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 课题: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的性质 教学内容分析:技术的五个性质是指技术的基本特性。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创新源于核心技术的革新,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技术的专利性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享有知识产权。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辩论、马上行动等活动,使学生: (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5)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6)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的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创新、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难点)理解技术的5个性质,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我校学生关于申请专利的材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及检查作业 1、讨论及提问:技术的价值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2、上节课的作业完成统计及分析。 介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多媒体课件) 3、上节课的两个链接查阅的同学请谈体会。 二、新授课 1、 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他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 3、讨论 助听器的发明: ①、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 ②、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 ③、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 总结: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4、 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5、案例分析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6、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马上行动 花纹 漆面 黏合 舒适 稳固 木质 美学 表面加工 化学 人机关系 物理 材料学 7、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Science)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Technology)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科学 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形成结论。 技术 侧重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马上行动 科学活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哥白尼发现日心说. 技术活动----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8、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技术——艺术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象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造方式的改变。 9、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 马上行动:列举2项常见技术,分析其正反两面性。 适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在技术发明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目的不良、使用不当的情况的发生,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阅读:信息技术带来的困扰 案例分析: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请展开讨论。 10、技术的专利性【以学校升旗仪式上发的18个专利证书为教学案例】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得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利受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对技术创新活动,从发明创造的构思开始,一直到研究、开发、实现产业化、走向市场这一全过程起激励、信息传播和市场保护作用的制度。 1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人们给予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 12、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它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13、案例分析 复印机的专利壁垒 14、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形式,适宜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创造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15、专利审批程序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16、我校学生申请专利情况 两年来,我校学生搞发明创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有150多项设计方案可以申请国家专利,100多项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50多项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我校去年9月,被大连市教育局、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命名为“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 三、作业: 1、创意一种新的产品或改进一种产品,使之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画出草图和写出功能、作用。 2、能根据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专利性分析典型案例。 四、反馈及反思 1、增加课堂讨论交流的内容和时间,使学生进一步发挥了积极性,课堂活跃了许多,课改有味了。 2、课后六班学生王佳骏主动要求跟老师交流他的一些发明设想,长达30分钟,作业交了三项设计方案,两项可申请国家专利。 3、张向阳校长9月13日第五节听一班的课,下午在高一教师课改工作会上点评为比较好的课(听了15课,6节比较好):备课设计、教学过程、课件制作等方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4、学生作业经前期专利检索、审定,有25项可申请国家专利,提出申请并在办理中的有18项。 第二章第2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机的丰富内涵。 (2)、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3)、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爱班爱校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问题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演示试验,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四、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屏幕展示 1)两款手机的区别 2)大家喜欢哪款手机 思考,讨论 2 一、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的概念,“机”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等,还包括环境。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丰富的内涵。 3 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这粉笔写字。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足球运动员在踢球。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思考,讨论,回答。 4 案例分析(1) 人与门板 门把手 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说明人机关系是多方面,复杂的 书上原文,学生只需要听讲。 5 案例分析(2) 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6 案例分析(3)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此例说明“人”和“机”有什么内涵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任选四组由每个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总结:“人”包括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机”包括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7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引入: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听讲,思考 8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效率。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 (1)“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 效率大大提高 ? 思考,分组讨论找出案例中包含的人机关系,再从具体的人机关系入手,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铁锹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9 2、健康 马上行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思考,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机关系不合理的产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10 3、舒适 用上面上午两只水桶提水有什么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人机关系中要实现的目标—舒适 学生分析总结 第二只水桶提水手感觉有点疼,第一只则不会。 11 4、安全 举一些学校中影响安全的例子。如楼梯的扶手,篮球架等例子。 学生分析 12 综合案例分析 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 师生共同思考 13 小结 1、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等 总结 五、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定义: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2、机的含义: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及环境。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六、教学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应任何把握,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不宜过于展开。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一种设计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任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来源:网络-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与设计1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 2019 2020 年高 通用 技术 课程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5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