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4讲,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T3,一、开普勒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______________上.,一个焦点,2.开普勒第二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__.,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公转周期,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的三次方跟它的__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__________.,a3,=k,半长轴,【基础检测】 1.设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之比为 m1∶m2=1∶2, 其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 R1∶R2=3∶1,则两颗卫星运行的周期,之比为(,),A.4∶1,B.9∶1,答案:D,二、万有引力定律,二次方,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m1 和 m2 的_______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________成反比.,3.特殊情况,两球心间的距离,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1)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 来计算,其中 r 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 力也适用,其中 r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积,2.公式:F=__________,其中G=6.6710-11 Nm2/kg2,,叫引力常量.,【基础检测】 2.(2015 年河北保定模拟)我国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 落月任务,进一步获取月球的相关数据.如果该卫星在月球上 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 t,卫星行程为 s,卫星与月 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 1 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 G,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是(,),答案:B,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________km/s,v1 是人 造地球卫星的最小________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__________速度.,发射,最大,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__________km/s,是使,物体挣脱_____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地球,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__________km/s,是使,物体挣脱_____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太阳,三、三种宇宙速度,7.9,11.2,16.7,【基础检测】 3.(2015 年广东惠州二调)某同学这样来计算第一宇宙速,与正确的值相差很大,这是由于他在近似处理中错误地假设了,(,) A.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B.卫星的轨道是圆 C.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D.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面上时所受的地球引力 答案:A,》》》考点1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重点归纳 1.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mg,有 GM=gR2(黄金代换). (2)天体运动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 万有引力提供,即 F 引=F 向.一般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2.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GT2,⊙典例剖析 例 1: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 的体积是地球的 4.7 倍,质量是地球的 25 倍.已知某一近地卫 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 1.4 小时,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思维点拨:由题可知行星密度与地球密度的关系,求出地 球的平均密度,就可得到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根据近地卫星绕 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可求出地球的密度为ρ地球,=,3π,A.1.8103 kg/m3 B.5.6103 kg/m3 C.1.1104 kg/m3 D.2.9104 kg/m3,答案:D,【考点练透】 1.(2015 年滨海五校联考)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 h 处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 L. 已知月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D,2.(2015 年浙江台州模拟)如图 4-4-1 所示是美国的“卡西 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 7 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 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 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 表面高 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 n 周飞行时间为 t,已 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 M 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图 4-4-1,答案:D,》》》考点2 人造卫星,1.人造卫星的动力学特征,⊙重点归纳,2.人造卫星的运动学特征,3.卫星的环绕速度和发射速度,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 度,环绕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运行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线 速度.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环绕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等 于第一宇宙速度,即最大环绕速度,也是最小的发射速度.,4.同步卫星的四个“一定” (1)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共面,(2)周期(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周期(角速度)相同 (3)到地面的高度一定 (4)线速度的大小一定,【考点练透】 3.(多选,2015 年广东广州海珠区检测)如图 4-4-2 所示, A、B、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 3 颗卫星,已知,mA=mBm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4-2,答案:AB,A.角速度大小的关系是ωAωB=ωC B.周期关系是TAFC D.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AaB=aC,》》》考点3 卫星的在轨运行和变轨问题,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轨道.,(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重点归纳,2.