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1讲 地球与地图,,第一章 行星地球,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理解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4.掌握经纬网的应用。 5.掌握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第一章 行星地球,重难提示 1.经纬网的应用。(重难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重难点)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解读。(难点),,第一章 行星地球,考点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考点二 地图的三要素,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考点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思考探究】 观察上图可知: 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____________、赤道____________的椭球体。,稍扁,略鼓,1,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_。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北极星附近,(3)经线与纬线,南北两极,半圆,变短,平行,【思考探究】 观察下列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区分经纬线。,2,图甲中:横线代表____________线,纵线代表____________线;图乙中:数值大于90的线为____________线,数值小于90的线为____________线;图丙中:平行的弧线为____________线,相交的直线为____________线。,纬,经,经,纬,纬,经,(4)经度和纬度,本初子午线,西半球,赤道,180,2326′,【思考探究】 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是向____________,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并且在实际判断中取____________段来确定东西方向。 观察下图,探究下列规律。,东,西,劣弧,3,4,提示:①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在____________边,西经度在____________边;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____________边,西经度在东边。②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经度和为__________,东西经___________。,东,西,西,180,相反,特别提示 在描述东、西半球范围时一定要说明方向,即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思考探究】 读下图比较四区域范围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S1>S2=S3>S4,5,1.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方法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 点:经度 相 对,和 为 180;纬 度 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2.最短航线的判定方法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①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再做讨论,如A到C的最短航线是从A经南极点到C。 (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 ①同在北纬 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②同在南纬 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D,C,3.甲在乙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B,B,5.若一架飞机从B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C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B,考点二 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 (1)表现形式,文字,数字,线段,特别提示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某景区旅游图等。,【思考探究】 比较下图中甲、乙、丙地区域比例尺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2.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正北方向,3.图例和注记 (1)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____________。 (2)注记: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________或数字。,符号,文字,比例尺缩放,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2015湖南衡阳八中第二次月考)读图,完成1~2题。,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增大2倍,A,C,解析:第1题,甲图比例尺为1∶15 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的文 字或 数字。第2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 为几 百米;依据 指向标可 判断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2015武汉调研)2014年10月7日,朝鲜和韩国巡逻艇在延坪岛海域互相炮击10分钟。据悉,朝韩双方对此海域边界划分一直存有分歧。读图1和图2,完成3~4题。,3.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 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2平方厘米 B.20平方厘米 C.200平方厘米 D.21 015平方厘米 4.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 其中图 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①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②每点代表2 000人;③图上一厘米 代表实 地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 正确的有( )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B,A,解析:第3题,依据比例尺计算可得出答案。第4题,若将图A放大到图B,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即比例尺为原来的 2倍,为1∶500 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每点还是代表1 000人,人口密度不会变。,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5~6题。,5.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岛所在地图的比例尺比甲岛大 B.乙岛位于太平洋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甲岛位于东半球 6.图中A、B、C、D四地( ) A.B地位于C地的正北方,A地位于D地的正南方 B.飞机从B地到A地的最近的方向是一直向东 C.B、C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 D.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A,C,解析:第5题,图中经纬网的网格大小相等,但图中甲岛的相邻两条经线、相邻两条纬线之差为5,而图 中乙岛 只 相差2,即图中甲岛代表的实地范围更大,故图中甲岛的比例尺比乙岛小;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乙 岛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第6题,根据 图中各 地的经 纬度可知,A、D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相距6度,B、C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相距15度,故B、C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2.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类型的判读 (1)平原:海拔在_____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等高线较稀疏。 (3)山地:海拔在__________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____________,等高线在边缘地区____________,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倒置地形,中间较低,一般等高线较稀疏,四周较高,等高线较密集。,200,500,500,小,密集,3.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___________状水系,盆地常形成__________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____________。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放射,向心,相反,(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 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3)选点,稀疏,密集,稀疏,缓坡,鞍部,(4)选线,选择坡度平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建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5)选面,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的地形平坦开阔处,【思考探究】 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一条公路,你认为线路____________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线路Ⅱ虽然比线路Ⅰ长,但沿线坡度小,施工容易,投资更小,,(2015河北唐山一模)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同一种槲树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据此读图回答1~2题。