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轮限时35分钟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轮限时35分钟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轮限时35分钟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轮限时35分钟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必修1 一、选择题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附近聚集着很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由细胞的什么 结构形成,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 ) A.内质网 蛋白质、磷脂 B.高尔基体 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 纤维素、果胶 D.高尔基体 纤维素、果胶 解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有关。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D 2.(xx天津高考)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解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必须发生在有丝分裂中,小鼠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杂交瘤细胞是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即具有浆细胞产生单一抗体的特性又具有瘤细胞无限增殖特性。而A选项中蛙红细胞是无丝分裂,淋巴细胞也是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分裂,C选项中成熟的红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D中精细 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再继续分裂。 答案:B 3.如图表示细胞周期(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G1、S和G2表示分裂间期, 其中G1、G2表示RNA及蛋白质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有人 为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在处于连续分裂细胞中加入以3H标 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的是 ( ) A.腺嘌呤 B.胞嘧啶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是DNA的复制,要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就需要和RNA合成的时间分开。相比RNA,构成DNA的独特碱基是胸腺嘧啶(T),因此可用以3H标记的胸腺嘧啶(T),通过观察测量放射性含量在一个细胞内的变化情况来确定DNA合成时间的长短。 答案:D 4.(xx福州模拟)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能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解析:因为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所以体细胞中存在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但是没有表达,故缺乏端粒酶而不能无限分裂。 答案:D 5.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在核膜和核仁消失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点排列整齐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由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解析:DNA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增加一倍,但染色体的复制并没有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只是每条染色体上出现了两条染色单体。由于菠莱是高等植物细胞,所以无中心体。赤道板不是一个结构,仅是一个位置关系,在染色体解旋的时期,在赤道板位置上形成细胞板。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答案:C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请分析下列操作中导致染色不深的步骤是 ( ) A.剪取洋葱根尖2 mm~3 mm,放入解离液中3 min~5 min B.待根尖酥软后,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解析:解离后应漂洗,以洗去解离液,然后再染色。 答案:B 7.(xx汕头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染色体的元素组成与核糖体基本是一样的 ②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可以看到染色体 ④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性母细胞与次级性母细胞都存在染色体 ⑤大肠杆菌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 ⑥人的骨髓细胞在进行增殖时,也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解析:染色体是由D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糖体是由蛋白质与RNA构成的,其组成元素均为C、H、O、N、P;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中也有;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也不包括精细胞的变形阶段)染色体始终存在;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染色体,只是以DNA的形式存在;人骨髓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答案:C 8.(xx江苏高考)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解析:由题干细胞图像可知:细胞无重叠现象,说明材料解离时间及制片时压力量均合适。图像中细胞未出现染色体结构,可能原因有取材位置、取材时间或视野选择不合适。 答案:C 9.下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 A.抑制DNA复制 B.刺激细胞分裂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D.抑制细胞质分裂 解析:甲图中,加入物质前,多数细胞中DNA含量少,乙图中,加入该物质后,多数细胞的DNA含量增加,说明该物质不会抑制DNA复制,而是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内DNA含量增加。 答案:D 10.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则该细胞可能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⑤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解析:由细胞分裂图中有中心体而无细胞壁可知,该细胞应为动物细胞,且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可知,该细胞分裂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D 11.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 b时期 合计 物种1 10.6 0.4 11 物种2 18 0.5 18.5 物种3 16.5 2 18.5 物种4 10.4 2.3 12.7 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生长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解析: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丝的形成,细胞的分裂停止,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由于分裂周期中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可以选择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相对较长的材料,表格中物种4符合。在DNA控制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中,DNA转录成mRNA是在细胞核中进行,以mRNA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AB 1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①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雌性动物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 A.图①处于图②中的DE段 B.此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的几率是0 C.图①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解析:图①为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裂完成后产生的是体细胞,不可能产生卵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两个变为一个,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 13.(xx中山质检)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 (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 。 (2)在a和c两时期, 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 (3)丙图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 阶段(填文字),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 阶段(填字母)。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 解析: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四个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e时期形成细胞壁,需要大量的高尔基体。丙图中①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呈细丝状,②表示分裂间期,细胞内部正在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③表示分裂期的前期,每一条染色体包含着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诱变育种中诱变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发挥作用。 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图甲②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3)间期和前期 b (4)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14.(xx广州质检)有研究小组通过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比较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又根据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计算某个时期的细胞数,获得了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 表一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细胞周期 间 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35 计数细胞总数 1000 通过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获得B图所示实验数据,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 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A图表示在一个细 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 线。请根据表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2 h,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 h(保留1位小数);分裂前期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 (2)根据B图,DNA含量为4C的细胞,处在A图的 期。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 。用秋水仙素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根据A、B图示信息,S期细胞数是 个。 解析:实验过程中,统计的1000个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个数为880个,若洋葱细胞周期为12 h,则间期约为=10.6 h。A图中,S时期完成了DNA的复制,G2和M期DNA的含量为4C。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处于G1期,因此含2C的细胞数量上升。用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胞分裂,使细胞处于4C状态。设S期的细胞为n千个,则有=,求得n=2,所以S期细胞数为xx个。 答案:(1)10.6 出现染色体;形成纺锤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2)G2+M 上升(增加) 4 xx 1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 牵引染色体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本实验的假设为 。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3 mm,并对它们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的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 ①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 。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A. 。 B. 。 解析:根据方法步骤中提供的材料和试剂,再结合教材中有关知识可以推测该实验的假设是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实验步骤中,需要设计对照组。由于是探究性实验,所以预测的结果和结论不是惟一的。 答案: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方法步骤:①该实验要观察活细胞染色体的运动,不能解离和漂洗 缺少对照组,应添加一组不加秋水仙素的对照组 ②A.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且染色体将不再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B.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染色体仍能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不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轮限时35分钟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二轮 限时 35 分钟 第六 细胞 增殖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49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