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意识的本质,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二课时分析论证人能够认识世界,能够通过意识的指导对世界的改造,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思想的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的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之一,是我们学好下一课的基础。 教学重点 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动物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2.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目标 1.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意识作用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2.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3.通过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第一课时 意识的本质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中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过了头,我特别着急,穿好衣服就拼命地往学校赶,可我怎么跑就是跑不到学校……后来惊醒之后,发现自己是在做梦,看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早呢。我之所以做这样的梦,是因为我最近有些紧张,工作压力有些大,特别是有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特别害怕迟到。因为在我的心中,迟到是不能原谅的,这也是做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也做过梦,你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想解开梦的谜团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学习意识的本质。 导入二 灵魂就是离开躯体但却具有理智和自由意志的活的生物体。——罗马天主教教义问答手册 大多数宗教都认为,人死后仍存在某种形式的精神,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并非所有的宗教在细节上都完全一致,但至少在一点上它们有着广泛的共识:人类确实具有灵魂。 问题探究:世界上有没有灵魂存在?你可以用哲学的观点进行反驳吗?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引导: 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灵魂,那也就意味着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推进新课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板书: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师总结: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的时候,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号叫。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如果人一出生就不在社会中生活,那么人就不会形成意识,这说明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深刻。人一旦生下来就不在社会中生活,那么他就不能产生意识,这说明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还是社会的产物。 板书: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接水灭火。 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说明动物不能产生意识,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动物脑和人脑比较(多媒体课件展示) 人脑 动物脑 重量 1 500克,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大猩猩500克 大象6 000克,占体重的1/1 000 构造 大脑皮层2 600平方厘米140亿个神经细胞 皮层平滑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积的1/14 机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 教师总结: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结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板书: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问题探究:肚子饿了,我们知道要吃点东西了;这几天天气冷了,同学们知道要增添衣物了,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叫什么? 学生:反射。 教师继续设问:同学们家里如果养了一个宠物狗,平时你用铃声训练它吃饭,那么现在你回家喂你家的宠物狗可简单了,只要敲一下铃,它就知道要“开饭”了。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们只要听到学校的铃声,也会往外面跑,甚至还没有等老师喊下课。这叫什么反射? 学生:无条件反射。 今年夏末秋初,我们学校的石榴树上结满了石榴,学校为了防止个别贪吃的同学摘石榴,就在石榴树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此树刚洒了农药,请同学们不要摘吃!假如学校有几只猴子,它们也会做到这样吗?为什么?这又叫做什么反射? 学生:条件反射。 教师总结: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板书: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动物: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引起的反映 人: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引起的反映、第二信号引起的反射→人的意识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按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型的神像了。” 费尔巴哈曾对各国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想象造神。 问题探究: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呢? 学生:说明意识来源于物质世界,是对物质的反映。 教师总结:分析得很好,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及鬼神形象虽然荒诞离奇,但是并不是和现实世界毫无关系的,它只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后所创造出的形象而已。没有现实世界,就不可能产生宗教观念和宗教思想。 结论: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加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板书:(1)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 板书:(2)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拓展探究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使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思卡尔(法国) 问题探究: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人有意识、会思考。帕思卡尔的这段话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类应该值得骄傲的东西。所以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应这样理解和把握意识的本质: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意识的是( ) ①思维 ②头脑 ③唯心主义 ④精神文明建设 ⑤虚数 ⑥生产关系 ⑦鬼神 ⑧梦中的黄山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⑤⑥⑦ 2.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 A.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B.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 C.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D.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 3.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藉空气,它永远不会飞翔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藉事实,就永远不会飞起来。”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4.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受或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 ) A.都是人的意识 B.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C.都是根源于物质的 D.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5.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句话生动地说明……( )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6.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②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③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④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原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福娃是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请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1.A 2.C 3.C 4.C 5.C 6.C 7.(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福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客观世界的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福娃将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生活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 2020 年高 政治 哲学 生活 第五 把握 思维 奥妙 课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7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