,1.甲区域的槲树生长有别于乙区域,因为甲区域( ) A.东北部有高地 B.比乙区域海拔高 C.比乙区域坡度缓 D.比乙区域更宽阔 2.图示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85米 B.75米 C.65米 D.45米,A,B,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甲、乙两区域的中部有一个山脊,且甲处于南坡、乙处于北坡,则甲区域光照和水分条件要 好 于乙区域,故树木生长较好。第2题,依据图中80米 和180米 两条等高线及其间隔的等高线条数为4条,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20米。图中公路最小高 度 为80~100米 之 间、最 大 高 度为140~160米之间,则最大高差接近80米,故B选项正确。,(2015南阳市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6.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B.乙村、丙村可以通视 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B,A,解析:第5题,图中山峰海拔为900~1 000米,桥 梁A海 拔为300~400米,二者相对高度为500~700米。第6题,乙、丙村位于山谷谷口,易受泥石流的影响;乙村、丙村 中间间隔山脊地形,不能通视;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 南风,B 地为 背风坡,C地为迎风坡,夏季B地降水量小于C地;河流 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1.定线 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2.找点 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 3.取尺 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 例尺 和垂 直 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 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 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 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 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线AB与等高 线 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 底 边(如图 所示的MN)引 出的垂线. 5.定位 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点1′~15′。,6.点点相连 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7.注意点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 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 确平滑过渡。如图中2、3两点和5、6两点,8、9、10三点。,【思考探究】 画出下面的地形剖面图。,提示:,,判读剖面图的基本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 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 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过程。,2.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 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不可通视。(如下图),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不能通视,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3.判定河流流向 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型;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型。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2015忻州第一次联考)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m)和图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 完成1~2题。,1.图中P点的数值可能是( ) A.320 B.420 C.520 D.620 2.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当 地政府计划将图中4个 村落的居民集中搬迁到水源最丰富的村落,则该村落是( ) A.张村 B.王村 C.李村 D.赵村,C,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P点外围的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400或500,而P点数值可能大于500,或小于400;由地形剖面图可知,在甲、乙之间,有一处高于500米的凸起,该处即为P点,因此P点的数值可能是520。第2题,水源最丰富的村落应靠近河流,由图可知,王村位于两条300米等高线之间,位于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水源最丰富,且地势平坦,易取水。,3.(2015长沙联考)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 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若①②为同一山脉, 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解析:该山脉位于M点的东北方,是小兴安岭,故选C。,C,(2015泉州一中模拟)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 mm,蒸发量约为1 315 mm。读图,回答4~5题。,4.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C,5.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B.距今7 000年~20世纪50年代 C.距今5 700年~距今2 700年 D.距今7 000年~距今5 700年 解析:第4题,湖岸线即为等高线,不同时期的湖岸线之间越密集,湖岸越陡。所以P岸坡陡、Q岸坡缓;剖面线在Q岸还穿过一条河流,剖面图上出现局部河谷剖面。第5题,以陡坡为参照,湖岸线间距最大的时期就是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A,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判别、河流特征、区位选址等。常见的类型有典型等高线示意图、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等。,1.读图名图例 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的位置、范围 和区域内的地理事物。 2.读数值大小、变化 (1)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地形类 型,如平原、丘陵、山地等。如图1地形以丘陵为主。 (2)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等。如 图2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3)根据数值大小计算海拔、相对高度、气温等。,3.读等高线形状 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结合数值变化判断地形部位,如山地、盆地、山谷(峡谷)、山脊、陡崖、鞍部等。 4.读等高线疏密 概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分析水能多少,确定交通线布局,分析农业布局等。 5.读等高线弯曲 根据等高线弯曲状况,确定山谷(河流)、山脊(分水岭),确定河流流向等。,6.读等高线闭合 根据等高线图中出现的局部闭合区域依据“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方法判读,以此确定地势高低等。如图1甲地海拔大于400米。 7.判断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图中某剖面线上各点的高度及变化趋势,分析确定剖面线。 8.综合判读 综合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确定水库(大坝)位 置、港 口、航 空港、交通线、引水线、农业生产布局等。,(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的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 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如何根据等高线确定地形类型和地形部位? 提示:平原:海拔小于200米;丘陵:海 拔 在200~500 米 之间;山地:海拔一般大于500米;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部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部低四周高;山脊:等高 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鞍 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多条等高线交会处。 (2)评价修建水库的利与弊。 提示:利: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明显。弊:淹没农田、村镇、交通线;造成大量移民;诱发地质灾害;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2.图表解读,[标准答案] (1)丘陵。 鞍部。 (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 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中北部地区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业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 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 耕地减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地球 地图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44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