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乎每一位谈论中国艺术市场的人士,都会把艺术批评作为市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会认为著名的、有话语权的艺术批评家的言论能够决定和左右一个艺术家在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销售价格。 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现代绘画和当代艺术,当代的艺术批评都给予了深刻细致的关注。各地艺术批评家们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对艺术作品与思想的剖析已经涉及大大小小的艺术创作活动,那些真正表现优秀和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作品都必然会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 但是批评不是万能的。批评首先应当是学术的,只有真正学术的艺术批评才是开启优秀艺术品的思想之匙。对于艺术批评能够影响作品市场交易观点的论据,实质上是一些艺术史论工作者对名家作品的鉴赏评价,以及对个别艺术家作品与创作试图予以定位的剖析解构,这些批评的文句语言与行文结构已经逐渐形成格式化的相似特征,谈不上有什么艺术和思想的标准。 因此,对于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必须首先为批评正名才行。 真正的艺术批评只会看重优秀的艺术创作,决不会把平庸的作品推到大众之中去,更不能把庸俗的艺术作品介绍给艺术品收藏人士;批评家之间的观点差异会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一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批评必须是纯学术的,不可能也做不到为了某种商业的目的或人情师承关系,运用艺术批评来推动或压制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交易买卖。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买卖双方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而不考虑作品本身,也不去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所以艺术批评家们应当担当起后者的这份责任。 随着国外艺术机构、买家和收藏家对于国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艺术家也倾向于相信艺术批评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交易的桥梁,批评家们也乐于在艺术品交易中担任这种交易顾问和艺术品估值的角色。 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批评家们倾向于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的一个环节,或是一个首要的先行步骤。批评家们更多地转向艺术策展,组织艺术展览活动或为艺术家展览撰写前言,已经蔓延成为批评家的生存状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路径。这就是批评家们纷纷走向“出台”的戏言。 批评家属于学术的才对,市场的应该是属于策展人、艺术代理人。批评家的观点要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坚持自己的艺术眼光;批评家要能以敏锐的智慧纵观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与发展,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去剖析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艺术家的认同和尊重,才能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品投资人士才会有信任。 1.下列关于“艺术批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批评能够决定和左右艺术家在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销售价格。 B.艺术批评应该针对那些真正表现优秀和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作品。 C.艺术批评能够影响作品市场交易,因而也越来越有了功利色彩。 D.艺术批评的观点差异会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 2.下列对“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的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批评是艺术市场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B.在当下,因为艺术批评偏离了学术,导致艺术品市场的买卖双方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而不考虑作品本身,也不去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 C.运用艺术批评来推动或压制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交易买卖的行为,会随着国外艺术机构、买家和收藏家对于国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缓解。 D.目前,艺术家倾向于相信艺术批评是艺术品走向市场交易的桥梁,批评家们也乐于在艺术品交易中担任这种交易顾问和艺术品估值的角色。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就当今的中国艺术批评在艺术家和艺术市场中担任的角色,提出了为艺术批评正名的见解。 B.艺术批评家们应当担当起考虑作品本身且关注在将来市场走红的作品的责任,不能只看重名家的身份、名气。 C.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批评家们倾向于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把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市场的一个环节,这成为批评家的生存状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路径。 D.批评家只要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去剖析一个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就能得到艺术家的认同和尊重以及艺术品投资人士的信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心中常存一份敬畏 袁 岳 《中庸》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诚信,就必须在内心中有所敬畏。因此,南宋思想家朱熹才会在对《中庸》的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讲的是个什么道理呢?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应该常常存有一份敬畏。 有人会问,常存敬畏之心,那么到底敬畏什么呢?所谓敬畏,指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律,所应保持的一种敬重与畏惧之心。之所以要对这些事物保持敬畏,是因为只有它们,才能让我们明白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帮助我们自觉地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落实到这里,就是它们能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诚信。 实际上,在我国,常存敬畏之心是一个很优良的传统。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敬天命”“畏圣人”;在道家看来,人们应该对自然规律保持强烈的敬畏感。这些思想和学说,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化了人心,同样也拓宽了人们的胸怀、视野。正是在这些思想学说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拥有敬畏之心的贤能之人。 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的文字光照千古,流芳百世。可是,他每次在写好一篇文章之后,都会“用思甚苦”地仔细斟酌。对此,欧阳修的妻子很不理解:“你这么辛苦干吗,难道你还担心受到先生的责罚?”欧阳修笑着答道:“我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担心后生嘲笑啊!” 实际上,欧阳修的担心和害怕,就是一种敬畏之心。因为他知道,文章会对世风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是名人写的文章,越要注意遣词造句。欧阳修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文章没写好,会损害社会的善良风俗。 不仅仅是欧阳修,近代大学者胡适先生,写文章也常存一份敬畏之心。 胡适曾对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而李宗仁则对胡适在写文章上的态度印象十分深刻,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其实,胡适不是爱惜自己的笔,而是跟欧阳修一样,担心自己的文章会破坏世风人心。 贤能之人的敬畏之心,还体现在艺术领域,显示了艺术家们的优秀品德。据说,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对自己书法作品的保存十分谨慎。据知情人透露,梁先生在自己的一生中,创作了将近3万件的书法作品,几乎每件都称得上珍品。可有意思的是,梁先生却绝少在这些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或者印章。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胡适认为:“因为梁氏成名太早,他知道他的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他连个小纸条也不乱写。”由此可见,梁先生对艺术,是存了一份敬畏之心的。 (选自《共鸣》,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前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人想要做到诚信,就必须在心中有所敬畏。这一观点,最早是南宋思想家朱熹在对《中庸》的注中提到的。 B.“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就是告诫人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应该常常存有一份敬畏。 C.常存敬畏之心,这里的敬畏,其实指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律所应保持的一种敬重与畏惧之心。 D.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律,让我们明白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帮助我们自觉地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要对这些事物保持敬畏。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常存敬畏之心,会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而且能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诚信。 B.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敬天命”“畏圣人”,这其实就是常存敬畏之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很优良的传统。 C.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每次写好一篇文章之后,都会“用思甚苦”地仔细斟酌,他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担心后生嘲笑。这也是怀有敬畏之心的表现。 D.近代大学者胡适先生写文章本来可以“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可因为心存敬畏,所以把速度控制得“极慢极慢”。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和道家关于“敬畏”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教化人心,拓宽人们的胸怀、视野等影响,使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拥有敬畏之心的贤能之人。 B.文章会对世风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越是名人写的文章,越应该注意遣词造句。如果自己的文章没写好,就一定会损害社会的善良风俗。 C.贤能之人的敬畏之心,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都有着很鲜明的体现。这种敬畏,表现了艺术家们的优秀品德。 D.梁启超先生一生创作了将近3万件的书法作品,却绝少在这些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或者印章。这表明梁启超先生对艺术是存了一份敬畏之心的。 答案 1.A 2.C 3.D 4.A 5.D 6.B-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二 2019 2020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论述 文章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1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