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练习1 新人教不版必修3.doc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练习1 新人教不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练习1 新人教不版必修3.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练习1 新人教不版必修3 一、课标要求 1.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某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理解水土流失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梳理 1.黄土高原的范围: 以西、日月山以东、 以南、秦岭以北。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概况: ,地表破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使耕地 ,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 ,成为“地上悬河” (2)危害 主要表现 深远影响:造成当地 恶化,影响区域 的发展。 3.水土流失原因 (1)自然原因 特殊:处于从 向山地高原过渡、从 向干旱区过渡、从 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 黄土质地特殊:由钙质胶结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 ,且多 。 地质灾害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2)人为原因 人地矛盾 →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 日益突出 人口迅速增长 →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耕作制度、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破坏植被: 规模的不断扩大、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破坏植被。 三、巩固练习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2.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力的沉积 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 D.内力作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质灾害等 4.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6.黄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习惯是() A.轮荒耕作 B.轮耕轮休 C.轮牧轮休 D.原始农业 7.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 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8.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 ) A.季风气候 B.过渡型地理位置 C.植树种草 D.人口增长 9.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的是 ( )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轮作套种 C.退耕还林还草 D.深耕改土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10~11题。 10.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A.a B.b C.1020米等高线 D.1010米等高线-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练习1 新人教不版必修3 2019 年高 地理 第三 单元 区域 水土流失 及其 治理 黄土高原 练习 新人 教不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0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