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认为:“今兹共和政体成立……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这一材料说明( )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解析:“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等信息,说明中华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属于图中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 A.外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解析:图中第3阶段处于1912~1919年,而此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答案:B 3.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的历史现象是(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 36.93% 21.43% 70.56% A.政府扶持轻工业产品的出口 B.纺织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C.民族工业呈现曲折发展势头 D.帝国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解析:依据表格中1915~1919年盈利指数的发展变化状况,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A、D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C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在大量进口钢铁的同时,铁矿砂却大量出口。这一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B.外国资本所占的比重过大 C.工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 D.重工业的布局极为不合理 解析:钢铁大量进口而铁矿砂却大量出口,反映了我国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A 5.抗战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本的经济侵略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D.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解析:抗战时期,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为我国进行持久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B项属于直接影响,D项颠倒了迁都重庆与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至重庆的顺序。 答案:C 6.抗战胜利没有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原因在于( ) A.日本侵略者的长期摧残 B.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政策 C.官僚资本的压迫和剥削 D.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政策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属于主要原因的范畴,C、D两项均是由B项导致的现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下图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请完成: (1)以上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怎样? (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销售数量的变化进行归纳;第(2)问需要从西方列强、民族资产阶级、民国政府、群众斗争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迅速上升。 (2)欧美各国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籍贯 面粉、 棉纱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锡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勋(本为华侨) 广东大埔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浙江定海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广东南海 化工 水利化学工业公司 范旭东 湖南湘阴 机器 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 上海 材料二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政治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 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主要行业等信息进行概括,“政治影响”需要结合必修Ⅰ的内容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主要特征”可联系材料二中“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等信息进行归纳,“严重后果”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日本侵华战争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1)特点: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化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相继发起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主要特征:掠夺为侵略战争服务,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主要运往日本和东北,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后果: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成了日本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其扩大侵略战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 曲折 发展 课后 作业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5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