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课时跟踪检测(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doc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课时跟踪检测(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课时跟踪检测(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课时跟踪检测(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 C.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通常都含有羧基 解析:选D 甲硫氨酸R基中含有S元素,则由甲硫氨酸构成的多肽链和蛋白质中也会含有S元素;某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中还含有Fe元素。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或多肽中的肽键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中无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氨基酸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和蛋白质通常都含有氨基和羧基。 2.(xx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为( ) A.2、2、2 B.1、3、2 C.4、3、3 D.3、4、2 解析:选B 只有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氨基酸才能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①③⑤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余不是。①③⑤各只有一个氨基,①有一个羧基、③⑤各有两个羧基,这3个氨基酸共有氨基3个,羧基5个,它们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不考虑成环),脱去2分子水,形成两个肽键,剩余3个游离羧基和1个游离氨基。 3.(xx镇江模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元素外,还含有C、H、O、N B.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0种氨基酸 C.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 D.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解析:选B C、H、O、N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而该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说明该蛋白质只有一种含S的氨基酸,故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19种;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该蛋白质所含的肽链数,故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的过程可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4.(xx龙岩质检)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蛋白有关 B.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核酸,而核酸的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而与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无关 解析:选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酸控制下完成的,而核酸的合成需要蛋白质(酶)的催化;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表现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5.(xx浙江名校联盟三模)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 B.反应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C.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D.需要水解酶的催化 解析:选D 图示为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二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该反应需要酶催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二肽的形成不需要水解酶催化。 6.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R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对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氨基酸数目 126 R基上的羧基数 15 游离羧基总数 17 游离氨基总数 17 A.只有1条肽链 B.R基上的氨基有17个 C.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 D.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232 解析:选D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基上的氨基有15个。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羧基。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个,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2 232。 7.(xx北京西城区质检)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解析:选C 由题干信息可知,结冰与二硫键(—S—S—)的形成有关,解冻与氢键断裂有关,都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8.(xx临沂模拟)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气味分子可与GPCRs结合进而产生嗅觉,多种激素可与相应GPCRs结合进而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PCRs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通过GPCRs的作用,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细胞中合成GPCRs需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 D.GPCRs可接受多种形式的信号,故没有特异性 解析:选D GPCRs是受体蛋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受体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作用,蛋白质的合成需经转录、翻译过程。GPCRs是一类膜蛋白受体,激素与相应的GPCRs结合,故GPCRs具有特异性。 9.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可发挥如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肽键的形成 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 解析: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HSP与多肽链结合后,多肽链变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10.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朊病毒蛋白 PrPc PrPsc 空间结构 以螺旋为主 以折叠为主 溶解度 高 低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由此可以推测这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 ) A.溶解度不同 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解析:选C 由表中信息可知,两种蛋白质的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由此可确定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 11.如图为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1位甲硫氨酸被切除,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被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增加1个 B.经加工,比原多肽链增加了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此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 D.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2个水分子 解析:选A 加工过程减少了1个肽键(含1个氧),另1个肽键(含1个氧)被水解,生成1个羧基(含2个氧)和1个氨基,所以氧原子数没变;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肽键,形成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水解了2个肽键,消耗了2个水分子。 12.(xx合肥质检)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 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 解析:选C 据题意可知,构成该多肽的每个氨基酸都只含有1个氮原子,因此组成此肽链的氨基酸共有6个,脱水缩合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如果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氧原子数),则6个氨基酸共含氧原子26=12(个),假设谷氨酸共有a个,则此六肽含氧原子数13=12+a2-5,解得a=3,由于组成该肽链的每个氨基酸只有1个氨基,所以该多肽只有1个游离的氨基,但谷氨酸含有2个羧基,所以该多肽有4个游离的羧基。一个氨基酸至少对应一种tRNA,故合成此肽链至少需要3种tRNA。 13.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a-1 264 B.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0个 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D.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数量为72和75 解析:选D 该蛋白质合成时,共形成52-2+20=70个肽键,失去70个水分子,形成两个二硫键共失去4个氢原子,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a-1870-4=72a-1 264;一条肽链(非环状)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数量为72和74。 二、非选择题 14.(xx辽宁四地六校一模)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黏连,所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2)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如果转运过程需ATP供能,则转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若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能量来自所转运物质________形成的势能。 (3)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其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像“分子开关”一样,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是细胞膜完成________功能的分子基础。 (4)D蛋白和细胞骨架共同完成细胞内的物质运输,细胞骨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5)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因其只能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所以E蛋白的功能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6)F蛋白的功能是与DNA分子的某一部位结合,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动物细胞间质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用胰蛋白酶可以分离动物细胞。(2)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主动运输需消耗ATP。(3)C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4)细胞骨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5)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酶,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6)F蛋白是催化转录过程的RNA聚合酶,该酶可以与DNA分子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结合,催化转录过程。 答案:(1)胰蛋白酶 (2)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浓度差 (3)空间结构 信息交流(细胞通讯、细胞识别) (4)蛋白质 (5)一种或一类底物 (6)RNA聚合酶 15.(xx北京昌平区期末)盐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其鞭毛是由微管蛋白聚合而成的。为研究泛素和蛋白酶体是否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盐藻鞭毛上存在泛素,它是由76个________组成的多肽,可与微管蛋白形成泛素化蛋白。 (2)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下盐藻鞭毛中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其电泳结果如图1。 (对照组:正常生长状态的盐藻细胞;组装组:鞭毛组装状态的盐藻细胞;解聚组:鞭毛解聚状态的盐藻细胞) 据图1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组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________,由此推测,泛素参与了________过程。 (3)进一步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的活性,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________对照组。 (4)综合图1和图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3为泛素(Ub)作用机理示意图 据图3分析,在多种酶的________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微管蛋白的________断裂,导致鞭毛解聚。 (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 (2)增加 鞭毛解聚 (3)高于 (4)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 (5)催化 肽键 (6)溶酶体途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课时跟踪检测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2019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一 单元 细胞 及其 分子 组成 课时 跟踪 检测 生命 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4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