)欲除去溶液Ⅰ中的 Ca2+、Mg2+、Fe3+、SO4 ,选出 a 所 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化 学式)。,(2)用于沉淀的试剂需过量,判断除去 SO4 的试剂过量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除去 NaCl 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 KCl,选用的试剂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解析:为除去Mg2+和Fe3+可选用NaOH溶液,除去SO42-选用BaCl2溶液,过量的BaCl2溶液要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因此只要BaCl2在Na2CO3之前即可,NaOH顺序可变;除去SO42- 需加试剂BaCl2溶液,判断Ba2+过量的方法是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SO42-已沉淀完全;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的乙醇,因为乙醇溶解氯化钾后易挥发不残留其他物质。,(2)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 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则 SO4 已沉淀完全,即所用试剂已,过量,(3)75%乙醇,答案:(1)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0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课件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30 物质 分离 提纯 检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44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