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课题 《陈太丘与友期》 课时 1 时间 课标要求及学情 《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知书达理、诚实守信的品德无疑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方正”门,主要描写了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交代对话背景,然后记对话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掌握浅易文言文翻译技巧。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研活动 导入 导入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学生聆听感悟 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尊君在不( ) 太丘舍去( ) 2.复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撰,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 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门。 3.口头表达活动: 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教师进行评价 ) 小组内互相补充,交流展示。 活 动 一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当堂展示。 活 动 二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如有不懂的字、词、句圈出来,结合注释,通过查词典,或互相讨论来解决,教师巡回释疑,检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1、读课文,注意停顿。 2、把握重点字词: A、与友期行 :约定 太丘舍去 :放弃;离开 去后乃至 :才;到 相委而去 :丢弃 则是无信 :信用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谦称有: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现象) ①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家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读课文,小组内质疑研讨,交流展示。 归类整理,重点理解记忆。各组互相挑战,检测把握的情况。 朗读练习作为一个重点教学环节,应进一步强化,可按朗读—译读----品读的层次指导阅读。 活 动 三 品读课文,探究人物。 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 明确: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性格: A.陈太丘 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友人 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C.元方 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 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童真无邪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 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塑造的方法。 活动中可增加角色朗读 活 动 四 把握主旨 拓展延伸 1.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看 法。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2.做人要讲诚信,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A.友人: 1)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小组之间可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 诚信名句积累展示,小组间互相比赛。 思考交流 感悟本文主旨,领悟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作检测设计(作业) 当堂检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答案:1.①中午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2.友 太丘 友 3.无信无礼 4.C 5.略 6.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背景 客人:不守信 陈太丘:舍去 相遇对话 客人:怒责太丘 元方:针锋相对(无信、无礼) 客人:认错,引 各自表现 元方:入门不顾 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简练生动、针锋相对 (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 友(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元方(聪明 机智 讲信 守礼) 教学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两则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12 世说新语 陈太丘 教学 设计 鲁教版 五四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3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