卫星的稳定运行与变轨运行分析 (1)圆轨道上的稳定运行 (2)变轨运行分析:,①当卫星的速度 v 增大时,所需向心力 m,v2 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脱离原来的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但卫星一旦进入新的轨道运行,由 v=,知,其运行速度要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而动能减小.,,,②当卫星的速度 v 减小时,向心力 m,v2 r,减小,即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脱离原来的圆轨道做向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小,进入新轨道运行时由 v=,知运行速度将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少而动能增加.,⊙典例剖析 例 2:(多选)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 线示意图如图 4-4-3 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 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经过几次制动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 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 半径之比为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图 4-4-3,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C.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必须加速,思维点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判断不同轨道的速 度、周期之间的关系.卫星轨道变大时,周期变大,速度(动能) 减小,但机械能增大,即需要加速.,C 错误;要使卫星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必须使卫星 做离心运动,即应增加卫星的速度,选项 D 正确. 答案:D,备考策略:卫星的速度增大,应做离心运动,要克服万有 引力做负功,其动能要减小,速度也减小,所以稳定后速度减 小与卫星原来速度增大并不矛盾,这正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 体现.,【考点练透】 4.(2015 年贵州一模)2013 年 12 月 15 日 4 时 35 分,嫦娥 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 面.如图 4-4-4 所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奔月过程 中某阶段运动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引力 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沿椭圆轨道在 P 处变轨进入圆轨道,已 知探测器绕月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4-4-4,A.图中嫦娥三号探测器在 P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前,后机械能守恒,B.嫦娥三号携“玉兔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玉兔号”所受重力为零,C.嫦娥三号经椭圆轨道到 P 点时和经圆形轨道到 P 点时,的加速度不等,D.由题中所给条件,不可以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解析:在 P 点变轨前后嫦娥三号都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 均守恒,但在变轨时速度减小,机械能减小,故 A 错误;嫦娥 三号携“玉兔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玉兔号”所,度,故 D 正确.故选 D. 答案:D,5.(多选,2015 年河北唐山模拟)如图 4-4-5 所示,地球卫 星 a、b 分别在椭圆轨道、圆形轨道上运行,椭圆轨道在远地点,A 处与圆形轨道相切,则(,),图 4-4-5 A.卫星 a 的运行周期比卫星 b 的运行周期短 B.两颗卫星分别经过 A 点处时,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 C.两颗卫星分别经过 A 点处时,a 的加速度小于 b 的加速度 D.卫星 a 在 A 点处通过加速可以到圆形轨道上运行,解析:由于卫星 a 的运行轨道的半长轴比卫星 b 的运行轨 道半径短,根据开普勒定律,卫星 a 的运行周期比卫星 b 的运 行周期短,选项 A 正确.两颗卫星分别经过 A 点处时,a 的速 度小于 b 的速度,选项 B 错误.两颗卫星分别经过 A 点处时, a 的加速度等于 b 的加速度,选项 C 错误.卫星 a 在 A 点处通 过加速可以到圆形轨道上运行,选项 D 正确.,答案:AD,》》》模型,双星、三星模型,1.双星模型 图 4-4-6 在天体模型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如 图 4-4-6 所示.,(1)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都等于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2)双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3)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和等于双星间距. 2.三星模型,(1)三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2)每颗星的向心力均由另两颗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3)三星具有相同的周期和角速度.,例 3: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做 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因万有引力的作用吸引到一起. (1)试证明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线速度之比都等于质量的,反比.,(2)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两者相距 L,试写出它,们角速度的表达式.,审题突破:两颗天体绕球心连线上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角速度ω一定相同,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 间的万有引力提供.,解:(1)证明:设两者的圆心为 O 点,轨道半径分别为 R1,m1ω2R1 ①,图4-4-7,题外拓展:分析多星问题时,除满足各星的角速度相等以 外,还要注意分析各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和轨道 半径.,【触类旁通】 1.美国宇航局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新的双星 系统,命名为“开普勒-47”,该系统位于天鹅座内,距离地球 大约 5000 光年.这一新的系统有一对互相围绕运行的恒星,运 行周期为 T,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 M,另一颗小恒星质量 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 1∶1 B.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 1∶2,C.两颗恒星相距,D.两颗恒星相距,,,答案:C,,2.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 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 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四颗星稳定分 布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 G.关于,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a 2,答案:B,例 4: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a1,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 v2、向心加 速度大小为 a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 v3、向心加速度大 小为 a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易错点 自转和公转区别不清,解析: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静止的,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比较速度用v=ωr,比较加速度用a =ω2r,同步卫星距地心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7 倍,则 C 正确; 近地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都是卫星,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向,答案:C,指点迷津: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或者说由万有引 力的分力充当向心力),它的运动规律不同于卫星,但它的周期、 角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相等.,【触类旁通】 3.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解析:赤道表面的物体对天体表面的压力为零,说明天体 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恰好等于物体随天体转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答案:D,-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 及其 应用 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1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