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 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实例,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大纲》中对统计部分的要求与《标准》的要求相差较大,若是承接现行《大纲》的话,建议先补充《标准》中第三学段相应部分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 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本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 五、教学实施 (一)、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小明开设了一个生产玩具的小工厂,管理人员由小明、他的弟弟和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五个领工和十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的很顺利,需增加一个新工人,小亮需要一份工作,应征而来与小明交谈。小明说:“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300元。你在学徒期每周75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了。”小亮工作几天后找到小明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小名说:“小亮啊,不要激动,平均工资是300元,你看,这是一张工资表。”工资表如下: 人 员 小明 小明弟 亲戚 领工 工人 周工资 2400 1000 250 200 100 人 数 1 1 6 5 10 合 计 2400 1000 1500 1000 1000 这到底是怎么了?(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出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 (二)、推进新课 Ⅰ、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6、什么叫标准差?有什么意义? 讨论结果:1、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的平均数为。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4、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 5、方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一般用表示,通常用公式来计算。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6、标准差等于方差的正的平方根,即,与方差的作用相同,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的波动程度的大小。 Ⅱ、应用示例 例1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表所示: 月工资/元 8000 5000 4000 xx 1000 800 700 600 500 员工/人 1 2 4 6 12 8 20 5 2 (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公司经理会选取上面哪个数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税务官呢?工会领导呢? 解:(1)经计算可以得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373元,中位数为800元,众数为700元。(2)、公司经理为了显示本公司员工的收入高,采用平均数;而税务官希望取中位数,以便知道目前的所得税率对该公司的多数员工是否有利;工会领导则主张用众数,因为每月拿700元的员工最多。 点评: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的度量,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最常用的统计量;中位数将观测数据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小而另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大,对于非对称的数据集,中位数更实际地描述了数据的中心;当变量是分类变量时,众数往往经常被使用。 变式训练:1、下表是某班4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得分统计表: 分数 0 1 2 3 4 5 人数 4 7 10 x 8 y 请参照这个表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y的式子表示该班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班平均分;(2)若该班这次竞赛的平均分为分,求的值。 解:(1);(2)依题意,有解得 例2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mm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甲 40.0 39.8 40.1 40.2 39.9 40.0 40.2 39.8 40.2 39.8 乙 40.0 40.0 39.9 40.0 39.9 40.1 40.1 40.1 40.0 39.9 分别计算上面从甲、乙两台机床抽取的10件产品直径的标准差。 解:从数据容易得到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这10件产品直径的平均值。 我们分别计算它们直径的标准差: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平均值相同,而甲机床生产的产品直径的标准差为0.161mm,比乙机床的标准差0.077mm大,说明乙机床生产的零件更标准些,即乙机床的生产过程更稳定一些。 点评:对数据数字特征内容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其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而不是记忆和使用的熟练程度。 Ⅲ、知能训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甲、乙两班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相同,这表明这两个班数学学习情况一样。 B.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方差甲班比乙班小,这表明甲班的数学学习情况比乙班好。 C.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大,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 D.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小,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 2、(xx海南高考,理11)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甲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5 5 5 5 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6 4 4 6 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4 6 6 4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C) A. B. C. D. 3、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3 Ⅳ、拓展提升 甲、乙两种玉米苗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 甲 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 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 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 解:(1), ,即乙种玉米的苗长得高。 (2)即甲种玉米的苗长得齐。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和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四)、作业: 课本30—31页 习题1—4 1、2。 六、设计体会(教后反思) 统计的学习,本质上是统计活动的学习,而不是概念和公式的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中所采用的数据和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特别加强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统计的作用和基本思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数学 第七 课时 1.5 数据 数字 特征 教案 北师大 必修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2586240.html