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doc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信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认四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理解“雏鸟、回巢、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体会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德育目标 更深刻地体会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信的内容以及为什么写这些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大自然和别人有关爱。 2.体会写信要“用心和手”;读写结合,拓展创新,讨论交流“你想帮谁写信呢?怎样写”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生字词,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意。 2. 理解第一小节。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谈话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快给大家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吧。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爷爷专门为你们写了一首关于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领悟写信的真谛吧!板书课题。 二、通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不理解的词语,教给学生查字典理解。 4.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5.指名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讲评。 6.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 2.找出你印象最深的话,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理解第一句和第二句。“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 4.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和渴望的情感。 四、小结:“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要写什么呢?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2——6小节诗句。 2. 背诵全诗,升华情感。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回顾学生质疑,导入学习课文。 同学们,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笔和纸,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许许多多的信。他想写给谁?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2——6小节。 二、 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自由读2——5小节,你最喜欢哪封信就将这一节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讨论质疑问题。 3.全班交流。(重点体会下列感情): 雏鸟对妈妈的期盼之情 花朵对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 风平浪静时航海的快乐之情 4.理解让自己的心与别人的心贴得紧紧,“别人”不要泛泛而谈,引导学生由近而远地展开,首先是自己的家人,要关心父母,要兄弟姐妹和睦,要孝敬老人;其次是邻居,要邻里和睦关系融洽;再次,推及学校的老师、同学,坐车的乘客,路上的行人;最后上升到“别人”就是“人人”的认识。 5.问:你们还想帮谁写信?学习学习金波爷爷,把你的心声表达出来。(课堂上读中学写,提升中心) 三、背诵积累,升华情感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信可以让相隔千里的人连得更紧,这就是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 作业: 1. 自己的亲人写一封。背诵全诗。 2. 搜集金波爷爷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板 书 设 计 .信 雏鸟——妈妈——回巢 云——云——春雨 花朵——蜜蜂——采蜜 树——树——森林 大海——小船——航海 自己—自己—贴心 关爱大自然 关爱别人 教 学 反 思 课题 2.泉水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5个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品读句子的能力,体会泉水蓬勃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德育目标 学习泉水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语。 2.通过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泉水蓬勃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习生字词,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意。 2. 学习课文1——3小节。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不喜欢?说一说。 二、 合作学习生字词。 1.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 tan gu pin can tiao 弹 股 拼 灿 跳 du po tian hou yue 杜 坡 甜 候 约 2. 联系是下文学习新词: 弹琴 一股 拼命 灿烂 跳起来 杜鹃花 山坡 很甜 问候 约定 3. 认识下列词语: 晶莹 汲水 瓦罐 喝饱 伴奏哩 4. 同桌互读生字词,互相检查。 5. 多种形式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6. 生字开花进行组词训练。 三、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解1——3自然段。 1. 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快活地跳起来,向大海奔去,它一路上遇到了什么?它怎样说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书,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从书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泉水在水池遇到了山里的姐姐它说: 泉水在平地遇到了杜鹃花它说: 泉水在山坡遇到了果树它说: 泉水在山浴遇到了百灵鸟它说: 2. 学习1——3小节: 自读课文,想想作者把泉水当成什么来写?读了这三段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作者把泉水当成一个小孩子来写,显提泉水非常顽皮可爱,特别顽强,它冲出石缝跳下山崖,它要把自己献给美好的生活。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2. 升华中心思想。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复习导入,引导探究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4——10自然段,边读边想:泉水在奔向大海的路上,都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勾出有关句子。 三、与文本交流,品读体验 1.齐读第4小节。 2.设问:泉水流到哪里呢?遇见谁,说些什么? 3、指导读泉水的话,体会体会泉水蓬勃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6.学习第八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泉水一路流淌洒下什么?把自己体会到的与同学交流。 7.小结:泉水潺潺地流淌,洒下了一路的爱心,让我们用真挚的感情一起读一下4——10自然段吧! 三、 拓展延伸,和谐发展 1.学习了课文你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 2.泉水奔向大海就像我们不断地成长,让我们也像泉水一样唱响快乐的歌吧!(放歌曲《泉水叮咚》 四、 作业: 1. 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积累优美词、句子。 3. 想一想,写一写:“叮冬,叮冬”,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 板 书 设 计 泉水 多 清 甜 美 流进大海 教 学 反 思 课题 3.这条小鱼在乎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识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与生活实际,理解“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3——7自然段。 能力目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子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的品质。并学习其精神。 德育目标 体会小男孩子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的品质。并学习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小男孩子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的的精神。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 理解第一、二小节。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当你到大海边,看见海水冲上岸来,把许多小鱼卷到岸上,你会怎样?请同学们说一说。(同学讲后)。那么有一个小朋友与你们不同,他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三课课文。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画出不认的字和不懂的词。 