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水溶液教案 鲁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水溶液教案 鲁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水溶液教案 鲁教版选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水溶液教案 鲁教版选修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3、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值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过程] [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 和OH—: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H2O + H2O H3O+ + OH— 简写为:H2O H+ + OH— 实验测定:25℃ [H+]=[OH-]=1mol/L 100℃ [H+] = [OH-] = 1mol/L 水的电离与其它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异同? 不同点:水是“自身”作用下发生的极微弱的电离。 相同点:均是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提问]请学生计算水的浓度,1L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经实验测得250C时,发生电离的水只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w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水的离子积 Kw = c(H+)c(OH—) 由于250C时,c(H+)= c(OH—)= 110-7mol/L 所以250C时,Kw = c(H+)c(OH—)=110-14(定值)(省去单位)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w如何变化?影响Kw的因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00C时,Kw = c(H+)c(OH—)=110-12 3 、影响因素: 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OH-]. 注:温度升高时Kww增大,所以说Kw时要强调温度。 过渡:在常温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的存在,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里,H+ 浓度和OH—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110-14,请考虑一下,当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时,c(H+)和c(OH—)如何变化? 二、溶液的酸碱度 1、 溶液的酸碱性与c(H+)和c(OH—)的关系: 完成76页交流研讨 教师引导填写,然后推出结论。 中性溶液c(H+)= c(OH—)= 110-7mol/L 酸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 碱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 注:①水中加酸或碱均 抑 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总是相等。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OH—总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在 c(H+)与c(OH—)的相对大小。c(H+)与c(OH—)此增彼长,且Kw = c(H+)c(OH—)不变。 [讲述]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强,碱性溶液中c(OH—)越大,碱性越强。我们经常用到一些c(H+)很小的溶液,如c(H+)=110-7 mol/L的溶液,用这样的量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很不方便。为此,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2、溶液的pH: (1)定义:pH =-lg{c(H+)} (2)适应范围:稀溶液,0~14之间。 有关溶液的pH值的几个注意问题: ①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值减小,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 ②pH值范围在0-14之间。pH=0的溶液并非没有H+,而是C(H+)=1mol/L;pH=14的溶液并非没有OH-,而是C(OH-)=1mol/L。pH改变一个单位,C(H+)就改变10倍,即pH每增大一个单位,C(H+)就减小到原来的1/10;pH每减小一个单位,C(H+)就增大到原来的10倍。 ③当C(H+)>1mol/L时,pH值为负数,当C(OH-)>1mol/L时,pH>14。对于C(H+)或C(OH-)大于1mol/L的溶液,用pH值表示反而不方便,所以pH值仅适用于C(H+)或C(OH)小于等于1mol/L的稀溶液。 ④可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值。方法:用洁净的干玻璃棒直接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注意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沾湿或用湿的玻璃棒,因为这样做,实际上已将溶液稀释,导致所测定的pH不准确)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随即(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值(因为时间长了,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会改变,致使测得的pH不准。) 三、1.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2.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CH3COOH CH3OO-- + H+ 小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水溶液教案 鲁教版选修4 2019 2020 年高 化学 3.1 水溶液 教案 鲁教版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6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