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夯基提能作业(必修1).doc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夯基提能作业(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夯基提能作业(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夯基提能作业(必修1) 考点一 细胞膜与细胞壁 1.(xx福建漳浦一中一调,12)怀疑一个病人患肝癌,是根据下列哪种物质超标判断的( ) A.胆固醇 B.甲胎蛋白 C.磷脂 D.球蛋白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各种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细胞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 D.基因的表达、突变可能影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 3.(xx山东枣庄三中阶段考,5)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排泄功能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如图中a代表某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可能是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5.(xx河南焦作期中,1)下列一定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 B.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C.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D.流感病毒抗体与流感病毒之间 6.(xx甘肃兰州一中第一次月考,17)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膜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 C.载体蛋白的种类决定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种类 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7.(xx广西柳州铁路一中,1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血细胞常用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 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考点二 细胞核 8.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⑤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⑥数量较多,④数目较多 D.RNA可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9.(xx山东外国语学校月考,1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基因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场所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出现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10.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11.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可支持以下哪种说法(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由核仁合成的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与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12.(xx河南安阳一调,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发挥作用 B组 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xx福建四校第一次联考,1)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做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膜蛋白都是糖蛋白 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C.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 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 2.(xx四川雅安期末,11)如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a物质减少 C.b物质肯定是被动运输的载体 D.c物质可能是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蛋白 3.(xx湖南长沙长郡中学第二次周测,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内相关膜结构之间能相互转化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生物膜具有“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生物膜的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现象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它的结构及所含有的成分有关 4.(xx河南偃师高中第一次月考,8)下列关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B.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最终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 D.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5.(xx江西高安二中第一次周练,17)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6.(xx河北武邑中学周考,10)不同种类的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其原因之一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 A.磷脂不同 B.脂质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糖类不同 7.(xx福建理综,4,6分)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8.(xx海南单科,1,2分)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9.(xx课标全国Ⅲ,1,6分)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10.(xx辽宁鞍山一中一模,5)下列关于膜受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胞吞过程与膜受体无关 B.膜受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与温度、pH有关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膜受体也不完全相同 二、非选择题 11.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 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 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核孔的数目 (填“多”“少”或“相同”)。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 (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染色体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 。 答案全解全析 A组 基础题组 考点一 细胞膜与细胞壁 1.B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2.C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等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可以使脂质溶解,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细胞膜上的糖类不都与蛋白质结合,有的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基因的表达、突变都可能影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 3.D 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由此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4.D 图中显示的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过程,甲细胞释放的物质a,通过体液的运输,与乙细胞膜上的受体b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乙细胞,调节该细胞的代谢。物质a可能是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细胞间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等结构,所以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5.D 流感病毒抗体与流感病毒都不是细胞,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6.B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并非对称分布,B错误。 7.B 鸡血细胞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不能用来制备细胞膜,A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B正确;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改变其通透性,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 考点二 细胞核 8.C ①~⑥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孔。核膜能够将细胞核内的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来。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越旺盛,核孔数量越多,但染色质的数目不变。 9.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存在形式,每条染色体(染色质)都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该类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名染色体(染色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是有丝分裂,C项错误。 10.D 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项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项中的细胞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项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选D项。 11.B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支持核仁可能参与核糖体中必需物质的合成的说法。 12.B 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错误;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发挥作用,D错误。 B组 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C 细胞膜中只有部分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A错误;膜蛋白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故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C正确;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和胰岛素特异性结合,不能运输葡萄糖,D错误。 2.C 图中a为糖蛋白,b、c为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中蛋白质分布不均匀,具有内外不对称性,A正确;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B正确;物质通过b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b是主动运输的载体,C错误;c可以使物质从细胞内到达细胞外,可能是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蛋白,D正确。 3.B 由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真核细胞内相关膜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正确;只有在电镜下才可看到生物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生物膜的静态结构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现象,C正确;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的功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密切相关,D正确。 4.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有些病毒、病菌能侵入细胞,A错误。 5.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是在同一个神经元上进行的,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 6.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C正确。 7.D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不属于膜蛋白,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T淋巴细胞膜上没有抗体,B错误;胰高血糖素应该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C错误;骨骼肌细胞能接受神经传导的兴奋,产生收缩,也可以吸收葡萄糖,所以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葡萄糖载体,D正确。 8.B 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项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氨基酸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正确;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项正确。 9.C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不同膜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B错误;分泌蛋白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主要依赖于膜脂的流动性,C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错误。 10.A 胞吞过程中大分子物质需要先被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后才能进入细胞内,A错误;膜受体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B正确;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结构和功能与温度、pH有关,C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膜受体不完全相同,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1)细胞核 4 (2)多 (3)1、4 (4)末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能解旋 解析 (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表示核孔,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其核孔数目较口腔上皮细胞多。(3)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4)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其中的DNA分子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子与细胞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夯基提能作业必修1 2019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分子 细胞 单元 结构 功能 细胞膜 细胞核 夯基提能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2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