Chen san qian zuo li 早晨 散步 浅水 昨夜 沙粒 Hu ting jian reng tai 忽然 不停 捡起 扔 回 不抬 咫尺 蒸干 拯救 2.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3. 小结:同学们,你学习非常认真,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男孩怎么样?(心好,善良,有怛心,不放弃)。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看看这位小男孩是怎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三、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 自读1、2自然段。 2. 合作探究:我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小男孩这样做行吗? 3. 学生各自谈谈自己人的看法,答案可以不同,只要讲的有道理都可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咫尺、蒸干、拯救。 四、 作业: 1. 熟读课文。 2. 抄写生字和新词。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 解课文内容。 2. 落实思想教育。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生成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男孩明明知道小鱼是救不完的,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是我们上一节留下来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找小男孩探险个究竟吧。 五、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3. 成立三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志愿组合: 朗读小组——通过朗读的方式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如“我知道……不抬头地回答”“这条小鱼在乎……扔进大海”“这条在乎……”。 表演小组——通过重要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把当时的情境表演出来,重点动作如:头也不抬,一边回答,一边拾小鱼。 领悟小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把你的体会说一说。如小男孩的角度:不因救不完而放弃,珍爱每一个生命。小鱼的角度:每一条小鱼都渴望生存。还可以从生活中感悟与此类似的珍爱生命和不轻易放弃的事例说给同学们听。 4. 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六、 整体感悟,小结拓展 1.此时此刻,我们已经理解了小男孩的做活法,请你们再读课文,思考:假若你现在站在小男孩的身边,你会做些什么?又会对他说些什么? 2. 小结:小男孩的这个平常行为,表现了他宝贵的精神 ——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 七、 作业: 1. 抄写课后生字词。 2. 读熟课文。 板 书 设 计 这条小鱼在乎 珍爱生命 不轻易放弃 教 学 反 思 课题 古诗诵读 所见 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会认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所见》,并背诵《所见》。 能力目标 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所见》大意,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德育情意目标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预 设 生 成 一、启发学习激情。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的《泉水》一课,作者为什么能把事物写得如此美呢?那是因为作者善于观察,他们能将看到的事物及时地记下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小诗,是清朝著名诗人袁枚所作,那么他看到了一幕什么情境哪,请同学们看《所见》。 二、学生自由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所描写的意境。 三、合作探究,感悟诗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所描写的画面。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4.指导朗读。 四、让学生背诵《所见》。 五、 同桌互查背诵情况。 课题 语文乐园一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四组近义词,进行积累。 2. 会认4个字。通过品读,联系生活观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量词组使用的准确与形象。 3. 通过读名人名言,感受其蕴含的有关学习的道理,并积累。 4. 掌握写信的格式,了解信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克服害羞、增强信心。 5. 运用平时的生活体验和了欠妥 的有关水的知识,对水的作用形成多方面的认识,引导学生增强惜水意识,为保扩水资源尽力。 6. 能清楚地围绕教师节到了这个话题自由口头表达。在表达中学习交际。 7. 能回顾并写下“暑假里的一件事”。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预 设 生 成 一、学习近义词: 1. 出示词语边读边想自己发现了什么? 2.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近义词?(分组比赛)。 二、学习量词: 1. 学习生字。(抹 斜 驼 扁)。 学生进行联想,说说看到这些量词想到什么样的画面,体会这些理词使用的准确与形象。 如:一抹斜阳照在一片沙漠上,一串驼铃从远方缓缓地传来,好壮观的景色。 三、习名人名言: 2.学生品读名言,从中明白了什么? 3. 分组合作交流。 4. 指名说,老师引导体会其中蕴含的有关学习的道理。 预 设 生 成 第 二 课 时 一、探究与发现: 1. 学生从课文中有关内容发现水的作用。 2. 小组合作,联系自身对水的了解,从多方面认识水的作用。 3. 全班交流。 4. 师归纳明确:动、植物以及我们人类都离不开水。同学们从小就应有惜水意识。 二、学习短文。 1.学生自由读信,从中知道了什么? 2.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老师引导归纳: A、 明确写信的格式。 B、 联系自身生活体验与文中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的表哥产生情感共鸣,切身体会到从他赛前的紧张,到在老师的帮助下鼓起勇气走上讲台,最后镇静下来,终于顺利完成演讲的心理变化,从而联系自身深刻领会“克服害羞,增强信心”这八个字的内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题 口语交际 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情意目标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预 设 生 成 一、 创设情境,唤起表达欲望。 A.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学了,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又是什么呢? 是啊,老师像春蚕,像蜡烛,像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耗尽了心血。教师节到了,你想怎样表达对老师的这份感激之情呢? 1. 分组讨论,准备表达内容。 A.老师庆祝教师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先在小组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注意说清楚这样庆贺的理由。 2. 现场评价,指点训练方法。 A.指名现场向老师祝贺节日,训练学生临场组织语言的能力。 B.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对话加以评点,指出优点和不足。 课题 写作文:暑假里的一件事 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三点:①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②要一段一段地写;③每段开头空两格,每句话要加标点) 能力目标 学会将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 德育情意目标 积极地面对生活的苦与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构思与选定素材。 难点 运用流畅的语言讲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生 成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快乐的者假时光一晃而过,你对暑假里的事情一定记忆犹新吧。谁能给我们说上一两件。 二、阅读例文,品味语言,了解作文的一般要求。 学生自读例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 文中的哪些内容吸引了你?谁能说一说? 从这篇作文中,你明白了什么?知道怎样写作文了吧?人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1.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专心倾听,注意收集学生口述中的典型材料。 2. 教师列举学生口述中的几件事情,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事情,这位同学都做过,那么该写哪件事呢? 3. 全班交流,学生口选择其中一件的理由。 4.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要写的材料。 四、学生写作,互相诵读习作,共同分享写作的乐趣。 1. 根据自己口述开始写作,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 分小组交流习作,说说自己或别人作文的优点。 3. 自己认真修改后,抄写在正式作文本上。 五、办一期作文展览:我的作文。-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 2019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45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