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数学总复习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理.doc
《2019-2020年高三数学总复习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数学总复习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数学总复习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理 教材分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应用十分广泛.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由点向直线引垂线的垂线段的长.我们知道,求点到点的距离,有“工具”———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用,同样有必要创造出一套“工具”来方便地解决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也就是说:已知点P(x1,y1)和直线l:Ax+By+C=0,(A,B不全为0),目标是设法用已知的量x1,y1,A,B,C把点P到l的距离表示出来,当作公式用.教材上公式的推导运用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具体做法是作直线m过点P与l垂直,设垂足为Po(xo,yo),Po满足直线m的方程,也满足直线l的方程,将Po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m和直线l的方程,通过恒等变形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种方法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但恒等变形较抽象,学生难于掌握,故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怎样想到这样变形.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锻炼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式的推导方法还有很多,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加以启发,展开讨论,以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难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探索与研究问题能力. 2. 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体会知识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数形结合、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的,通过复习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相交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学生容易想到把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问题.为了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须要求垂足的坐标.若利用垂线与已知直线相交解出垂足的坐标,想法自然,但求解较繁,为了简化解题过程,自然要想其他方法,教材采用了设而不求,整体代换来解决问题,简单明了,但恒等变形较难,因此,通过分析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距离的联系和区别,找到恒等变形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通过观察、分析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点,总结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步骤;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并能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通过探索和研究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 某供电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一个村庄的用电问题,经过测量,若按部门内部设计好的坐标图(以供电局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的正半轴,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长度单位为km),则这个村庄的坐标是(15,20),它附近只有一条线路通过,其方程为3x-4y-10=0.问:要完成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线? 这实际上是一个求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何求村庄到线路的距离呢? 2.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收集学生各种的求法,得常见求法如下: (1)设过点P(15,20)与l:3x-4y-10=0垂直的直线为m,易求m的方程为4x+3y-120=0.由 解得即m与l的交点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故要完成任务,至少需要9km长的电线. (2)设直线l:3x-4y-10=0与x轴的交点为Q,则Q(,0).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M(0,-),易让向量=(,)与向量n=(3,-4)垂直. 设向量与向量n的夹角为θ,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易知 (3)设过点P(15,20)与l:3x-4y-10=0垂直的直线为m,易求m的方程为4(x-15)+3(y-20)=0. 设垂足为Po(xo,yo),则4(xo-15)+3(yo-20)=0, ① 又因为点Po在l上,所以3xo-4yo-10=0,即3xo-4yo=10, 而315-420-10=315-420-3xo+4yo=-3(xo-15)+4(yo-20), 即3(xo-15)-4(yo-20)=45. ② 把等式①和等式②两边相加,得 25[(xo-15)2+(yo-20)2]=452, ∴(xo-15)2+(yo-20)2=, 3. 教师展现学生们的求法,师生共同点评各种求法,得出:求垂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使问题得解,想法虽自然,但计算量较大;不求垂足的坐标,设出垂足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进而通过等式变形,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结果,想法既巧妙,又简单明了. 二、建立模型 设坐标平面上(如图24-1),有点P(x1,y1)和直线l:Ax+By+C=0(A,B不全为0). 我们来寻求点到直线l距离的算法. 作直线m通过点P(x1,y1),并且与直线l垂直,设垂足为P0(x0,y0).容易求得直线m的方程为 B(x-x1)-A(y-y1)=0. 由此得B(x0-x1)-A(y0-y1)=0.① 由点P0在直线l上,可知Ax0+By0+C=0, 即C=-Ax0-By0. 所以Ax1+By1+C=Ax1+By1-Ax0-By0, 即A(x1-x0)+B(y1-y0)=Ax1+By1+C.② 把等式①和②两边平方后相加,整理可得 (A2+B2)[(x1-x0)2+(y1-y0)2]=(Ax1+By1+C)2, 即(x1-x0)2+(y1-y0)2= 容易看出,等式左边即为点P(x1,y1)到直线l距离的平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点P(x1,y1)到直线l的距离d的计算公式: 归纳求点P(x1,y1)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的计算步骤如下: (1)给出点的坐标x1和y1赋值. (2)给A,B,C赋值. (3)计算 注意:(1)在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当直线与x轴或y轴平行时,公式也成立,但此时求距离一般不用公式.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 求点P(-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l1:2x+y=5, l2:3x=2. 注意:规范解题格式. 2. 求两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0,(C1≠C2)之间的距离. 分析: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求该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解:在l1上任取一点P(x1,y1),则Ax1+By=-C1,点P到l2的距离d= 3.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解:以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4-2). 不妨设底边|AB|=2a,高|OC|=b,则直线AC: 即bx-ay+ab=0; 直线BC:,即bx+ay-ab=0, ∴点B(a,0). 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D(m,0), 则-a≤m≤a. ∴d1+d2=,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练 习] 1. 求下列点到直线的距离. (1)0(0,0),l1:3x+4y-5=0. (2)A(1,0),l2:x+y-=0. (3)B(1,2),l3:3x+y=0. (4)C(-2,3),l4:y-7=0. 2. 求两条平行直线2x+3y-8=0和2x+3y+18=0之间的距离. 3. (1)求过点A(-1,2),且与原点的距离为的直线方程. (2)若点P(x,y)在直线x+y-4=0上,O为原点,求OP的最小值. (3)若△ABC的三顶点分别为A(7,8),B(0,4),C(2,-4),求△ABC的面积. (4)求点P(0,1)关于直线x-2y+1=0的对称点的坐标. (5)求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的直线方程. 四、拓展延伸 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非常广泛,你能举例说明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吗? 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有很多,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探索其他推导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推导方法. (1)如图,已知点P0(x0,y0),直线l:Ax+By+C=0,求点P0到直线l的距离. 不妨设A≠0,B≠0,这时l和x轴、y轴都相交.过点P0作直线l的垂线,交l于Q.令|P0Q|=d,过P0作x轴的平行线交l于R(x1,y0),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x0,y2). 由Ax1+By0+C=0,Ax0+By2+C=0得 易证A=0或B=0,公式也成立.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也可用向量的知识求得,此法更能体现出代数与几何的联系,比其他方法更简单,直观,易懂.求法如下: ①如图24-4,证明向量n=(A,B)与直线l垂直. 不妨设A≠0,直线l与x轴的交点是Q(-,0). 如果P1(x1,y1)是直线l上不同于Q的点,则Ax1+By1+C=0. ∴A(x1+)+B(y1-0)=0, 即(A,B)(x1+,y1-0)=0, ∴向量n=(A,B),与向量=(x1+,y1-0)垂直,即向量n与直线l垂直. ②求点P0到直线l的距离d. 由数量积的定义,如果向量与向量n的夹角为θ,那么 易证当A=0或B=0时,公式也成立. 点 评 这节课首先通过实例阐述了点到直线距离的产生背景,并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和概括出了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常用方法,然后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找出了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例题与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完整,全面.解释应用深有新意,有深度.拓展延伸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这篇案例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一丝新理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三数学总复习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2019 2020 年高 数学 复习 直线 距离 教案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6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