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1 湘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1 湘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1 湘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1 湘教版必修2 一、教材分析 二、三维目标 1、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 通过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与人口迁移有关的图、表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技能。 4、 关注当今社会人口迁移的现状,树立正确的地理观。 三、重难点: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方法:实例分析与讲解。 五、教学思路:通过板书辅助,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人口迁移知识的整体认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口的出生与死亡,引起奉化人口的变动。那么,引起奉化人口的变动还有哪些因素呢? 【生】人口迁移 【师】对,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也会影响奉化人口的变动。(据报道,奉化每5人就有1个是外地人。有时讲方言,却是外地人;有时讲普通话,自己却被误是外地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口迁移这方面的知识。教材P16 【板书】人口迁移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个内容,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会发生人口迁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什么是人口迁移呢?是不是所有的人口移动就是人口迁移呢? 【活动】P17—1题,思考:哪些是人口迁移? 【师】结论:①②③不属于人口迁移,④属于人口迁移。首先,必须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板书】概念【设问】那么,什么是人口迁移? 【生】朗读“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师】点拔: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必须掌握一条,人们的定居地发生变更,住所不发生变更的,不是人口迁移。因此活动中的①②③不属于人口迁移。 所以说,我班的10位鄞州同学,你们到奉港中学读书就不是人口迁移。 【设问】人口迁移的情况是相当复杂。 如果按照发生的空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哪两种?(课本上找一找) 【板书】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设问】P17—2活动题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师】①②属于国内迁移,③④属于国际迁移。 国际迁移是指人口跨越了国界定居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国际迁移是相当频繁的,见图1—9。它包括三种形式。 【生】朗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 【师】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到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板画】略 如果A、B代表两个国家,1→2属于国际迁移。 如果A、B代表同一国家两个行政区,1→2属于国内迁移。 探究:2→3是不是属于国内迁移? 【师】可能是。点拔:行政区的大小是相对的,大到省(市、自治区),小到乡村街道。 某姑娘从江口街道嫁到岳林街道(不离婚),定居地发生变化,也属于国内迁移。国内迁移可分为四种情况。 【板画】略。其中,“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阅读】P20图1—12 【探究】①该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②为什么乡村流出的数据(73.0%)不等于城市流入的数据(74.4%)? 为什么城市流出的数据(27.0%)不等于乡村流入的数据(25.6%)? ③这些数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提问】①乡村以流出为主,城市以流入为主。 ②国内迁移存在上述四种情况。 ③73.0—25.6=74.4—27.0=47.4%(即乡村净流出比重,等于城市净流入比重) 【过渡】人口迁移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下面我们对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作一番分析。【板书】引起因素 【师】同学们,动物一般也有周期性迁徙的现象。但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之所以从一地定居到另一地,有其一定的目的所在,最主要的是为了与自然、经济更好的协调。理论上讲,人口迁移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美国学者提出了系统的“推拉理论”。【板书】推拉理论 【设问】结合P17城乡推拉示意图,想一想: ①是哪些因素促使乡村人口产生对城市的向往?(神奇的九寨) ②是哪些因素促使乡村人口离开原来的居住地? 【师】拓展:(CCTV)城乡三大差别:“医疗、就业和贫富差异”。当然,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质量差,又成了新的排斥力(左下→右下的箭头)。 【师】对引起人口迁移的种种因素,我们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板书】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设问】为什么长江、黄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为什么公元3世纪后,楼兰古国会消失? 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是什么因素? 【师】自然条件【阅读】请大家找一找重要的句子:“一般来说,人类………” 【师】好。攀枝花最早是只有7户人家的小村,是因为铁矿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都市(90多万)。 阅读材料:“迁移,为了远离旱灾”,就如同楼兰古国的消失一样,是因为环境的急剧恶化,导致人口的外迁。 因此,自然条件我们可以从环境和资源这两方面进行理解。【板书】环境、资源【设问】楼下架空层住满了外地人, 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是什么因素? 【师】经济。点拔: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大量民工涌向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就是为了争取更高的经济收入。从事哪些工作? 【设问】请大家阅读P20“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 归纳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思考活动1、2题【师】活动1答案: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活动2答案: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探究】民工的流动 ①利:调整了各地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泥工、服装工) ②弊:加重了社会问题,城市和交通的压力 ③态度:积极引导(力邦村的经验王志在CCTV介绍) 【师】可以说,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重要因素。 【拓展】未来的世界,贫富的差异愈大,国际性人口迁移将愈演愈烈。 【活动】阅读P 21表格 【师】点拔:迁出国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迁入国属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 国际性人口迁移利、弊分析。 P 18教材也指出:“大型项目的建设,大规模的区域开发”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阅读】浏览:“三峡工程大移民”材料 【师】点拔:113万移民,难度大,任务重。引导他们在“第二故乡”(江、浙各省)安居乐业。 【师】P 20页的课文最后指出,人口迁移与交通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如:安徽阜阳站、重庆,每年要疏散大量的农民工。 又如:毛里求斯(第三天到达)。 【过渡】如果说,经济因素导致人口的自发移动, 那么,政治因素则使人口迁移有更强的组织性 【设问】P19阅读材料:“60年代支边、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80年代返城” 近几年奉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宁波试点) 首钢的搬迁,使大量的钢铁工人迁移到河北唐山地区曹妃甸 产生这些人口的迁移,是什么因素? 【生】政治【师】对,这些人口的迁移,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有关 【板书】人口、经济政策 【师】此外,战争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板书】战争P20阅读材料“巴尔干半岛的人口迁移”,就说明与战争有关,供课外阅读。【师】又如一个国家首都的变更,也导致人口的大量迁移 【板书】迁都 【过渡】上述因素外,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设问】当前,许多学子为什么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求学? 【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板书】教育 【设问】歌星韦唯为什么去瑞典? 【师】一部分的人口迁移就是为了婚姻和家庭团聚的需要 【板书】家庭和婚姻 【设问】再如,P21阅读材料中,过去,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迁移为什么那么频繁?【师】为了“避免宗教歧视或迫害”的需要,同一教徒或种族就集中在一起。 【板书】宗教七、小结(,其实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许多,如志愿到西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迁移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1 湘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人口 迁移 教案 湘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5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